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建
(北京住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程總承包部,北京 100101)
現階段,我國對建筑工程項目高度關注,工程質量也逐漸成為熱點話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管理人員應加強對施工技術以及施工管理等內容的重視,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效率,通過合理運用施工技術,不斷加快施工速度,從而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指定任務。應注意的是,在施工過程中還需要強化現場施工管理工作,提高現場施工的安全性,保障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
軟土地基處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受各類因素的影響,很多項目的施工范圍分布有軟土,若忽視地基加固,必然會影響整體工程質量,由此要求施工人員對軟土地基進行適當處理,避免發生建筑開裂等現象。在施工技術的支持下,可采取多種軟土地基處理方式。
2.1.1 換填級配砂石法
在軟土地基處理過程中,可將軟土換填為砂層,充分運用天然級配砂石改善地基的各項性能。在地基換填砂石過程中,天然級配砂石是主要材料,其粒徑小于50 mm,含量大約在50%以內。在該砂石內不能含有機雜質以及垃圾等,并應將含泥量控制在5%以下。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應先進行測量放線,進行精準定位,隨后開挖基坑,并對地基進行全面勘察,采用級配回填的方式處理軟土地基區域,在回填過程中需要進行適當的試驗,掌握各項回填施工參數,確保天然級配砂石作用的發揮。在級配回填過程中,需采用100 kN(10 t)的振動壓路機進行分層鋪筑,確保每層厚度在150~350 mm。同時,還應保證其具有良好的濕度條件,在回填過程中注意灑水,確保其含水量在8%~12%,從而達到良好的應用效果。
2.1.2 CFG 樁
施工人員在地基施工過程中可利用CFG 樁進行加固[1]。CFG 樁施工主要采用素混凝土材料。在混凝土配制過程中要進行規范的振搗操作,以使CFG 樁的強度滿足工程需求。混凝土強度等級按照施工圖紙的要求,一般使用強度等級為C20~C25 的混凝土,施工人員還應當充分明確具體的施工要點。在測量定位過程中,應確定各個樁的位置,將標高誤差控制在5 cm 以內,樁頂標高應高于設計標高約50 cm,并保證各標識間隔超過0.5 m。應用鉆機時,需確保鉆桿與樁中心垂直誤差在1%以內,灌注施工中,提管速度應控制在2~3 m/min,以達到良好的加固效果。CFG 樁軟土地基處理施工現場如圖1 所示。

圖2 CFG樁軟土地基處理施工現場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應用普遍,加之鋼筋混凝土結構是建筑中主要結構之一,因此,合理采用混凝土澆筑技術對整個工程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在澆筑混凝土前期,應當檢查支架以及鋼筋加工等區域,并對鋼筋和模板進行充分清理。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確保其自由高度在2 m 以內,防止混凝土出現分層離析的現象。同時,在澆筑過程中可采用分層以及分段澆筑的方式進行施工作業,分層高度應控制在超出振動器長度的50 cm 以內。振搗時,應合理選擇振搗器,以有效確保混凝土材料均勻,并保證移動點間距在30~40 cm。分層澆筑混凝土時,若間歇時間在2 h 以上,則施工人員需對施工縫進行處理。若混凝土抗壓強度在1.2 MPa 以上,則可繼續開展澆筑工作,從而有效保障混凝土澆筑質量,為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開展奠定基礎。混凝土澆筑施工現場如圖2 所示。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鋼筋是常用的材料之一,因此,鋼筋綁扎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也較為重要。在鋼筋綁扎過程中,需根據底板鋼筋網的具體間距合理設置彈線。綁扎時,施工人員要明確鋼筋施工的順序以及接頭位置,利用滾壓直螺紋將鋼筋進行連接,下層筋可在板跨中1/3 的位置進行連接。同時,在鋼筋綁扎過程中,還應適當使用墊塊。墊塊可選用C30 砂漿墊塊,其尺寸一般為30 mm×30 mm×15~50 mm,墊塊之間的間距可保持在約600 mm,梅花形布置[2]。鋼筋綁扎施工如圖3所示。

圖2 混凝土澆筑施工現場

圖3 鋼筋綁扎施工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相關部門需加強對施工現場的重視,做好現場施工管理工作。其中,應尤其注重人員管理,施工人員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實施者,在施工作業的開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在建筑施工中,應加強施工人員管理,提高施工人員對建筑施工質量的重視。嚴格要求施工人員按照標準操作流程和施工圖進行作業,從而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同時,相關部門還應強化培訓工作,提高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使其掌握相應的施工技術,并且能夠合理運用各項技術,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要求施工人員還具備良好的質量控制意識,確保施工各環節能夠達到質量標準,滿足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另外,在施工人員的管理過程中,還可根據人員特點為其分配相適宜的工作任務,從而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加快施工速度,確保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施工作業,展現出施工現場管理的實際優勢。
建筑工程施工離不開材料設備的應用。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需要對施工材料和設備進行嚴格管理,控制材料的實際質量,避免工程質量受材料影響無法達到驗收標準。通過制定施工材料質量管理體系,不僅能保障工程的正常進行,提高材料供應的穩定性,還能強化材料檢驗效果,避免由于材料管理問題導致工程成本和施工效率受到不良影響。施工單位應當充分注重采購以及存放等相關工作,加強材料管理力度。在材料采購過程中,工作人員應了解材料的規格,查看其質量合格證等,嚴格把關供貨渠道,確保材料提供的穩定性,防止出現供貨渠道斷裂情況。在材料儲存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容易發生材料腐蝕等現象,由此存放時,應選擇相適宜的場所,保證材料質量。工作人員還需做好相關記錄,避免因材料問題影響施工進度。同時,在設備的使用過程中,工作人員需定期檢查施工設備。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對設備進行保養,確保設備在運行期間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有效提高施工管理效率,促使施工作業的順利完成。
安全工作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施工單位應保證施工現場的安全性,積極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現場管理過程中,應在危險區域設置警示牌,對施工人員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避免出現意外情況。同時,管理人員還應每天詳細檢查個人防護用具,要求施工人員嚴格按照具體規定進入施工區域,從而降低安全風險,保障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在施工管理中,應制訂詳細的應急方案,發生緊急事故時,立即采取應急措施,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3]。根據現場實際施工情況,工作人員應合理調整施工方案,在安全的基礎上開展施工作業。此外,還應當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使其認識到施工的危險性。相關部門應全面宣傳安全防護措施,促使施工人員充分了解安全防護要點,有效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性,并且相應定期檢查施工現場的安全裝置及施工環境,避免現場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在建筑施工現場管理中,相關部門應根據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制定完整的管理制度。在制度的作用下,逐漸規范施工人員行為,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量相對較大,施工環境較為復雜,往往會導致整體的施工難度較大。為此,相關部門應當加強施工各環節監督,積極構建合理的監督制度,確保各環節的施工質量達到規定標準。在實際監督過程中,管理人員應當明確具體施工方案,充分掌握各環節內容,并對施工人員作業進行詳細了解,從而確保施工作業的合理性。同時,應根據不同區域采取不同的層級機制,確保監督機制的針對性,可有效發揮監督機制的作用,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監管,加強對各施工環節的控制,充分保障施工質量以及施工安全。另外,應當積極落實相關政策內容,完善現場施工管理方案,制定相應的施工管理標準,依據相關標準對工程施工進行有效評判,有助于后續施工作業的正常開展。在監督過程中,針對出現問題的施工環節,要求施工人員進行及時改正,防止工程問題的發生,影響施工進度以及質量。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以及現場施工管理工作較為重要,要求相關部門對施工技術以及管理工作進行全面關注,掌握工程施工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施工方法,合理運用施工技術,提高建筑工程質量水平。同時,在施工現場管理中,需注重現場安全以及人員規范,從長遠角度出發,積極優化現場管理內容,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要求,嚴格根據規定標準開展管理工作,從而進一步促進建筑工程項目的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