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行 (北京中經世紀科技園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8)
智慧社區是社區管理工作在信息時代被賦予的一項新型管理理念,也是社會管理的一種新型模式。智慧社區主要依托于物聯網與云計算,同時利用移動互聯網等新型信息技術,將各類信息進行綜合運用,共同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具安全性與舒適性的生活環境,以此構成新型業務管理模式。因此相關從業人員需要對智慧社區物業APP進一步提高認識,將其應用于物業管理實踐,以此增強物業管理企業與社區居民之間的溝通,使居民的多元化需求能得到充分滿足。
智慧社區物業是智慧化社區運營管理體系的簡稱,此管理系統以物聯網技術為依托,借助自動化生產設備與信息化管理系統、移動互聯網技術,使社區管理工作達到了精細化管控與數據運營分析等綜合目標。在智慧社區物業管理工作中,各項管理服務項目被進一步細化與豐富,從而提升社區居民生活的舒適度與安全度,且社區管理成本也能被有效降低,服務質量則進一步提升。在此情況下,在社區中居住的全體居民都能相應享受更為適宜的服務,居民對社區的認可度與幸福感都將相應提升。
住宅社區的普遍特點是人口密度相對較高且人口結構相對復雜,因而對住宅社區進行管理的難度也相對較大。尤其在社會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新時代,社區居民對居住條件的要求也日漸提升,物業管理模式亟待更新。因而對物業管理企業而言,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多服務是每位相關從業人員需要深入研習的重要課題。在此背景下,智慧社區物業管理APP 獲得了日漸廣泛地使用范圍。在社區物業管理工作中應用智慧社區物業管理APP能有效提升管理效率,使社區居民與業主間能提升交流頻率,以便社區居民的訴求能及時為管理企業所了解。在使用智慧社區物業APP過程中,社區居民也能更為有效地獲取社區各類信息與公告,并能及時提出自身對社區物業管理的建議與投訴,甚至可在智慧社區物業管理APP中購買糧油等生活必需品,并享送貨上門服務。由種種供需項目可知,智慧社區物業APP在新時代物業管理工作中具備極大優勢,需要相關從業人員進一步將其應用于自身工作中。
物業管理企業需要經由開發商與業主的分析與選拔后才能被任命,在一個社區確定物業管理企業后,需要進一步依托于業已完成制定的各類社區規章制度與物業管理服務合同開展自身工作。在工作中需要將社區居民作為主體,并對社區周邊存在的各類房屋配套設施、商圈、醫院等進行綜合考量,以此為社區居民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使社區居民在居住過程中的環境管理與安全管理等各類服務需求都能得到合理滿足。在物業管理工作中,為完成此類復雜且繁瑣的工作,智慧社區物業APP能發揮自身效力,為社區居民日常生活提供更為舒適的環境。
在社區居民的居住過程中,日常物業服務是物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運用智慧社區物業APP的情況下,為落實日常物業服務功能,需要先由社區居民在客戶端中登記自身基礎信息,如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登錄密碼、居住樓層等,完成基礎信息登記后,社區居民即可在后續使用過程中登錄智慧社區物業APP。與此同時,社區物業管理人員也需要及時在智慧社區物業APP中發布各類社區公告與社區消息等,以此提升社區信息的時效性。在此情況下,社區居民能及時接收各類節日祝福與停水停電通知等,居民生活的舒適度也將相應提升。在智慧社區物業APP中,物業管理人員可設置二維碼,以此確定社區來訪人員信息,提升社區居民生活的安全性。同時社區居民也可在智慧社區物業APP中自行解除門禁。在社區居民繳費環節,智慧社區物業APP可為社區居民提供線上繳費服務,使居民能足不出戶地完成物業費、能源費、電費、水費等各類費用的繳納工作。現時社區管理人員也可在智慧社區物業APP中開通各項線上投訴與建議版塊,使社區居民存在的問題能得到及時反饋。對于房屋中的各類設施的報修問題,也需要在智慧社區物業APP中設立在對應版塊,以此協助社區管理人員及時審視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能做好線下各類維修工作。
在社區居民的基礎物業服務已得到初步滿足之余,增值物業也不容忽視。在此環節中,社區物業管理部門可引入房地產中介等相關數據信息,以確立自身服務項目,使增值服務項目能有效擴大。在此情況下,社區居民能由智慧社區物業APP入手對自身所居住的房屋進行價值評估等,使自身房屋租售更為便利。與此同時,社區物業管理人員也可為居民提升快遞代收服務,在智慧社區物業APP中為社區居民發送取件碼,從而為居民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為使社區居民的安全更具舒適度,物業管理人員也可在智慧社區物業APP中建立社區論壇,以此為社區居民提供交流平臺,同時也可社區論壇中隨時發起投票等各類活動。社區居民在論壇中也可拓展自身社交范圍,以便結識更多新朋友。在結識了更多新朋友的情況下,社區居民的交流也將更為頻繁,和諧的鄰里關系將更加緊密。在此基礎上,智慧社區物業APP中也可加入社區二手市場等功能,使社區居民的閑置物品轉讓信息都能及時發布在APP中,從而實現節約生活資源的目標,也可有效提升社區居民生活質量。此外,家政服務信息與家教服務等各類信息也都可在智慧社區物業APP中進行分享,使供求關系能得到更高匹配。各類維修服務與健康飲食顧問服務等也可加入智慧社區物業APP中,在服務項目不斷豐富的前提下,社區居民的生活將相應更具舒適度,生活水平與生活品質都能相應提升。
社區商圈是新時代物業管理工作中需要關注的一項新內容,物業管理人員需要對自身所負責的社區周邊商圈進行綜合考察,并將周邊各類生活服務內容都納入商圈服務中。同時也可依托于大數據對不同居民的生活習慣進行智能分析,為其提供更為適宜的建議,例如對于每天外出工作的居民,可為其推送周邊的外賣服務,使其生活更為便捷。
在物業管理服務企業在工作環節中,需要以自身所負責的社區居民為依據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服務,此類工作即可視作社區管理工作的任務。而各類工作任務又可細化為不同的項目任務,如安全管理服務工作可被細化為消防管理、車輛管理、治安管理、設施管理等。在智慧社區物業APP中,物業管理人員可依托于WPS技術對不同管理項目進行合理劃分,以此為社區居民提供更為精準的服務,使其能順利找出自身所需服務的關鍵節點,從而提升整體服務效率與質量。
時間管理也是新時代物業管理服務的一項新內容,在物業服務企業實施前期管理環節中,首先需要與建設單位或社區居民簽訂相關物業管理服務合同。在簽訂合同的基礎上,物業管理企業即可在規定時間內以合同各項條款為依據投入管理工作,且不能擅自對服務內容或服務形式作出改變。但在現階段物業服務管理工作中,重復性是一項較大的問題,且管理服務工作具備一定的不可預測性,整體缺乏明確的管理方案。為改善此狀況,物業管理人員可對社區管理服務工作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物業管理服務工作是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也是物業管理服務企業履行合同的一項判定標準。在此情況下,智慧社區物業APP可由日歷入手,有效管控社區物業管理工作,以此推進各項管理服務工作都能由靜態過渡到動態模式,使管理工作的進度能更為透明。在社區居民的共同監督下,物業管理服務的質量與效率都能相應提升。
在物業管理質量與物業管理費用具備更高的契合度時,物業管理服務工作也能相應獲得更多居民的認可,且物業管理費用在實現精挑細選的前提下,其在市場競爭中的競爭力也能相應提升。為進一步落實相關管理工作,社區居民可在智慧社區物業APP中隨時查詢各類費用,如物業管理費與水電費等,并以自身手機隨時實現線上繳費,使物業收費系統能與居民繳費實現數據層面的無縫對接,以此構建社區內大數據,使物業管理服務系統中能實現自動催繳功能,此類功能不僅能為社區居民提供便利,也能為物業管理工作提供更為高效的管理途徑。
在社區物業服務企業管理工作中,為完成工作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但智慧社區物業APP則可合理配置各類資源信息與工作人員數量,使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的應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時也可由智慧社區物業APP入手對社區管理人員的工作情況、出勤情況等進行實時了解。此外也可利用智慧社區物業APP中存在的各類資源標簽設置成本金額,有效控制社區服務項目花費。
在社區物業管理服務發展進程中,其管理應當進一步實現系統化與正規化、合理化。一旦社區管理工作未達到系統化等標準,其評估結果也將缺乏應有的客觀性與科學性。在日漸嚴峻的市場環境下,社區物業管理企業競爭的優勢與劣勢都應當加以明確,并從其具體經營指標出發,對新時代社區物業管理工作制定可執行且可衡量的標準,以此使社區物業管理人員更具工作熱情。但對社區物業管理服務工作進行系統化與正規化管理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且管理過程較為復雜。在此過程中,建立完備的管理系統不僅需要理論依據作為支撐,更需要大量實踐,并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更新技術手段,使社區物業管理工作中的各項績效考核都能得以合理調整與規范,從而全面建立食堂經營管理體系。
績效評價是社區物業管理服務工作中的難點,為突破此難點,可建立社區物業管理工作績效管理體系。在智慧社區物業整體系統中雖具備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塊,也具備與之匹配的硬件設備,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仍需對經營管理理念與新技術進行磨合。目前社區物業管理工作人員問題仍是較為嚴重的問題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社區物業管理人員中層管理者對社區物業管理企業存在一定的不滿情緒,且普通工作人員流動性較大。對此類原因進行分析后可知,問題的根本在于社區物業管理人事激勵制度尚不完備,使得工作人員存在付出與收入不對等的問題,薪資與晉升之間存在種種矛盾。為使此問題得以有效解決,則需要對績效考核系統進一步完善,使績效考核結果更趨客觀化,主觀因素與人為因素在其中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在此情況下,社區物業管理績效考核則成了全體工作人員的薪資與晉升的最重要參考依據,工作人員也將相應提升對社區管理工作的認可程度,從而減少流動性。
在深化社區物業服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加強其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是最為重要的步驟,提升社區物業服務管理人才隊伍整體素質,才能促進其發展水平的提升,并進一步使其經濟效益得以增長,同時提升其對社會發展的貢獻。高素質的工作人員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社區管理企業應當注重對基層工作人員的素質與技能水平的提升,以此促進社區管理工作不斷進步與發展。在為工作人員提供培訓的過程中,不能僅培訓其技能,更應當加強對其個人素養的培訓。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團隊的文化宗旨與精神面貌都是決定其整體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為強化社區物業服務管理工作人員的文化宗旨與精神面貌,則需要在精神層面實現員工團結,并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加以明確,使工作人員提升自身對企業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向共同目標努力奮斗。此外,社區物業管理企業應當秉承創辦“學習型單位”的理念,定期開展工作人員學習培訓活動,使培訓成為社區物業管理服務常態化活動,工作人員在此過程中能夠相應形成習慣,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從而共同建立有激情且有擔當的食堂運作隊伍。
智慧社區物業管理服務工作在新時代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傳統的物業管理模式已被逐步取代,智慧社區物業APP已日漸為人所認可。在信息時代,智慧社區物業APP能為業主提供更多便利,使社區各項管理工作都能得到進一步落實,同時為物業管理企業與社區居民之間創造更多交流機會,使社區居民在新時代享受更為舒適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