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資委“雙百企業”綜合改革試點企業之一,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近年來為聚焦主責主業,陸續從銀行、地產等多個非主業領域退出。2021年5月,公司旗下企業混凝土業務相關資產公開掛牌處置,北京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創新資產處置模式,對所處置資產中動產進行出售、不動產進行出租,最終經過35輪網絡競價,以2074.53萬元的金額成交,增值率55.45%。該項目的完成,既促進了國有資本有序進退和保值增值,又為國有企業推進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提供了新思路。
聚焦有色金屬資源開發 躋身“千億俱樂部”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有色集團”)控股企業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冶有色”)始建于1953年,地處素有“青銅故里”“鋼鐵搖籃”之稱的湖北省黃石市。作為新中國最早建設的銅工業基地之一,大冶有色見證了我國工業體系從無到有的光輝歷程,記錄了我國銅工業發展的崢嶸歲月。
作為振興民族銅工業的國家隊,大冶有色起源于新冶銅礦籌備處,所屬新冶銅礦為新中國首批有色金屬礦業開發項目之一,所屬大冶冶煉廠為國家“一五”時期156個重點項目之一。經過多年發展,公司于2011年成為中央企業中國有色集團出資企業,后者于2015年再次通過增資擴股成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57.99%。自成立以來,大冶有色實施機制改革和技術創新雙輪驅動戰略,積極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體制改革方面,大冶有色持續推進管理體制改革和經營機制轉換,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2008年6月,與中國三峽總公司合作,組建大冶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和湖北金格實業發展有限公司;2010年6月,組建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2012年3月,其旗下中國大冶有色金屬礦業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股票代碼:00661.HK),成為湖北省第一家香港紅籌股上市公司。通過一系列改組改制,大冶有色逐步建立了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了以產權為紐帶的母子公司體制和運行機制。
在技術創新方面,大冶有色堅持以關鍵核心技術為戰略基點,夯實項目運營基礎,搶占行業發展制高點。該公司于1957年建設反射爐,實現國產大型粗銅冶煉廠從0到1的突破;1993年建設諾蘭達爐,引領世界冶煉節能減排技術新趨勢;2009年投建世界最大的奧斯麥特爐,能耗下降50%,技術裝備和環保條件處于國際領先水平;2011年建設世界最先進永久陰極工藝的30萬噸銅加工清潔生產示范項目,成為世界銅精煉的樣板工廠;2020年啟動建設40萬噸高純陰極銅清潔生產項目,引進世界先進的“閃速熔煉+閃速吹煉”雙閃工藝,建成后公司產能將達到百萬噸級,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銅產業的又一艘航母。
自連續兩次對大冶有色進行增資擴股以來,中國有色集團不僅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派遣經驗豐富的技術骨干,助推大冶有色進行技術改造、轉型升級,還利用海外資源優勢,助推大冶有色精選礦產,爭取出口退稅等優惠政策,降低采購成本。在中國有色集團的多重助力下,大冶有色不斷提升資源自給率,完善冶煉生產系統,延伸銅產業鏈條,發展成為集地勘、采礦、選礦、冶煉、加工于一體的國有特大型銅工業聯合企業,同時通過積極實施多金屬開發戰略,探索出有色金屬產業全方位發展的有效路徑,在鈦、鈮、鎢、鉬等金屬開發方面取得全面突破。
大冶有色發端于銅礦開采,成長于粗銅冶煉,壯大于以銅為主的多元經營。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大冶有色目前擁有采礦500萬噸、選礦500萬噸、陰極銅60萬噸、硫酸100萬噸、黃金20噸、白銀1000噸、銅桿30萬噸的年生產能力,產能規模占據中國有色集團半壁江山,營業收入從2011年的400多億元攀升至2014年的1000億元,成功躋身“千億俱樂部”。
陷多元化經營困境 “兩非兩資”清退提速
根據“規模化經營、多元化經營、國際化經營”的戰略布局,大冶有色近年來依托有色金屬主業,大力打造金融、貿易、信息服務、建筑安裝、物流倉儲、機械制造、化工等產業板塊,入股大冶有色大江房地產有限公司、湖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黃石市銅花大酒店有限公司、黃石大冶有色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等諸多企業,非主業領域投資不斷加大,產業體系不斷增加。
盡管如此,大冶有色在業務領域由單一轉向多元,增長模式由單極轉向多極的同時,有色金屬資源控制總量偏低,原料自給率不足等問題日漸突出,此外來自資源與環境雙重約束、新舊動能轉換等方面的巨大壓力,生產經營受到極大挑戰,2015至2017年連續三年出現虧損,陷入“多元化經營”困境,企業面臨大而不強的發展難題。
近年來,國務院國資委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加快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確保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真正成為主責主業突出、功能作用顯著、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隊。為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要求,中國有色集團提出“聚焦實業、突出主業、專注專業”的發展思路,在全集團開展“利潤倍增”專項行動,同時調整“兩非”(非主業、非優勢)剝離工作方案,直面長期積累的問題與矛盾,堅決擴大“盈利點”、止住“出血點”,實現困難企業脫貧解困、輕裝上陣,逐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以此為指引,大冶有色將“兩資”(無效資產、低效資產)處置列為其三大核心任務之一。
2018年8月,大冶有色通過制定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和全面深化改革方案,明確“雙百行動”32項重點改革項目,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十類85項重點任務,并全面推進瘦身健體、清理盤活低質低效資產,成功入選由國務院國資委動員部署的“雙百行動”名單,成為更深層次、更廣范圍、更大力度推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實施綜合性改革的試點企業之一。這意味著,大冶有色加快推進“兩非”剝離及“兩資”處置相關事宜被提上日程。
為聚焦主責主業,著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大冶有色陸續完成三供一業移交、廠辦大集體改制、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移交等歷史遺留問題,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邁出實質性步伐。自2018年12月以來,大冶有色先后通過公開掛牌轉讓其持有的湖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0.1757%股權、大長江環境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50%股權等項目,以及躉船、浮式起重機、房屋產權等各類實物資產處置項目,累計回籠資金2.2億元。2D216EAC-F83D-4DA8-9E58-46431F9D174F
與此同時,在建筑安裝這一非主業領域,處置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考慮到旗下大冶有色建筑安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安公司”)混凝土構件廠(以下簡稱“建安公司構件廠”)的混凝土業務板塊相關資產目前處于停產閑置的現狀,尤其是其不動產資產攤銷及土地使用稅、用工成本等方面造成的支出壓力,大冶有色于2020年11月開始部署建安公司構件廠的相關資產處置工作。
這批資產主要由動產和不動產兩部分組成,其中,動產部分包括其位于新下陸、黃金山兩處廠區的鋼筋拉伸機、強制式單臥軸砼攪拌機和壓力試驗機等46項機器設備、混凝土輸送泵車和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等16輛車輛、微機和針式打印機等10項電子設備以及沙料倉等5項構筑物;不動產部分包括位于新下陸廠區的辦公樓和車間廠房等建筑面積合計3322平方米的4項房屋建筑物、車棚和混凝土場地等4項構筑物以及由工業用房形成的1項土地使用權。除此之外,根據建安公司前期的摸排統計,在33名建安公司構件廠正式職工中,有28名職工愿意繼續留在原崗位工作,5名職工申請回建安公司工作。
如何有效盤活存量資產?如何妥善解決人員分流和安置?成為擺在大冶有色面前的棘手難題。
創新資產處置模式 “捆綁”交易成最大亮點
圍繞大冶有色對建安公司構件廠相關資產的處置需求,北交所第一時間組織專門力量成立工作組,充分研究國家政策和項目特點,提出動產出售、不動產出租、從業人員勞務輸出的整體處置思路。
在交易架構設置方面,北交所建議對前述動產出售和不動產出租兩個項目“捆綁”掛牌,即設置對兩個標的資產處置項目同時摘牌作為交易條件,一并征集意向受讓(承租)方。若產生多家意向受讓(承租)方,將按兩個項目的轉讓底價金額相加后總和為起始價開展網絡競價,最終成交價格按照兩個項目各自的轉讓底價占比進行分配。
在交易價格確定方面,北交所建議動產出售項目按照評估值834.53萬元作為掛牌底價,同時考慮到混凝土業務生產資質和市場口碑等因素,建議不動產出租項目按500萬元/5年總租金作為掛牌底價。若產生多家意向受讓(承租)方,則根據網絡競價相關規則實行“價高者得”。此外,在付款方式上,動產出售項目采取一次性付款,不動產出租項目按5年一個租賃周期,采取以1年期租金標準預交保證金,以半年為周期交付租金的要求設置交易條件。
在人員分流處置方面,北交所建議在充分尊重職工意愿的前提下,由建安公司與受讓(承租)方簽訂勞務或技術服務協議,以勞務輸出方式對其從業人員進行就業安排,平均薪酬待遇不低于現有水平。
上述方案既確保了閑置資產的有效處置和盤活,又兼顧了廣大職工的工作訴求和經濟利益,得到了轉讓(出租)方的高度認可。2021年3月,大冶有色召開會議決定,根據“兩非”剝離業務存量資產的盤活處置要求,同意建安公司構件廠混凝土業務資產處置方案。2021年5月,建安公司旗下黃金山及新下陸相關設備類資產處置項目、新下陸相關資產出租項目在北交所正式掛牌,掛牌底價合計1334.53萬元。
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北交所積極在宣傳推廣、現場踏勘、答疑解惑等方面加強與潛在受讓(承租)方的互動交流,通過一系列精細化服務為項目保駕護航。信息披露公告期滿,項目征集到湖北泰華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泰華”)等三家意向受讓(承租)方。最終,經過35輪激烈的網絡報價,湖北泰華以2074.53萬元成功摘牌,項目增值率55.45%,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根據成交價格按照兩個項目各自轉讓底價占比進行分配的原則,黃金山及新下陸相關設備類資產處置項目以1297.28萬元成交,新下陸相關資產出租項目以777.25萬元/5年成交。至此,大冶有色在退出非主營業務的進程中再下一城。
值得一提的是,在該項資產處置工作中,北交所堅持因企制宜、因地制宜,參照股權項目掛牌時約定價格分配比例的方式,創新性地在本次掛牌信息中將動產出售項目和不動產出租項目“捆綁”處置,充分挖掘標的資產價值,大力提升項目交易效率,此舉為其它類似資產處置項目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借鑒,也再次體現出產權交易市場在助力國有企業加快資產整合、實現輕裝上陣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該項目的順利完成,有利于大冶有色重點聚焦銅冶煉產業,在開發礦產資源、發展循環經濟產業、研發稀貴金屬新材料等方面持續發力,做強做優主責主業。對于中國有色集團而言,作為其旗下最大控股子公司,大冶有色將進一步發揮“雙百行動”的改革示范效應,推動集團內更多的“兩非”剝離及“兩資”處置,助力中國有色集團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質量型世界一流礦業企業。對于整個行業而言,將有利于加快銅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銅冶煉技術進步,提升資源綜合利用率和節能環保水平,推動銅冶煉行業高質量發展。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古時詩人筆下描繪的冶煉場景,生動記錄了浩瀚歷史長河中的人類文明,向后人訴說著我國冶煉手工業的興盛繁華。如今,在先進技術和現代設備的加持下,我國銅產業體系不斷完善,新產品供給與市場新需求的同頻共振逐步成為現實。可以預見的是,大冶有色將繼續在做好非主業“減法”的同時,在傳統優勢主業上做“加法”,通過打造品牌優勢,延伸產業鏈條,提升核心競爭力,朝著基業長青的百年銅企闊步前行。2D216EAC-F83D-4DA8-9E58-46431F9D174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