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中,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遠行或到各地視察,甚至到蘇聯訪問都是乘坐火車專列,似乎從不乘坐飛機。其實,毛澤東不但多次乘坐空軍專機,而且在他的專機上還發生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劉亞樓親自部署
1956年5月,毛澤東要去廣州,這次遠行他決定乘飛機。這是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第一次坐飛機。空軍司令員劉亞樓領受任務后,親自部署這次專機任務。他選擇了當時狀態最好的兩架蘇制里-2飛機,作為毛澤東首次乘坐的主機和副機,并確定由胡萍擔任這次重要專機任務的主機機長。
作為毛澤東首次乘坐的專機,機上設備遠沒有想象的那樣豪華和完備,一些保障設施還都是臨時加裝的。臨行前,負責毛澤東警衛工作的汪東興專程到機場檢查,毛澤東喜歡睡硬床,機場的修理廠連夜加工木板,為毛澤東布置好了硬床。
5月3日,是專機啟程的日子。7點30分,毛澤東一行在劉亞樓和公安部部長羅瑞卿的陪同下登機。
國內所有飛機停飛
為了確保專機安全,這一天國內所有飛機一律停飛,沿途的氣象站、導航站都全力保障專機飛行。按計劃,副機先升空前行,主機隨后。主機在武漢南湖機場中轉加油后再起飛,過了長沙,飛機基本上是在云中飛行。受氣流的影響,飛機顛簸得很厲害,這種老式飛機沒有增壓設備,所以無法爬升到云上飛行。大家擔心毛澤東的身體能否承受得了,可是他除工作以外還與大家談笑風生。
到達廣州白云機場上空時,云層更低,云底高只有120米,水平能見度僅5公里,飛行員根本就看不見跑道。盡管遭遇復雜氣象,但兩個機組臨危不亂,精準操作。飛在前面的副機機長時念堂憑著高超的技術,一次成功著陸。
毛澤東走下飛機后,打趣地說:“還是坐飛機快,當天就到了廣州。”
專機與塔臺失去聯系
在結束廣州的視察后,又在武漢停留了4天,毛澤東于6月4日乘專機返京。中午12時許,空軍副參謀長何廷一乘副機先起飛,在最前面觀察天氣。毛澤東、羅瑞卿、楊尚昆等乘主機,其他工作人員乘后調來的第三架飛機,三架飛機每隔15分鐘起飛一架。先期返京的劉亞樓則在北京親自指揮。
專機起飛后,起初飛得比較平穩,但飛到河北衡水地區上空時,天氣突變,遇到雷區積雨云,飛機一旦闖入,后果不堪設想。飛在前面的副機隨即用無線電向后面的主機報告,但由于強大的雷電干擾,飛機上的無線電通信失靈,不僅主、副機聯絡失靈,飛機與地面也失去了聯系。
隨后,毛澤東乘坐的主機也飛臨了雷區積雨云區的邊緣。由于遭遇強烈氣流,飛機開始劇烈顛簸,衛士長李銀橋擔心毛澤東吃不消,勸他躺下休息一下。毛澤東搖了搖頭,淡淡一笑,然后與工作人員簡單聊了幾句。
盡管胡萍機組具有豐富的經驗,但遇到這種復雜氣象也很焦灼。特別是當主機與副機、地面都失去聯系后,胡萍心里更是萬分焦急。
此刻,北京西郊機場指揮塔臺一片緊張。塔臺指揮員蔡演威已經急得大汗淋漓,對著無線話筒把嗓子都喊啞了,卻聽不到毛澤東專機的一絲回音。直到半個多小時后,蔡演威才與專機接通聯系,大家終于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祝你們在暴風雨中成長”
當毛澤東乘坐的專機平穩落地后,劉亞樓急忙奔向停機坪,機艙門剛打開,劉亞樓就急切地說:“主席啊,嚇死我了!”毛澤東走下飛機,微笑著握住劉亞樓的手說:“你還騙我說空軍沒有好的駕駛員,這下我可揭穿了你的鬼把戲了。”隨后,毛澤東與機組成員握手告別,幽默地說:“祝你們騰云駕霧,在暴風雨中成長!”
(摘自《黨史博覽》 徐秉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