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維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時代的發展,電子產品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也讓孩子與書本的距離越來越遠。閱讀是幼兒了解大千世界的一扇窗戶,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學前兒童的閱讀興趣培養及習慣養成,依靠幼兒園體系支持,更依托家庭親子閱讀。山東省滕州市龍泉街道中心幼兒園圍繞“閱讀‘悅’美,溫潤心靈”這一主題,制定“全員參與、樂于陪伴、共享成長”的詳細計劃,讓“愛閱讀、會傾聽、樂表達、會表達”引領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創設溫馨的閱讀環境,感受閱讀氛圍。家園共同開展的閱讀活動在制定活動方案時,注重家庭差別、孩子個體不同,以“書香潤童年、閱讀伴成長”為總抓手,喚醒閱讀蘊藏的美好與神奇。此外,家園攜手創設“家庭快樂書架”“ 溫馨讀書小屋”等多維立體環境,開展“圖書漂流”“親子朗讀大賽”等活動,給家長和孩子提供閱讀展示的平臺,讓閱讀伴隨家長、幼兒幸福的生活。
科學制定成長套餐,激發閱讀興趣。我們為孩子們量身定做了“科學啟動、氛圍濃郁、活動引領、百花齊放”系列成長套餐,從宣傳發動、氛圍營造,到活動開展、推進落實、總結表彰,家長都同頻參與,不斷細化內容、調整完善。
科學閱讀啟動會,播撒閱讀甘露。我園邀請教育專家來園指導閱讀,讓教師和家長了解幼兒時期開展快樂閱讀的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幼兒園發出倡議書,引領家長走進圖書館,了解圖書,產生閱讀共鳴,點燃閱讀激情。
創設氛圍,養成閱讀習慣。幼兒園設立了“親親繪本館” “ 溫馨書屋”,就連走廊上也是親子閱讀照片展示墻、親子繪本制作展示版塊,并倡導家長在家也要創設讀書區,即便是家里的茶幾上“不經意”放一本好看的繪本,也能營造濃濃的書香氣氛。
活動組織,讓閱讀溫潤心靈。教師通過發布“晨間誦讀”“睡前閱讀”等微信朋友圈,先帶動部分家長感受孩子閱讀成長,再引領家長認知孩子差異,同時讓家長明確只要是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們一定能學會傾聽、樂于表達。
童謠吟誦,在傳承與創新中達到百花齊放。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有很多教育資源,民謠就是其中的一種。例如童謠《布娃娃》“布娃娃,不聽話,喂她吃東西,不肯張嘴巴”,于天真稚氣中表達了幼兒對周圍生活的模仿和思考。孩子在吟誦中就會聯想到自己吃飯的情景,懂得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運用正確的方法,讓幼兒受益終身。親子閱讀最重要的就是家長每天堅持陪伴幼兒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方法和策略,決不能強迫硬逼,要營造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不給幼兒造成精神壓力,要讓幼兒發自內心地喜愛讀書,使其逐步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
多形式親子閱讀,收獲全方位成長。閱讀滋養了幼兒心靈,促進全面健康發展。自從開展閱讀活動以來,我們看到孩子們的笑容多了、社會化合作能力提升了、溝通能力增強了,他們把閱讀當成了一種習慣、一種享受,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獲得了提升。
閱讀收獲喜悅與幸福,在閱讀中傳遞智慧。兩年時間里,教師閱讀《孩子我想更懂你》《捕捉孩子敏感期》等大量的專業書籍,我們也為教師頒發了“閱讀達人”“默契書蟲”等證書,讓努力的人有獲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提升教師的閱讀專業能力和成長幸福度。
家園共育,達到同心同向同頻。我們通過睡前閱讀、親子悅讀、書香家庭評選等活動,轉變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使其更加尊重孩子、信任教師、積極配合幼兒園課程的開展,使家園關系越來越和諧,達到共育孩子的目的。
幾年來,我園成立家長學校和家園社聯盟閆英家庭教育工作室,多次送課到姊妹街道、鄉鎮和家庭,多次開展家園共建活動。同時,成立園本課程小組,借助于閱讀,攜手家長開展多項活動,得到領導與家長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