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
(山西省燃氣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太原 030024)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天然氣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已被廣泛應用于居民生活、工業生產、交通運輸等領域。2017 年,我國北方地區加大了“煤改氣”政策的實施力度,冬季采暖導致天然氣需求量驟增,以至于出現了較大范圍的“氣荒”,城市用氣冬夏季峰谷比加大,這種現象充分反映了我國儲氣調峰能力的不足。
解決季節調峰的有效方式是設置地下儲氣庫或LNG 儲配站,地下儲氣庫會受地質及其他情況的影響,適用范圍較小,而LNG 儲配站建設位置靈活,可復制性較好。
2018 年,國家能源局印發《2018 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文件指出:要落實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供氣企業、城燃企業和不可中斷大用戶的儲氣調峰責任和義務,提升儲氣調峰能力,加快已建儲氣庫擴容達容[1]。同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儲氣設施建設和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意見》(發改能源規〔2018〕637 號),明確要求到2020 年供氣企業擁有不低于其年合同銷售量10%的儲氣能力,城燃企業形成不低于其年用氣量5%的儲氣能力,地方政府形成不低于保障其行政區域日均3 d 需求量的儲氣能力,并且各方的儲氣指標不得重復計算[2]。
液化天然氣(LNG)儲氣調峰是解決季節調峰的有效手段,各地政府應充分利用過去已建成的液化天然氣儲罐,在冬季管道氣供應不足時,外購LNG 注入原儲罐,并氣化返輸到城市燃氣管道,保障城市用氣。
某液化工廠建設于煤層氣氣田附近,該液化工廠原工藝設計僅有天然氣液化工藝,將原料氣經過過濾、凈化、冷凝液化后送入儲罐,儲罐內的LNG 再經低溫泵送至裝車站裝車外運。地方政府為形成不低于保障其行政區域日均3 d 需求量的儲氣能力,對該液化工廠進行氣化返輸改造。當城市用氣量小時,該液化工廠對煤層氣進行液化,儲存并對外銷售LNG;冬季城市用氣高峰時,外購LNG 并注入原5 000 m3LNG 儲罐,LNG 氣化返輸進入城市管網,保證當地城市用氣需求,該液化工廠改造后具備1.5×105Nm3/d 的調峰儲氣能力。
該項目新增卸車增壓器,并對原有裝車系統進行改造,將LNG 槽車內的液體輸送到液化工廠原有的容積為5 000 m3的常壓儲罐;新增LNG 增壓氣化設備,將儲罐內LNG 由常壓增壓到5.5 MPa,經水浴加熱器變為常溫高壓天然氣(5.5 MPa);儲罐內的蒸發氣體(BOG)經過原有空溫汽化器和水浴汽化器加熱成常溫天然氣后,經往復式BOG 壓縮機增壓到5.5 MPa并經過濾器過濾;兩路高壓天然氣(5.5 MPa)經調壓計量后(5.0 MPa)返輸至液化工廠原料氣管道,為當地城市供氣。工藝流程如圖1 所示。
該項目利用原有液化工廠卸車臂及管道系統,將LNG 槽車內液體卸入LNG 儲罐。LNG 槽車一般配備300 Nm3/h 卸車增壓器,卸車時間約3 h。對相同規模的液化工廠調研后,選用600 Nm3/h 卸車增壓器,卸車時間約1.5 h,為提高卸車效率,該項目選用2 臺600 Nm3/h 卸車增壓器。
工藝流程:(1)關閉原有卸車臂,原有LNG、BOG 管道相關閥門;(2)卸車增壓器液相管道采用軟管與槽車增壓液相口連接,卸車增壓器氣相接口與卸車臂BOG 管道連接,關閉新建DN50 mm 截止閥,對槽車增壓至0.6 MPa;(3)槽車液相口與卸車臂連接,新建DN65 mmLNG 管道,連接至原有DN80 mm 預冷回液管道,將槽車內LNG 輸送至原有LNG 儲罐;(4)卸車結束后,關閉新建DN65 mmLNG 管道截止閥,打開BOG 管道上新建的DN50 mm 截止閥及原有管道閥門,槽車內BOG 通過原有BOG 管道輸送至LNG 儲罐;(5)待槽車內BOG 全部輸送至儲罐內,槽車壓力不再降低時,關閉BOG管道新建截止閥,打開新建氮氣管道閥門及卸車臂相關閥門,對管路進行吹掃。工藝流程如圖2 所示。
該項目選用1 臺柱塞泵撬和1 臺水浴汽化器。柱塞泵撬內置兩臺柱塞泵(1 用1 備),柱塞泵流量為13 m3/h,出口壓力5.5 MPa;水浴汽化器采用蒸汽供熱,氣化能力為8 000 Nm3/h;水浴汽化器出口閥及出口閥上游的管道、管件、閥門均按照LNG 低溫要求進行設計;放散管道連接至液化工廠原有放空總管;低溫管道選用奧氏體不銹鋼無縫鋼管(S30408),管道符合GB/T 14976—2012《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無縫鋼管》的相關要求;水浴汽化器出口閥后管道采用無縫鋼管(PSL2-L245N),管道應符合GB/T 9711—2017《石油天然氣工業 管線輸送系統用鋼管》的相關要求。
工藝流程:
1)檢查LNG 儲罐液位,當儲罐液位高于2.0 m 時,并且水浴汽化器溫度滿足要求時,可以進行LNG 增壓氣化作業;
2)打開閥門V7701、V7702、V7703、V7704、V7706、V7707、SV7703、SV7704、SV7706、SV7707 及原有儲罐相關閥門,關閉閥門SV7701;
3)程序自動檢驗柱塞泵P7701 前溫度低于-112 ℃、柱塞泵后壓力小于0.1 MPa 時,柱塞泵啟動;若柱塞泵后壓力高于0.1 MPa,閥門SV7705 打開,壓力降低到0.1 MPa 以下后關閉;
4)增壓氣化系統工作與LNG 卸車同時作業時,打開閥門SV7702;

圖1 工藝流程圖
5)水浴汽化器出口氣體溫度低于5 ℃時,閥門SV7707 自動關閉;
6)增壓氣化系統不工作時,打開閥門V7705、V7708 注入氮氣置換后,打開閥門SV7701,其余閥門全部關閉。工藝流程如圖3 所示。
該項目選用2 臺BOG 壓縮機(1 用1 備),壓縮機排氣量為1 000 Nm3/h,壓縮機進口壓力為10~20 kPa,出口壓力為5.5 MPa;根據GB 51261—2019《天然氣液化工廠設計標準》,當采用有油潤滑往復式壓縮機時,應設置除油設施,且油污除凈率及壓降應滿足后續工藝要求,該項目采用有油潤滑往復式壓縮機,在壓縮機排氣管道設置過濾器,過濾精度為0.000 03%,分離效率≥99.9%,可以滿足液化工廠對原料氣潤滑油含量的要求。壓縮機進氣口常壓管道選用無縫鋼管(20#),執行標準為GB/T 8163—2018《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壓縮機出口高壓管道選用無縫鋼管(PSL2-L245N),管道應符合GB/T 9711—2017《石油天然氣工業 管線輸送系統用鋼管》的相關要求。
工藝流程:
1)打開原有BOG 管道相關閥門;
2)打開閥門V7801、V7802、V7803;
3)壓縮機進口氣體溫度高于0 ℃時,打開閥門SV7821、SV7822,啟動壓縮機;
4)壓縮機出口壓力達到5.5 MPa 時,關閉閥門SV7822。工藝流程如圖4 所示。
LNG 增壓氣化和BOG 增壓后的高壓天然氣匯入調壓計量撬,兩路高壓天然氣(5.5 MPa)分別調壓至5.0 MPa 并采用超聲波流量計計量后,高壓管道與該液化工廠原料氣管道連接,通過原料氣管道為當地城市進行調峰供氣,出口手動球閥V7901 設置八字盲板,待氣化返輸系統停止工作時,盲板封堵。工藝流程如圖5 所示。

圖2 卸車系統工藝流程圖

圖3 LNG增壓氣化系統工藝流程圖

圖4 BOG增壓系統工藝流程圖

圖5 調壓計量系統工藝流程圖
LNG 儲氣調峰是解決季節調峰的一種有效方式,地方政府可利用原先已經建成的LNG 儲罐,增加氣化返輸工藝,為當地城市進行應急調峰供氣。本文以某液化工廠為例,對液化工廠氣化返輸系統中卸車、LNG 增壓氣化、BOG 增壓、調壓計量系統工藝流程設計及工作流程進行介紹,并為同類型工程在這方面的設計提供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