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平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大文豪魯迅說:“教育植根于愛。”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說過:“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融入了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熱愛學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品質,更是班主任必須具備的品質。在平時繁雜的班級管理工作中,作為班主任,如何愛我們的學生呢?
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是尊重和公平
尊重學生,是教育的前提。愛是本能,需要智慧來引領。就像鹽融入水中,不見其形,味在其中,也像風入林中,不斷變換角色,自由靈動,管理學生出現問題,大多不是因為班主任缺乏上進心,缺少愛心,根本的原因往往是缺乏愛的智慧,缺少對學生的尊重和欣賞。作為班主任,要尊重每一個學生,更應該教育學生:人與人之間,需要彼此的相互尊重,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公平公正是對每一個學生最好的關愛。班主任要愛自己所帶班級的每一個學生。公平公正地對每一個學生,保護每一個學生的身心不受到傷害,維護每一個學生的權益,是班主任贏得學生信任和尊重的基石,也是班主任有效管理班級的重要法寶。
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是嚴格和寬容
俗話說:“嚴是愛,松是害。”“嚴師出高徒。”班主任對班級的嚴格管理,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學生健康成長,班級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班主任愛學生必須嚴格要求學生,教育離開嚴,便不成為完整的教育。古人云:“教不嚴,師之過”。對學生的要求要愛中有嚴,嚴中透愛,正如“一份嚴格之水,要滲透上九分感情之蜜才能釀出教育的甘露”。愛而不嚴,等于放縱,不是愛而是害;嚴而不愛,學生敬而遠之,對班主任的要求就會置之不理,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應該是一種寬容的愛、冷靜的愛。寬容,不僅僅是關乎班主任的胸懷,更是一種有效的班級管理手段。寬容而冷靜地處理班級中的突發事件、特殊事件,也是班級管理中的藝術。學生難免會犯錯,對待學生的犯錯,班主任要不急不躁,要有寬容的心態,不要橫加指責,更不要隨意批評。更多的時候,是應該靜下心來和學生一起分析犯錯的原因。當然,寬容不等于縱容,教育需要寬容,但教育不能縱容。班主任應該做到:原則問題不讓步,是非面前不糊涂。
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是喚醒和鼓勵
教育就是喚醒。德國著名教育學家斯普朗格曾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班主任對學生的愛就是喚醒學生做人的良知,激發學生的善心,提起學生的善意,指導學生的善行,教育學生做一個善良的人。
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更應該多一份鼓勵和激勵。承認每一個學生都是會發光的金子;承認每一個學生都有一顆敏感的心。老師不僅是科學知識的傳播者,更是懂得如何激勵學生、關懷學生并且給學生指路的長者;老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信任的微笑,一句溫柔的話語,可以照亮許多人的人生。
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是支持和幫助
班主任在實施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愛應該是多方位的、全面的。班主任對學生的愛就是支持與幫助。班主任支持學生開展有意義的活動,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幫扶學習困難的學生,都是班主任有大愛的具體體現,也是贏得學生擁戴的有效途徑。
愛心似雨露,潤物細無聲。作為一個班主任老師,必須擁有最深厚的愛生之心。師愛,是我們教師心中永恒的主題,愛是世界上最動人的語言,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把全部心靈和才智獻給孩子的愛,這種愛是深沉的,溫暖的,它蘊涵在我們為學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學生無時無刻不感受著這種愛的真誠和溫暖。
做幸福的教師,做幸福的班主任,讓學生感受溫暖與幸福。用愛喚醒學生,用智慧教育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