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陳,吳亞平,趙鐳,李文慧,袁琳嫣,李潔君
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上海 201114)
筷子是常見的一種食具,其中涂漆筷子涂層和助劑等原料可能含有微量的酯類等化合物,而這些小分子化合物與食品接觸過程中發生遷移而污染食品。GB 9685—2016[1]和GB 4806.1—2016[2]規定丙二醇甲醚乙酸酯(PMA,SML)0.05 mg/kg,α-甲基苯乙烯(SML)0.05 mg/kg,國標對苯類化合物遷移量均沒有限量規定,而歐盟指令2005/79/EC[3]對食品接觸用塑料制品中苯系物的特定遷移量(SML)以及GB 5749—2006[4]對飲用水中苯系化合物有限量指標,因此有必要建立測定涂漆筷子中有機化合物特定遷移量的方法。
國標建立了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中1,3-丁二烯等遷移量[5],但涂漆筷子中沒有相應的遷移量檢測標準,文獻中方法主要有氣相色譜法以及氣質聯用法[6-14],這些文獻標準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目前文獻大多數中沒有測定涂漆筷子中有機物遷移量的方法(2)沒有對涂漆筷子中有機物遷移量的遷移規律全面研究。
考慮到涂漆筷子實際使用環境,根據GB 31604.1—2015和GB 5009.156—2016,研究優化樣品前處理條件和氣相色譜質譜的條件,實現30種化合物遷移量有效分離,實現模擬物的全覆蓋,建立一種簡便、快速測定涂漆筷子中30種化合物遷移量的測試方法,并探討其遷移規律,對涂漆筷子研究和提高產品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儀器:Agilent 7890A氣相色譜儀、Agilent 7890A/ 5975C氣相色譜質譜儀和G1888頂空進樣器(美國安捷倫科技公司)。
標準品:丙酮等標準物質見表1,上述均帶證書(純度均大于98.0%,德國Dr.Enrenstorfer GmbH公司)。用甲醇稀釋定容,得到的母液濃度分別為1 000 mg/L后,分別取上述母液依次配制10.0~100.0 mg/L標準溶液系列。
溶劑:甲醇(色譜純,美國天地公司);冰乙酸(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亞硝酸鈉、氯化鈉、氯化鋇和硫酸鈉(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此次樣品主要來源于市場購買樣品。
氣相色譜色譜柱:DB-624 60 m×1.8 μm×0.32 mm毛細管柱;載氣:N2;載氣流速:3.0 mL/min;進樣口:溫度200 ℃,進樣量1 mL,分流比5∶1;升溫程序:40 ℃保持3 min,2 ℃/min升溫到70 ℃,保持0 min,20 ℃/min升溫到180 ℃,保持3.5 min,20 ℃/min升溫到240 ℃,保持2.5 min;FID檢測器;溫度250 ℃,氫氣流量30 mL/min,空氣流量400 mL/min。
頂空條件:樣品平衡時間30 min;頂空瓶溫度80 ℃;傳輸線溫度100 ℃;壓力平衡時間1 min,進樣時間1 min。
質譜條件:采用SIM模式,質譜離子源溫度250 ℃;傳輸線溫度230 ℃;m/z20~200。
根據食品接觸材料預期使用條件,按照GB 5009.156—2016和GB 31604.1—2015的要求進行遷移試驗。
移取5.0 mL遷移試驗中得到的水基食品模擬物至20 mL頂空瓶中,加入0.5 g氯化鈉和50 μL的甲醇,加蓋密封,混合均勻后,按照儀器工作條件進行測定。
按照儀器工作條件對30種化合物的混合標準溶液進行測定,其色譜圖見圖1。
考慮到水模擬物中,30種化合物在氣相中分離度較好,因此選取水模擬物中研究,分別移取1.0~10.0 mL至20 mL頂空瓶中,考察模擬物的體積對31種化合物峰面積的影響。
由圖2試驗結果可知:隨著模擬物體積的增加,30種化合物響應提高,其相應峰面積均增加,模擬物體積為5.0~10.0 mL時,30種化合物大部分響應差別不大,這可能是由于隨著模擬物體積增加,30種化合物分配系數在頂空瓶中模擬物與氣相中比例增大,而隨著模擬物體積增大,導致30種化合物氣相中增加趨緩。考慮到模擬物體積太大會引起頂空瓶氣密性和爆破等問題,也會消耗大量的溶劑和對環境造成污染,試驗選擇模擬物的體積5.0 mL。
圖3試驗結果表明,隨著氯化鈉質量增加,30種化合物峰面積增加,當氯化鈉在水模擬物中為0.5 g時,峰面積達到最大,這是由于氯化鈉質量增加,會抑制30種化合物在水基模擬物中的溶解度,從而30種化合物濃度在氣相中濃度升高,30種化合物峰面積增加,而氯化鈉過大時,溶液黏度增大,導致30種化合物濃度在氣相中濃度降低,綜合考慮此次試驗在水基模擬物中加0.5 g氯化鈉。

圖3 氯化鈉的質量對30種化合物峰面積的影響
考慮模擬物本底以及30種化合物為揮發性物質的特點,分別選擇了HP-5(30 m×0.25 μm×0.32 mm)、DB-624(60 m×0.32 mm×1.8 μm)和DB-WAX(30 m×0.25 μm×0.32 mm)色譜柱。試驗結果顯示:(1)HP-5色譜柱,對間二甲苯以及鄰二甲苯和苯乙烯色譜峰重疊;(2)DB-WAX色譜柱,醇類、酮類和酯類化合物保留時間很短,并且不能完全分離;(3)DB-624色譜柱,對間二甲苯色譜峰重疊,但其他化合物能夠分離度較好。試驗結果顯示,使用DB-624(60 m×0.32 mm×1.8 μm)色譜柱,分離效果最完全,也最能達到有效分離以及定量分析的要求,故試驗選擇DB-624(60 m×0.32 mm×1.8 μm)為色譜柱。
在試驗條件最優化基礎下,向20 mL頂空瓶中分別加入5.0 mL水基食品模擬物到頂空瓶中,然后分別加入50 μL質量濃度為1.0~50 mg/L的標準溶液,得到0.01~0.50 mg/L系列標準溶液,因為此次試驗全部為水基食品模擬物,密度基本上與水相同,質量分數相當于0.01~0.50 mg/kg。采用頂空氣相色譜法測定,并以3S/N計算方法檢出限和10S/N計算方法定量限,30種化合物的線性方程、相關系數如表1所示。

表1 方法的線性方程、線性范圍、相關系數
結果顯示,30種化合物的線性相關系數均大于0.995 0,3S/N計算方法檢出限為0.54~1.12 μg/kg,10S/N計算方法定量限為1.80~3.39 μg/kg,滿足化學分析方法的測試要求。
選取食品接觸材料作空白樣品,分別加入5.0 mL不同食品模擬物到20 mL頂空瓶中,分別加入質量分數為0.01,0.10和0.20 mg/kg標準溶液,平行3次測定,計算其加標回收率以及相對標準偏差。結果顯示,30種化合物在不同模擬物中的3次平均回收率為80.1%~119.5%,SRSD為1.6%~9.9%,SRSD≤10%,滿足不同濃度范圍內測試要求。
選擇陽性涂漆筷子,根據GB 5009.156—2016和GB 31604.1—2015選擇模擬條件,按照試驗方法測定,研究其遷移規律。
2.7.1 涂漆筷子在不同食品模擬物條件下30種化合物遷移情況
分別選取不同模擬物,其中95%乙醇模擬方法,提高一倍面積體積比(例如用12 dm2/L代替6 dm2/ L),然后95%乙醇模擬物稀釋一倍,按照50%乙醇模擬物曲線計算即可,試驗所得30種化合物遷移情況見表2。

表2 食品模擬物對30種化合物遷移量的影響 單位:mg/kg
由表2可知,所有的模擬物中均有不同大小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和苯乙烯等遷移,在高體積分數乙醇模擬物條件下,遷移量更大,遠遠超過GB 9685—2016規定:PMA(SML)0.05 mg/kg,對人體健康存在一定危害。從PMA遷移量可以看出:在不同食品模擬物遷移量由大到小順序為95%乙醇>50%乙醇>10%乙醇>4%乙酸>水,這是由于相似相溶原理,隨著乙醇模擬物濃度變大,乙醇模擬物與涂層親和力越強,溶劑殘留越容易遷移到食品模擬物中去,特別當乙醇體積分數95%時,溶劑殘留遷移量急劇增大。故選用水作為食品模擬物來研究涂漆筷子中30種化合物遷移規律。
2.7.2 涂漆筷子在不同模擬時間下的30種化合物遷移情況
分別選擇不同模擬時間,30種化合物遷移情況見表3。

表3 模擬時間對30種化合物遷移量的影響 單位:mg/kg
結果顯示,涂漆筷子產品在模擬時間越長,30種化合物遷移的遷移量越大,與水模擬物接觸0.5 h內便遷移出PMA,8 h之后PMA遷移量增幅逐漸減小,趨于平衡,這是由于涂漆筷子產品隨著模擬時間越長,30種化合物遷移量慢慢增加,一段時間后,涂漆筷子在模擬物中30種化合物遷移量達到動態平衡,故增幅幾乎不變,趨于平衡。涂漆筷子隨著模擬時間越長,30種化合物越容易遷移出,建議消費者在使用涂漆筷子產品時注意使用時間。
2.7.3 涂漆筷子在不同模擬溫度下的30種化合物遷移情況
涂漆筷子在其他模擬相同條件下,水模擬物最高使用溫度100 ℃,在不同的模擬溫度下試驗所得30種化合物遷移情況見表4。

表4 模擬溫度對30種苯類化合物遷移量的影響 單位:mg/kg
結果顯示:涂漆筷子產品在模擬溫度越高,30種化合物中有PMA等遷移,PMA的遷移量越大,低溫20 ℃以下時,均未檢出;高溫100 ℃時,PMA等遷移量急劇增加,這是由于模擬物溫度越高,根據阿侖尼烏斯理論,分子活化能越高,化學平衡所用時間越少,即30種化合物就越容易遷出,越快達到平衡,遷移到食品中風險越高。
研究建立了頂空-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涂漆筷子中30種化合物遷移量及其遷移規律,該方法具有快速、重復性好、易操作等特點,實現了對涂漆筷子中30種化合物遷移量的常規、快速測定,對涂漆筷子研究和提高產品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