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英
中國傳統的紫砂陶瓷工藝技術自產生以來,經歷了不同的時代,并且在相應的文化背景下呈現出不同的特色藝術創作和時代藝術追求,涌現出眾多巧妙、精美的紫砂藝術精品,逐步從僅僅滿足日常生活需求及物質層面的儲藏需求發展到蘊含高超技藝及追求精神層面的藝術作品,其中不僅僅總結了對陶器的嘗試經驗,也蘊含了中華民族近千年的藝術積淀、獨有的傳統文化脈絡和智慧結晶。
從遠古彩陶文明起源,直至明清時期制陶技術達到巔峰,盡管當時的陶器呈現出的氣質是古樸、厚重的,其玻璃化程度和精致度與現在的陶瓷紫砂工藝品有著天壤之別,但是上面的繪畫、文字卻是當時的文明開啟新的藝術領域的開端,是記錄遠古時期日常生活、狩獵活動的見證,為今天研究紫砂陶瓷提供了考證依據,是一種彌足珍貴的研究資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以前精美的紋飾在今天依然非常受歡迎,這是因為藝術傳承和審美習慣廣泛地影響著我們。比如:青銅文明的出現,彰顯了生產力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是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體現,青銅器的材質特性更彰顯了春秋戰國乃至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時代背景,青銅器上面的饕餮紋飾更給今天研究當時的文明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唐宋乃至明清都有代表瓷器,唐三彩、青瓷等工藝的完整度和精美度更是冠絕天下,直到明代的時候,呈現出返璞歸真的紫砂工藝產品。這種看起來非常質樸、內斂的器物,在紫砂藝人手中爆發出驚人的藝術魅力,繼承了陶器、青銅器、瓷器等陶瓷藝術的精髓,其不拘一格的創新技藝和藝術呈現方式為我們帶來截然不同的視覺呈現和獨特的文化體驗。

《蓮芯壺》 王紅英/作
紫砂作品《蓮芯壺》是一件結合多種傳統紫砂元素,在原有器型的基礎之上創新制作而成的作品,結合創作者的設計和創意以及多年的使用體驗,在元素組合上追求形與意的契合,把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凈、高雅的品質充分體現在作品上,在對《蓮芯壺》進行品鑒的過程中,能從“蓮花守芯”達到清凈的心境,領略到一絲內心平和的境界。這件作品是由《掇只壺》的壺身演變而來的,其壺身擁有圓潤的弧度、簡潔的線條,壺身下端伴有蓮葉的造型設計,仿佛包裹并托舉著整個壺身,壺身荷花飽滿、靈動鮮活;壺嘴設計簡便,出水非常爽利;壺把則如同蓮花枝干粗細適中,端握舒適;從整體的設計來看,就是一枝荷花孕育了這件紫砂作品,呈現緩緩托舉而出之感;壺鈕上面的點綴宛如一顆蓮子,仿佛與蓮花相伴,猶如蓮花稚子,宛如母親般細心守護著蓮芯,取意“謹守初心”,盡管設計得非常小,但是形態的表現非常細膩。對于此壺,其設計和制作的靈感主要來源于蓮花和佛教的淵源,同時也展示了為人處世要平和、干事創業要專研的人生理念,同時將技藝傳承和不斷完善知識體系作為長遠努力的方向。于是,嘗試著把這兩種形態通過藝術手段加工整合起來,保證既能夠賞其形,又能夠有所悟,卻又不存在違和感。從整體上看,這件紫砂藝術作品《蓮芯壺》,是筆者從事紫砂實踐30 多年來的一次嘗試,利用傳統的制作技藝,將多種器型和表現形式融入其中,比如,圓器、花器、雕塑等經典的形式,在壺身、壺把、壺鈕中予以充分巧妙地呈現,使這件作品具有濃郁的設計感和創意性,更好地展示江南水鄉特有的清秀氣質,延續了“江南水鄉”對蓮花造型獨有的藝術情懷,也為全方位領略江南特有的風格特征和風土人情提供便利條件,讓人們在品茗和放松身心的同時,享受紫砂帶來的不同韻味。

《蓮意壺》 王紅英/作
“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焙蓍L興位于太湖沿岸,在歷史上一直是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商貿業發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外出經商的人對平安的祈望促進了當地佛教文化的傳播,在佛教文化鼎盛時期有大小寺廟400 余座,人們便把佛教文化和紫砂器這種載體結合起來,傳承至今有著幾百年的悠久歷史,第一把紫砂壺據說就是在太湖沿岸的寺廟內創作設計而成的。當時的紫砂器制作匠人大都是僧人,這些僧人制作紫砂壺的技術高超,因此紫砂壺題材也以佛教文化為靈感,比如,非常著名的《僧帽壺》《容天壺》等,都以紫砂壺為載體,融入佛教文化理念,逐漸進入大眾視野,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當中。當然也有許多文人墨客將山水字畫陶刻裝飾在紫砂壺上,使得紫砂壺更具有文人韻味。在江南水鄉,隨處可見的便是荷葉和蓮花等元素,這不僅是由于佛教文化對人們的影響,更多的應該是由于人們對寧靜生活和秀麗美景的向往和喜愛。對于紫砂藝人來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不僅僅是人們生活中的花朵或者植物,更具有純潔神圣的意義,這也是佛教中對蓮花這種元素的精神信仰,猶如少數民族的圖騰崇拜。無論何地,只要我們細心地觀察,就能在許多的佛教建筑、裝飾上看到蓮花的形態和抽象的紋飾,這種精神脈絡和文化信仰一直拓展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所代表的是人們向往寧靜平和生活的心態,這是一種富有禪意的心態,不以物質多少、優劣而改變,促使我們能夠順利、短暫地擺脫城市的喧囂,找回自己最開始的初心,找回那一份可貴的寧靜、恬淡。
《蓮芯壺》這件紫砂藝術作品突出的主題是要告訴大家,美滿的生活要靠我們親自創造,高超的工藝也要通過自主學習進行傳承。希望通過筆者的作品幫助大家找尋到那一絲屬于自己的寧靜,讓大家能更清晰地了解和注重本心與自然的契合,也同時關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日新月異的生活和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給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物質,信息化社會更帶給人們海量的知識信息,各種快餐文化使人們無法靜下心來深入學習,使得大家內心浮躁,無法歸于寧靜,于是傳統的飲茶文化被推廣并成為熱點,給人們提供心理上的放松?!巴档酶∩肴臻e”,更多的紫砂藝人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給大家創作出好的作品,幫助大家在喧囂的城市、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中找到屬于自己內心深處的那一絲寧靜和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