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澄
張老伯今年63 歲,平常身體不錯,退休在家養魚、養花,自得其樂。入夏以來,天氣轉熱,雖然他每天喝水不少,但還是老感覺口渴,孝順的子女買了各式水果飲料放在冰箱里,供老人家享用。張老伯渴了就喝,雖然發現尿量較前明顯增加,但并沒太在意。有一天,張老伯的子女下班回家后發現他躺在床上,酣睡不醒,陷入昏迷,馬上撥打120 將他送到醫院。
醫生通過CT 檢查排除了“腦中風”,又發現張老伯隨機血糖高達38 毫摩爾/升,血壓下降,呼吸急促,同時有眼球凹陷、皮膚皺縮等脫水征象。經檢查尿酮體結果為陰性,最終確診為“糖尿病非酮癥高滲性昏迷”,由于搶救及時,張老伯得以轉危為安。
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或長期代謝紊亂等問題,可對眼、腎、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導致其功能障礙或衰竭,引起多種并發癥的發生。糖尿病昏迷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組以意識障礙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是糖尿病最兇險的急性并發癥之一,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尤為嚴重。一旦搶救不及時,昏迷時間過久,就會對腦組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甚至死亡。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昏迷是糖尿病的一個急性危重并發癥,常見于1 型糖尿病和部分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缺乏,葡萄糖不能很好利用,機體在能量供應不足時,會分解體內蛋白質、脂肪等來提供熱量。由于這些脂肪、蛋白質代謝分解不徹底,會產生乙酰乙酸、B-羥丁酸、丙酮等酸性物質。如果這些酸性物質在體內堆積過多,會導致人體內酸堿失去平衡,出現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酮癥酸中毒早期多表現為糖尿病癥狀加重,如煩渴、多飲、多尿(特別是夜尿)、疲乏無力等癥狀的加重。若未得到及時診治,病情可迅速惡化,出現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口干、頭痛、嗜睡、呼吸深快,出現酸中毒特有的呼氣中有爛蘋果味(丙酮氣味)。到了晚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甚至昏迷。
非酮癥高滲性昏迷也是糖尿病的嚴重急性并發癥之一,多見于老年人,夏季多發,預后兇險,死亡率高,以“嚴重脫水”及“神經精神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化驗檢查血糖、血漿滲透壓顯著升高,而尿酮體檢查多為陰性。特別的是,約半數以上的患者發病前沒有糖尿病史或僅有輕微癥狀。
其發病機制是由于機體的應激情況導致體內胰島素相對不足,胰島素反調節激素(如胰高血糖素)不適當分泌升高及肝糖釋放增加導致嚴重高血糖,進而引起高血漿滲性壓、嚴重脫水,造成血液濃縮并損害中樞神經系統,使患者出現意識障礙,逐漸陷入昏迷。
低血糖是糖尿病人群中一種十分常見的情況,發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降糖藥物用量過大、進食不規律或進食過少、運動量增加后沒有及時進食或減少降糖藥物的使用等。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經通常都存在問題,身體對血糖的反饋和調節能力較差,如果血糖低于3.9 毫摩爾/升就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一開始血糖較低的時候,患者往往有心慌、頭暈、饑餓感、出冷汗、手足顫抖等癥狀出現,如果此時及時補充糖分便可化險為夷,否則病情將會進一步發展,導致認知功能障礙,出現煩躁、抽搐、精神異常、神志恍惚,直至進入昏迷狀態。

與前面3 種類型的昏迷相比,乳酸性酸中毒昏迷較為少見,但也不可忽視。該病多見于合并肝腎功能不全、心衰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是由于過量服用雙胍類(主要是苯乙雙胍)藥物引起。這類藥物對肌肉內乳酸的氧化以及肝糖原異生均有抑制作用,而且由于患者腎功能不好,影響乳酸排泄,致使血液中乳酸過多積聚,引起中毒。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有明顯的酸中毒表現,跟酮癥酸中毒的癥狀有些類似。早期表現為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逐漸發展到呼吸深、皮膚潮紅、煩躁不安,嚴重者可出現休克、昏迷,危及生命。
糖尿病往往容易并發心腦血管疾病等其他慢性病,這也是引起昏迷的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有沒有腦血管的病變,比如腦梗死、冠心病、心律失常及腦動脈硬化等。如果有的話,那么這些患者可能因為腦部的血流量及血中氧氣、葡萄糖的不足而出現頭暈甚至昏迷的現象。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昏迷癥狀,首先要將其放成平臥的姿勢,頭部側向一邊,以確保呼吸道的通暢,并易于幫助其清除嘔吐物,防止嘔吐物被誤吸而阻滯氣管,引起患者窒息的情況發生。
仔細觀察患者病情的發展變化,為安全起見應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將患者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急救。同時建議糖尿病患者都能隨身攜帶一張健康卡片,將自己的健康狀況及聯系方式寫在上面,以便于出現意外時得到及時救助。
平時要提高對糖尿病的警惕性,經常進行自我監測,及早發現糖尿病。一旦確診有糖尿病就要積極治療,確保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患者和家屬都要了解糖尿病昏迷的各種類型和常見癥狀,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就診。
不要限制飲水,每日保證足夠的水攝入,防止脫水和血液濃縮,但不要喝含糖飲料(發生低血糖時除外)。
對發生于老年人的各種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小癤腫等)及外傷一定要積極治療,以防誘發本病。
老年人因某種疾病就醫接受輸液治療時應先查血糖,看看是否有糖尿病。
老年人應慎用可能導致血糖升高的藥物,如利尿劑(速尿、雙氫克尿噻)、糖皮質激素、β-受體阻滯劑、胰高血糖素等。如果必須使用,要注意藥物對血糖的影響,加強血糖監測。
一旦患者糖尿病癥狀加重或出現消化道癥狀(惡心、嘔吐等),須立即就診檢查,并給予正規治療。
患者平時應適當運動,保持體力,避免疲勞。同時注意心理平衡,避免精神、情緒過分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