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葉茹
摘要:牛副結核病在全球流行廣泛,嚴重影響著畜牧業的發展和人類的健康。本文通過對幾種牛副結核病診斷方法的研究,篩選出在生產中容易得到推廣與應用的幾種方法,從而為控制和消滅副結核病發揮作用。應用染色法檢測方法來檢測牛血清中的副結核分枝桿菌抗體具有快速、靈敏、準確的特點,其結果與臨床檢查結果相一致。
關鍵詞:牛副結核;病原;檢測法
牛副結核?。≒TB)又名約翰氏病是由鳥分枝桿菌亞種肺結核(MAP)引起的慢性、進行性、傳染性肉芽腫性腸炎,影響反芻動物,特別是奶牛和多種家畜。臨床疾病和無癥狀動物是主要感染源。傳染源是初級的,通過受感染動物的初乳、乳汁含有糞便的飲用水、胎盤和精液垂直傳播。動物的高密度、較差的衛生條件和土壤質量(酸性和潮濕土壤)有利于感染的傳播。牛副結核病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傳染病,在不利的環境因素具有較高的傳播力,構成了疾病傳播的風險。
用于PTB鑒定的細菌學方法是染色法,它是基于分枝桿菌經品紅染色后耐酸性酒精脫色的能力。結果是定性的。該方法具有簡單、快速、廉價的優點,但對糞便、初乳和牛奶樣品的靈敏度和特異性較低。在嚴重腹瀉的情況下,MAP濃度相對于糞便量降低,從而增加假陰性結果的可能性。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患有亞臨床PTB的動物身上。在涂片或組織切片中糞便排泄率較低,尤其是在回盲瓣或有明顯病變的腸淋巴結上,病變內巨噬細胞內10~20個顏色鮮艷的桿菌群的可視化高度提示PTB,易于檢測。
通過細菌培養鑒定活菌圖譜被認為是參考診斷試驗的標準。糞便、初乳、牛奶或腸粘膜碎屑可用作樣本。為了降低成本,糞便培養可分為3~5個單獨的樣本進行,而不損失活性。在奶牛場中,也可以從牛奶收集系統的過濾器、牛奶罐和/或同一動物的糞便處收集樣品。由于受感染的??梢耘判?0~12公斤的糞便并污染環境,因此還建議從糞便和/或排泄區培育牧場土壤樣品。由于副結核桿菌和其他細菌的生長速度不同,在接種到培養基之前對樣品進行凈化,有可能殺死快速生長的競爭對手。有不同的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最流行的是十二烷基氯化吡啶。這種化學去污需要一天的工作,并且可以在的有效減少MAP的數量。據估計,經過去污程序后,細菌培養中的預期污染率為7%,組織培養中的預期污染率為0.2%(96)。糞便樣本的污染部分與取樣時動物的喂養方式有關。
由于在糞便和/或牛奶中排泄的酸性磷酸酶的數量變異性,直接影響診斷試驗的敏感性,因此樣品中微生物的濃度是分離方法的一個重要變量。一種細菌富集技術沉淀過濾法可以被用于檢測。沉淀過濾法技術部分提高了MAP的檢測,但增加了污染物的數量。在牛奶樣品中,離心可以得到3種不同濃度的MAP。在2500克離心15分鐘后,沉積物中MAP的濃度最高(69.4%),17.6%殘留在乳清中,13%殘留在脂肪中。聲稱MAP對牛奶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親和力,這取決于它們的加工過程(27)。因此,在離心前經過冷熱處理的牛奶中,最高濃度的MAP出現在沉積物部分,而在未經處理的牛奶中,細菌主要出現在脂肪部分。在較低范圍內的沉積物部分,乳清分離過濾是基于MAP形成比其他細菌和真菌更大的團塊的趨勢,這允許良好的濃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