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品牌傳播家
品評一座城市的文化內涵,美食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像一說起成都,麻辣的火鍋湯汁仿佛在胃里翻騰了起來;一聊起北京,咸香濃郁的麻醬搭配各色的食材的畫面就出現在腦海之中。一座偏僻海濱小城,即使沒有輝煌歷史古跡傍身,只消憑借日出時捕獲的鮮活魚蝦,便總能帶給這座城市源源不斷的活力。
從“酒香不怕巷子深”到“酒香也怕巷子深”
過去人們總講:“酒香不怕巷子深”,意思是說如果酒釀得好,就是在很深的巷子里,也會有人聞香知味,前來品嘗。在北京南鑼鼓巷胡同旁邊的一條名叫黑芝麻胡同里,有一家小店,做的是全中國最地道的老北京炸醬面。每天面館前門庭若市,來自全國各地的老饕們聚在一條小胡同里,都要品一品這最正宗的老北京炸醬面。雖然胡同曲徑通幽,卻擋不住美食散發的味道。現在去南鑼鼓巷游玩的游客,都要光顧一下這家常年排著長隊的小店,哪怕只是路過瞧一瞧,也是心滿意足。
然而,自從新媒體行業出現以后,一切都改變了。新的傳播媒介和方式徹底顛覆了人們原有的認知模式。過去,人們通過電視、報紙、廣播主動接受外界信息,從而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而在新媒體出現之后,人們的注意力逐漸被手機、電腦上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所吸引,是一種被動接受信息的方式,造成的結果就是人的思想更容易被外界信息所左右,具體一點來說就是別人認為好吃的東西你也會被動地認為它好吃。換句話說,哪怕是再香的“酒”,如果不加以宣傳包裝,也會被埋沒在時代的角落,無人知曉。人們常說的“酒香不怕巷子深”,也就變成了“酒香也怕巷子深”。在這樣的背景下,美食營銷對美食產業越來越重要。
用美食節喚醒城市味道的記憶
從古至今,美食節慶活動從來都是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人們通過舉辦美食節來表達對美食的熱愛。古時候,清明節就是一個地道的“美食節”,很多時令美食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上市,喚醒著人們的味覺。
在這一天,皇帝們會舉辦盛大的美食慶典,邀請御膳房的廚師們制作華麗的菜品,并進行美食味道評比,被選中的美食制造者,往往被推薦為“御廚”。百姓們也會舉辦盛大的集市慶典,慶典上張燈結彩,有著不亞于春節的節日氣氛。人們在活動中品嘗各色小吃、菜肴,體會美食帶來的幸福之感。
美食節慶的傳統從古代一直延續到現代,從最初的美食品鑒變成了如今更加重視營銷和產品體驗的綜合性活動,但美食節的核心永遠是人與美食。人與美食在美食節上有三重關系:
第一,美食節是人與人的狂歡。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們為了美食而共同奔赴一座城,享受美食節的狂歡氣氛。這種氣氛在美食的渲染下彰顯得更加熱烈、濃重。
第二,美食節是美食與美食的碰撞。博大的中華大地孕育出了燦爛的美食文化,不同的地域有著各自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美食。美食節匯聚了中華大地的各色美食,實現美食與美食的激情碰撞。
第三,美食節是人與美食的交融。食材通過匠人們的精湛技藝變成餐桌上的珍饈美味,食客們的品鑒讓美食的價值得到完美升華。兩者相互作用、相互交融。
這三重關系合為一體,便組成了一次完美的美食體驗。2021年,在江蘇省的震澤古鎮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美食節,展現了一段人與美食完美交融的故事。
節慶是對城市美食產業的總體營銷
震澤古鎮位于吳頭越尾、太湖之濱,得地理之便,當地物產豐富,隨四時流轉,時令食材層出不窮,因而形成了當地的特色美食文化。從古至今,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把美食作為文化根脈,一代又一代傳承著震澤的美食技藝。
在舉辦美食節之前,震澤還只是江南一個少為人知的小鎮。憑借震澤當地鮮美的時令食材、古老的美食技藝、深邃的人文情懷,這次美食節成為了一次展現這座古鎮的歷史風貌和傳統文化的盛典。美食節通過“技藝比拼+大師教學+網紅探店+全民共創”的線上線下聯動模式,讓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相聚震澤,在和古鎮的居民一起品嘗震澤美味的同時,獲得技藝提升,還能感受震澤獨特的美食文化,體驗蘇州人不時不食的精致情調,喚起人們對美食的獨特記憶。
美食節的舉辦,讓震澤這座小城火爆全網,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震澤美食的名揚海內,更是讓整座城市從上到下的煥然一新。通過美食節,打響了震澤的城市名片,讓震澤走上了城市發展的快車道,震澤的美食文化也因此聲名遠播,震澤的美食產業從此開啟了走出小城、傳遍全國、走向世界的發展道路。
美食節既是對城市美食文化的一次性輸出,也是對城市美食產業的總體營銷。通過舉辦美食節,以美食為媒串起城市的各個景點、民宿、研學活動的沉浸式體驗產品線,可以實現城市的美食產業和其他關聯產業的同頻共振,從而推動城市的旅游市場和美食產業的快速發展。
如果說美食代表著一座城市的深層精神,那么美食節就是彰顯精神的重要載體。它把城市的街頭巷尾、田間地頭的各類美食以及美食匠人、非遺大師們匯聚在一起,奉獻一場美食的饕餮盛宴。當我們置身于美食節慶之中,享受著美食帶來的歡愉時,我們同樣在品味著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色。75C6695F-B2EF-4950-B9DE-34F454DD75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