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 李揚 宋昆侖 賀軍亮 宋保平




摘 ?要:圍繞一流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總結當前轉型發展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給出解決問題的建議。以河北省轉型發展示范高校石家莊學院為例,重點探討綜合實踐教學平臺在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詳細介紹攝影測量與地形測量綜合實踐教學平臺、天文地質館綜合實踐教學平臺的系統構成、服務的課程和承擔的功能。研究分析表明,綜合實踐教學平臺在專業技能的培養上具有突出的優勢,不但能進行單一的技能訓練,也能針對不同課程開展綜合技能訓練,同時還可啟發創新思維,為進一步開展專業研究提供思路和平臺,對學生技能培養和教師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地方高校;轉型發展;應用型人才;綜合實踐教學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0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2)15-0039-05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skilled talen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Taking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a demonstration school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in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 The system composition, service courses and functions of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of photogrammetry and topographic survey and the astronomical and geological museum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e comprehensive platform has outstanding advantages i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skills. It can not only carry out single skill training, but als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training for different skill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inspire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ovide ideas and platform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skill training and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Key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actical personnel;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明確提出“應用型高校要緊跟時代發展,服務地方需求,辦出應用型特色、爭創一流”[1]。石家莊學院(以下簡稱“我?!保┳鳛楹颖笔?0所應用轉型試點高校之一,在應用型大學建設上走在了前列,2020年通過驗收后,我校又被命名為“河北省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示范學校”[2]。在前期轉型的基礎上,我校適時提出了一流應用型大學的建設目標,這也是其他轉型高校今后的共同方向。應用型高校的重要特征是為地方區域發展和產業振興服務,培養與地方產業緊密銜接的一線高層次技能型人才[3-5],而一流應用型高校建設就是需要其在人才培養方式、應用性科研、服務社會能力及產教融合等方面發揮表率和示范性作用。
不論是一般應用型還是一流應用型高校都離不開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離不開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的實踐環節,為此,許多學者在應用型人才實踐技能的培養上都做了積極的探索。王文娣等[6]針對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構建了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綜合實驗平臺,通過綜合性實驗、設計類實驗等,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劉孟奇等[7]針對機械專業學生設計構建了測量和控制綜合平臺,通過該平臺學生能自主設計相關實驗,大大提高了學生數據采集、分析和處理的全過程操作技能。包海濤等[8]設計并構建了參數化凸輪綜合實驗系統,為學生提供了試驗參數自主設置、實驗方案檢測設計與評估等實踐功能,在機械專業教學中得到了良好引用,取得顯著效果。郭玲等[9]探討了如何構建和發揮大型儀器實驗平臺的作用,指出大型綜合儀器設備平臺在培養社會急需人才,提高教學、科研和服務能力方面能起到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一流應用型大學的建設背景下,如何構建與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相適應的實驗教學體系,已成為轉型高校能否建成一流應用型大學的重要環節,本文以石家莊學院為例,在分析現有實踐教學所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從綜合實踐教學平臺搭建及其功能和意義方面,探索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路徑。
一、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技能培養目標需繼續凝練
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性問題,對一流應用型大學而言,就是培養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能夠在行業生產一線從事技術設計、應用和管理的高級技能型人才[10-13],這就要求所培養的人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很強的實踐、實驗操作能力,能夠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較為復雜的技術問題。通過對培養方案的綜合分析可知,很多專業在實踐技能培養環節還在沿襲過去的思路,缺乏對社會需求的深度調研。因此要達成培養目標,在制定培養方案之前必須到更多的行業單位進行走訪交流,摸清行業技能需求,凝練技能培養清單,并最終落實在培養方案上,通過調研,很多專業在這方面做得并不深入,需繼續加強。
(二)實驗教學設備需持續更新
實驗教學儀器設備是支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礎,但現實是很多高校尤其是地方應用轉型高校的設備購置經費嚴重不足[14-15]。這類高校多是市屬院校,依賴于市財政投入和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這兩項投入又與地方和國家經濟狀況息息相關。由于疫情影響,2020中央財政支持我校資金僅為100萬元,2021年有所好轉也僅為1 500萬元,加上市財政投入的450萬元,共 1 950萬元,除去信息化建設、圖書資料購買等項目,用于實驗儀器設備和實驗室建設的經費為981萬元,經統計,近5年我校投入的儀器設備購置費用平均在1 000萬元左右,還沒有北京市屬高校一個系的投入多,通過走訪交流,很多高校都存在類似情況。受限于經費,很多實驗儀器設備不能得到及時更新,難以和社會生產單位緊密銜接,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脫節,阻礙了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三)實驗教學項目需動態優化
雖然經過了幾年的轉型發展建設,很多高校[3,15]卻并沒有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完全脫離開來,“教師教,學生聽,以教材為基礎,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模式還普遍存在,體現在實踐教學上也是如此。并且,目前開展的實驗、實踐項目多停留在對某一知識某一技能的訓練,創新性、綜合性、自主設計型的實驗還很少。為了真正和生產接軌,一流應用型高校建設必須要轉變教學模式,深入挖掘課程內涵,改變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體系,根據技能培養清單動態設計、調整實驗和實踐項目,增加綜合性、設計型、自主研究型項目的比例。另外,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一線單位為了適應社會不被淘汰,定會緊跟技術革新的步伐,加速技術和設備的更新換代,這就要求高校要定期地到生產單位走訪、調研,了解行業需求,將新技術、新方法設計成相應的實驗項目,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一流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上述問題是制約高校轉型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技能培養目標不清晰可以通過深入的市場調研,引入企業專家參與培養方案制定,并動態調整培養方案加以解決。教學設備更新緩慢問題也可以通過積極爭取各項資金支持,逐步解決,即使不能立即改變現狀,也可將有限的經費用在急需的方向,將其影響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比如:將有限的資金重點建設一個或多個綜合實踐教學平臺來彌補儀器設備相對落后對技能培養帶來的影響。接下來討論綜合實踐教學平臺搭建及其在實踐教學中所發揮的主要功能和重要意義。
二、綜合實踐教學平臺搭建
綜合實驗教學平臺(以下簡稱“綜合平臺”)是指能夠滿足多個有一定聯系或具有遞進關系的實驗、實踐項目同時或分批進行的教學儀器設備的組合體。通過平臺可以實現將一門課程或相關的多門課程所包含的專業技能串聯起來,通過綜合實踐揭示具有相互聯系的不同實驗之間的遞進關系或相互影響的過程,幫助學生系統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還可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學習的主動性。因此,綜合平臺的構建可以為一流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供重要設施基礎,有效助力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下面以我?!皵z影測量與地形測量綜合實踐平臺”“天文地質館綜合實踐平臺”為例,說明其系統組成及主要功能。
(一)攝影測量與地形測量綜合實踐平臺
攝影測量與地形測量綜合實踐教學平臺是為我校測繪地理信息類專業建設的綜合平臺,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16],上部是攝影測量系統,下部是地物地貌模型,如圖1所示,圖1(a)是平臺總圖,圖1(b)是局部放大的地物地貌模型圖。
該平臺可以滿足地圖學、攝影測量學、數字化測圖、工程測量學、地籍測量學等課程的實踐教學需要。上部攝影測量部分主要由CCD相機、精密滑軌和步進電機組成,設計軌道高度時需要根據室內的空間高度和模型底座的高度進行計算確定。攝影系統CCD相機和模型最高點之間的相對高度直接決定著攝影比例尺的大小。該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對下部地形模型進行攝影,同時需要滿足規范規定的像片航向和旁向重疊度的要求,以便于利用數字攝影測量軟件生產4D(數字線劃圖DLG、數字高程模型DEM、數字正射影像圖DOM和數字柵格地圖DRG)產品。下部地形地貌部分主要由地物要素和地貌要素兩部分構成,其中地物要素包括建筑物、公路、橋梁、鐵路和路燈等常見要素;地貌要素包括平原區、丘陵區和山區,整個地形地貌模型中的各要素都是按照自然形成規律布置完成,設計合理、形狀逼真。另外,為了擴展綜合平臺的功能,在地物地貌模型四周設計了4個測量觀測墩,利用觀測墩可以進行常規的數字測圖實習。
(二)天文地質館綜合實踐平臺
為了滿足地理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等地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水平,專門設計并建設了天文地質館綜合實踐教學平臺。平臺總面積為400 m2,與地質有關的展品涵蓋各類礦物、巖石以及動物、植物化石標本,共計約500件;館內文字圖版涵蓋礦物學、巖石學、構造地質學、地貌學、古生物學和地球演化史等完整體系的地學知識概要及大量圖片素材;與天文有關的設備有地心天球儀、航天模型、星系配圖、天像演示儀、圓頂廳的內外天幕(半球形穹幕),同時配有2臺博冠馬卡系列200天文望遠鏡。該綜合平臺主要承擔地理類專業學生地質學、地球概論、自然地理學等課程的實踐教學任務,還承擔校內外大、中、小學生和社會團體的地球科學知識普及任務。平臺具體構成如圖2所示。
圖2(a)、2(b)是與天文有關的展示區域,墻上展示的是浩渺宇宙局部圖,發光物體表示宇宙中的天體,展示有貓眼星云、蟹狀星云、馬頭星云等,圖2(b)上方還展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北半球星空。圖2(c)、2(d)是與地質內容有關的區域,墻上掛的文字圖版共分為地質作用、礦物巖石、地質歷史、古生物、學生實踐等五大部分,同時展示了大量巖石礦物和化石標本,并配有系統的地學知識和相應的圖板說明。
三、綜合實踐教學平臺的功能和意義
(一)綜合實踐教學平臺的組成和功能
綜合實踐教學平臺的搭建是基于學科和專業發展和實踐教學的需要,為專業、課程和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服務。搭建綜合平臺需要有較長時間的專業辦學積淀,需要在深入分析專業技能培養需求的基礎上,確定綜合平臺的實踐教學主體功能。攝影測量與地形測量綜合平臺的構成及功能如圖3所示,天文地質館綜合平臺的組成及功能如圖4所示。
圖3、圖4詳細說明了兩個綜合實踐教學平臺的系統組成、服務的課程以及可承擔的主要實踐項目。下面討論綜合平臺在人才培養中所發揮的作用以及對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意義。
(二)綜合實踐教學平臺的作用和意義
綜合實踐教學平臺在一流技能型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攝影測量與地形測量綜合平臺可以為測繪地理信息類的多門課程服務,可以進行某門課程的單一技能訓練,也可將具有遞進關系的多門課程的實踐綜合進行,比如,可以通過平臺開展控制測量實習、施工放樣實習、測圖碎部點采集實習、大比例尺地圖制圖實習,這些實習分屬控制測量學課程、工程測量學課程和數字化測圖課程,通過綜合實習可以將這些課程的實踐技能串聯起來,不但能夠讓學生了解課程之間的相互聯系,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還能對課程所包含的實踐技能進行綜合訓練。該平臺的建設大大節約了實踐教學成本,可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不論刮風下雨都可隨時開展實習工作,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儀器設備的損壞風險。系統包含兩種地圖制圖方式,一是利用攝影測量技術制圖,二是利用全站儀和南方測繪SouthMap軟件進行常規數字化制圖,可將兩種方式生成的地圖進行對比分析,開展科學研究,分析兩幅地圖精度不同部分的誤差成因,及控制和削弱誤差的流程和方法,為指導社會生產提供技術和方法支撐。天文地質館綜合實踐教學平臺除了承擔實踐教學任務外,同時還承擔了科普素質教育的作用,已被石家莊市認定為石家莊市科普素質教育基地,并在2020年6月被確定為河北省科普素質教育基地(科研基地類),得到了市里和省里的充分肯定,近年來,該基地每年都定期組織相應的科普活動,接待大量的大學、中學、小學生的參觀學習,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學生講解員。作為科研基地,在天文地質館平臺的基礎上,申請獲批了省級專項計劃研究項目,取得了經費支持,通過開展研究、不斷建設,持續提升平臺的功能和服務水平。綜上,綜合實踐教學平臺在人才培養上具有突出的優勢,不但能承擔多門課程的綜合實踐技能的培養工作,還可在此基礎上開展相應學科的科學研究工作,對學生培養、教師科研和服務社會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結束語
應用型轉型高校如何培養與地方經濟建設緊密銜接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一直是此類高校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目前,經過近6年的建設,大部分轉型高校都通過了轉型驗收,但驗收通過不意味著轉型工作的結束,事實上,轉型、發展、建設工作依然任重道遠,很多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還沒有從根本上轉變,嚴重制約著轉型發展的質量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水平。作為轉型發展示范校,我校的目標是建成一流應用型大學,目標很明晰,但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本文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從綜合實驗教學平臺組成、承擔的功能和具有的重要意義方面,探索了一流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路徑,希望能對類似轉型高校提供一些啟發和思考。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EB/OL].(2018-06-21).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
806/t20180621_340586.html.
[2]河北省教育廳.關于對我省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第一批試點學校驗收評估情況的通報[EB/OL].(2020-12-31).http://jyt.hebei.gov.cn/col/1410097726928/2021/01/01/1609469019094.html.
[3]張兵,崔希民,李偉才,等.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背景下高校實驗室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6):237-247.
[4]丁莉峰,趙曉紅,牛宇嵐,等.高校轉型過程中應用型工科人才培養的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0,39(4):237-247.
[5]張兵,韋銳,查勇,等.應用型本科院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測繪通報,2016(4):133-137.
[6]王文娣,霍曉靜,唐娟.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綜合實驗平臺建設[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6,18(2):46-49.
[7]劉孟奇,王彤.測量與控制綜合實驗平臺設計[J].科技技術創新,2017(10):25-27.
[8]包海濤,王殿龍,楊睿.凸輪綜合實驗教學平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0,37(9):114-118.
[9]郭玲,周鑫,浦濤,等.論教學型高校轉向綜合型高校中大型儀器實驗平臺的作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8):262-265.
[10]王蕾,邱強.高校應用型人才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9):191-194.
[11]周學兵,徐蕾,陳嶸徐.普通高校實驗室技術隊伍建設與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2):243-245.
[12]李曼.應用技術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38(5):221-224.
[13]戴克林,龔兵麗.應用技術型人才視野下新建地方高校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管理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12):199-202.
[14]李正元.新時代大學治理視域下的西部地方高校高質量轉型發展[J].現代教育科學,2021(3):7-11.
[15]徐培培.地方高校轉型發展中的問題及改進路徑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7.
[16]張兵,崔希民,趙旭陽,等.一種航空攝影測量模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