王猛

效力馬德里競技的蘇亞雷斯(右)
考生:“孩子拿了cocumella。”
考官:“cocumella是什么?是西瓜嗎?”
考生:“不,是青椒!”
這段考生和考官之間的對話,發生在意大利佩魯賈外國人大學舉行的意大利語口語考試中。考生已滿30歲,是一名享譽世界的足球運動員,叫路易斯·蘇亞雷斯。“cocumella”是他在考場上臨時造的詞,根本不能算意大利語。在這場著名的考試后,“cocumella”成了網絡熱詞,引起很多意大利人的解讀。蘇亞雷斯犯這個低級錯誤的原因是他詞匯量極度匱乏,搞混了不同物品的叫法。
有人根據拉丁語的詞源猜測,蘇亞雷斯可能指的是咖啡壺,而在意大利南部城市索倫托則代表一家酒店。不管怎樣,他在這場考試中鬧了笑話,這種水平無論如何不可能通過測驗。但是神奇的事發生了,僅僅兩個小時后,蘇亞雷斯就拿著語言證書出了考場,急匆匆離開了佩魯賈。
事后證實,蘇亞雷斯參加這場考試是徹底的作弊。考試結果公布后,警方立刻展開調查,發現蘇亞雷斯在考試前幾天已經通過郵件收到了佩魯賈大學發來的考卷。他只要熟練背好答案,就能輕松通過筆試,然而在口試中還是需要多加練習。同時,關于考官之間的對話也被泄露:
考官甲:“他不是應該過,是必須過。他年薪千萬歐元,不能因為沒有語言證書就錯過尤文圖斯。”
考官乙:“這可難辦了,他說的話都不能成句。”
考官甲:“他做過模擬考題,讓他選兩個場景,我們好好引導,他可以記住那部分。”
考官乙:“我擔心記者會問他問題,那就麻煩了,他都不會動詞變位。”
本文開頭的對話正是考官提到的其中一個自選場景,但蘇亞雷斯的回答不知所云,所以考官趕緊圓場:“就是水果和蔬菜嘛。”但他們也不想想,考試現場有錄像和錄音,警方一旦展開調查,自然原形畢露。
那么,一個來自西班牙聯賽并且說西班牙語的烏拉圭人,為什么要學意大利語呢?這還要從2020年9月說起。當時尤文圖斯急需引進一位靠譜的前鋒,蘇亞雷斯符合要求。雙方在個人待遇上早早達成一致,但尤文已經用完了當年的非歐盟球員簽約名額,于是想到了一個辦法,把蘇亞雷斯變成歐盟球員。

正在接受采訪的C羅
蘇亞雷斯的妻子擁有意大利國籍。意大利法律規定,夫妻一方持有意大利護照,另一方只要取得意大利語B1資格證書就可以順利入籍。意大利語等級考試分為六級,蘇亞雷斯需要通過的B1屬于中級的初級考試,對于一個以西班牙語為母語的人來說并非難事,只要努努力,很快就能掌握。雖然西班牙媒體宣傳蘇亞雷斯一直在刻苦學習,但他顯然沒能達到要求。尤文圖斯也因為對入籍時間的判斷失誤而導致交易流產,蘇亞雷斯與意大利語的緣分算是告一段落。
現代足球中,球員面對媒體的表現就像在VAR系統中回看假摔鏡頭一樣一覽無余。表達能力怎么樣,語言水平如何,一舉一動都在鏡頭的監督下,做不了假,那位考官的擔心是有道理的。蘇亞雷斯學語言是為加盟一支球隊掃除障礙,更多的球員則是為了更快地融入集體。為了謀生而學會當地的語言,對一名球員來說十分重要,在當今的足壇幾乎是必修課。
今夏帶領皇馬奪取歐冠冠軍的安切洛蒂曾說:“球員學習語言十分重要,因為語言是快速融入一個國家和俱樂部文化的關鍵。這是職業素養,是我對球員的期望。我無法理解一名球員到一個國家兩年了都不能講當地語言,他們半年就應該掌握。”就這最后一句話,不知道有多少球員“中槍”。
安切洛蒂是個能人,在五大聯賽執教都獲得過冠軍,每到一個國家,就努力用最短的時間掌握當地語言。他不屬于有語言天賦的,初到英國時的英語沒少被媒體和球迷嘲笑。但學語言代表一種職業態度,安切洛蒂要求手下做到,自己身先士卒,熟練掌握了英語、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助其成為成功的的教練。

安切洛蒂備受球員愛戴,與他的語言天賦有一定關系。
蒂亞戈·席爾瓦在米蘭的第一年,雖然因為注冊問題不能出場,但安切洛蒂仍然經常帶著他跟一隊訓練和比賽,對他頗為欣賞。席爾瓦也表現得很上進,跟隊合練的半年,首先和會說葡萄牙語的西多夫交流,詢問適應環境的方法。西多夫說關鍵是要學好語言。于是,席爾瓦在很短時間內就掌握了意大利語,后來戴上了米蘭隊長袖標。
拉美語系國家的人學習意大利語有先天的優勢,其中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在語法邏輯上相同,很多單詞的拼寫相似。大多數以西班牙語為母語的球員來到意大利幾乎不需要適應期,這也間接反映了蘇亞雷斯在學習語言時的懈怠程度。
和蘇亞雷斯情況類似的還有出自曼聯青訓的莫里森,他曾被譽為英格蘭新一代天才球員,但到了拉齊奧后卻遲遲不能融入,自始至終沒有展現出應有的才華。在被質疑為什么不學習意大利語時,莫里森嘴硬,“我根本不需要說多少話,在球場上是用腳說話”。可能覺得自己的話沒什么說服力,他又拉了一個人下水,“特維斯在英國就沒學英語,到了意大利也沒學意大利語”。然而,特維斯至少能夠聽懂教練的戰術指令,而莫里森一直像是獨狼。當然,特維斯也有自己的問題,不是語言而是思鄉。
不知道C羅聽到安切洛蒂的語言論會有什么反應,但至少在效力皇馬期間,葡萄牙巨星在這點上做得不錯。C羅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比英語更熟練。在很多場合,C羅愿意將西班牙語作為第一語言,說明他對皇馬非常有歸屬感。到了都靈則不一樣了,C羅效力尤文圖斯三年,幾乎是隊內僅有的拒絕學習意大利語的球員,到頭來仍然管尤文圖斯叫“朱文圖斯”。更諷刺的是他離開尤文之后發布的意大利語告別信中出現了錯別字,令球迷無奈。
特維斯和C羅的例子說明,掌握一門語言不是場上表現出色的絕對條件。安切洛蒂也說過:“如果讓我在一名每周都進球的球員和一名認真學習語言的球員之間選擇,我會選前者。”安切洛蒂有變通精神,一切以成績為重。如果還有第三個選項──既能進球又積極學語言,他肯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這種。
盧卡庫就是個正面例子,至少在意大利是。加盟國際米蘭的首個賽季,他在51場比賽中打進34球,迅速融入球隊,成為國米球迷最喜愛的球員。盧卡庫語言天賦驚人,自稱能夠熟練使用法語、荷蘭語、林加拉語、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德語。如果說學習語言是用鑰匙打開一扇門,那么擺在盧卡庫面前的是一扇扇推拉門。在他弟弟效力拉齊奧期間,盧卡庫從弟弟那里學了不少意大利語詞語。登陸亞平寧半島之后的一個月內,盧卡庫已經能夠用意大利語接受采訪。去年歐洲杯上,俱樂部隊友埃里克森遭遇危及生命的時刻,盧卡庫很貼心地用北歐國家經常使用的祝福語為他加油。

武磊要在歐洲立足,學習當地語言十分重要。
有時候,能說不如會說。在一次米蘭德比中,盧卡庫就在嘴仗上完全落了下風,因為對手是伊布拉希莫維奇。按說伊布的語言水平根本不及盧卡庫,但他抓住對方弱點和痛點集中輸出,急得盧卡庫無言以對。伊布的意大利語有濃重的口音,雖然詞匯量不豐富,但具有極強的辨識度。很多球員的意大利語都具有本人特色,舍甫琴科就帶著東歐口音。有些說西班牙語的球員雖然也能說意大利語,卻帶著從小養成的西語音調。
盧卡庫來自比利時,那是一個多語種國家,同樣多語種的瑞士也有不少掌握多種語言的球員。此外,還有一些國家有文化優勢,或者叫地域優勢。意大利對很多靠近地中海的東歐國家有文化輻射,很多東歐人從小就看意大利的電視節目和足球比賽,有相當多的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阿爾巴尼亞人會說一些意大利語詞語,這能幫助他們快速學習好意大利語,融入意大利足壇。來自斯洛文尼亞的漢達諾維奇是國際米蘭的隊長,克羅地亞的巴代利曾是佛羅倫薩的隊長,克羅地亞的尤里奇是一位具有意大利足球哲學的主教練,阿爾巴尼亞的塔雷從球員到經理已經為拉齊奧貢獻多年。
筆者曾經參加過意大利電臺的連線節目,他們問效力西班牙人的武磊可以類比意甲當中的哪位球員,也許目前在羅馬效力的烏茲別克斯坦球員紹穆羅多夫最為接近。兩人雖然不是球隊主力,但都有特點,也都肩負著國家的重托。在地域和文化上,兩人同為亞洲人。與日韓足球已經形成留洋體系不同,中國球員和烏茲別克斯坦球員還在以個人努力逐漸摸索。亞洲的語言文化與歐美有巨大的區別,亞洲球員闖蕩歐陸,需要更多的時間去適應。安切洛蒂說:“只有下功夫學習和運用,才能融入特定的環境。”武磊和紹穆羅多夫適應文化、掌握語言,可能比訓練場上的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