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1時26分,我國自主研發的極目一號III型浮空艇又一次創造了浮空艇大氣科學觀測海拔高度世界紀錄:9032米!“這是世界上首次超越珠峰高度的試驗?!钡诙吻嗖乜瓶缄犼犻L、中科院院士姚檀棟說,從此科學觀測進入一個超前的模式,可以在9000米以上高空來觀測地球科學中水汽、溫室氣體等最關鍵參數的變化特點。而這背后是浮空艇科考分隊隊員們的不懈奮斗與付出。
“飛”在珠峰
珠穆朗瑪峰之巔,地屬高寒。極目一號III型浮空艇就像“飛”在珠峰上方的一頭“大白鯨”。擔任浮空艇科考分隊執行隊長的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浮空器中心高級工程師何澤青是一名80后,他的工作就是讓這頭“鯨”能夠扶搖而上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
九上高原
在珠峰站東南方向400米處,便是浮空艇科考分隊的營地。營地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00米,臨時搭建了28個方艙,四面是冰川融雪沖刷形成的河灘。
這是何澤青第九次來到青藏高原。2017年11月,體積只有1250立方米的浮空艇首次飛躍5000米高度;2019年空天院研制的極目一號I型浮空艇,觀測高度到達海拔7003米,刷新青藏科考系留浮空艇駐空科學觀測海拔高度世界紀錄。第九次來到青藏高原,“我們要挑戰升空高度高于珠峰的目標。”何澤青說。這一次,63名科考隊員組隊向珠峰前進。
浮空艇科考分隊總調度付強是一名90后,他說,在試驗場地,晝夜溫差大,隊員們晚上穿上了羽絨服和軍大衣,到了中午又陸陸續續地換成了短袖。高原上又曬又冷又干的環境,讓部分隊員經常流鼻血;沒有建筑物遮擋,這里風沙肆虐,吃飯咬到沙子是常有的事……在珠峰地區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不缺的是精神。(摘自《中國青年報》5.23 楊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