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
中圖分類號:G811.4?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5-009-02
摘? 要? 冬奧會背景下,為冰雪運動的發展注入動力和活力。基于此,本文聚焦哈爾濱市大眾冰雪運動,分析冬奧會對其影響,以及發展趨勢,從保障冰雪場館設施建設、舉辦多樣化冰雪運動會、加強冰雪運動人才培養、優化冰雪組織協會制度、提升冰雪文化宣傳力度五個方面,保障大眾“想”參與、“能”參與冰雪運動,推動大眾冰雪運動的發展,旨在為研究學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 冬奧會? 大眾冰雪運動? 哈爾濱市? 發展
以冰雪為媒介,中華意蘊融合現代科技,以理念創新為依據,人文色彩和時代內涵結合。2022年北京冬奧會在世紀疫情的復雜形勢下,以海納百川的胸襟搭建起溝通的橋梁。冬奧會對中國意義非凡,正如春節前夕,習近平主席會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時所說:“比起這次中國運動員拿幾塊金牌、獎牌,我更在意它給我們今后注入的動力和活力。”不僅指賽場上運動員的動力和活力,這種動力和活力發生在賽場之外,“南展西擴東進”和“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為大眾冰雪運動的發展帶來了動力,為盤活各種冰雪資源提供了活力。在此宏觀背景下,本文聚焦哈爾濱市的大眾冰雪運動,推動其持續性、跨越式發展,為營造人人想參與、能參與的冰雪運動環境蓄力。
一、冬奧會對哈爾濱市大眾冰雪運動的影響
(一)推動冰雪運動基礎設施及相關產業升級
大眾冰雪運動是集健身、娛樂等多種功能的,不論男女老少皆能參與的活動,其表現為活動形式更加多樣化。哈爾濱市以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以及良好的冰雪運動人口基數,在中國大眾冰雪運動城市中名列前茅。冬季冰雪季通常在11月底持續到來年3月初,依托松花江天然的運動場地,冰期長達百天以上。自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以來,在舉國上下探索推動冰雪運動發展的良好態勢下,哈爾濱市冰雪運動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截至2020年,其中公益性場所主要分布在道里、南崗、道外、平房、松北、香坊、呼蘭、阿城、雙城九個區域,以滑冰、冰壺、冰球、爬犁、雪橇為主要運動項目,依靠政府投資,冰上運動場所的建設增加了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的概率。營利性場所以冰雪體育、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的發展模式,其冰雪器材數量、質量和專業指導均在優化。以冰雪運動為載體,與之關聯性比較強的旅游產業、交通運輸等得以協調發展。
(二)推動冰雪體育文化的傳播和普及
隨著“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愿景一步步轉化為現實,冰雪文化曾經作為寒冷地區的獨有文化而越來越被大眾悉知。依托雪地摩托比賽、冰上拔河比賽、冰上馬拉松、雪地足球等傳統的和創新的冰雪運動形式,更兼具健身與娛樂性,而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內“王者榮耀”板塊,融入青少年熟悉的游戲情境,吸引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不僅如此,哈爾濱國際冰雪節、首屆采冰節、冰雪嘉年華等大型冰雪節慶活動隨著互聯網的推廣而被更多人們熟知,而冰雪進校園站在國家戰略角度,推進校園冰雪文化,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冰雪文化依托各種載體,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呈現“遍地開花”之勢。
二、冬奧會背景下哈爾濱市大眾冰雪運動發展的趨勢
(一)推動大眾“想”參與
隨著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政策文件的批示,在“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號召下,大眾冰雪賽事活動廣泛開展,依托安全的冰雪設施和多樣化的群眾賽事活動,讓越來越多人走上冰場和學場,“想”參與冰雪運動,并享受其中的樂趣。如哈爾濱市以冰雪嘉年華、冰雪運動會、冰雪旅游等模式,涵蓋了冰雪作品展示、傳統冰雪項目體驗以及攝影、繪畫、冰雕等多種內容形式,各類活動從冬季延伸到四季,受眾涵蓋中青年、老年和青少年,以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更多人想參與冰雪運動當中來,提升冰雪運動的自發參與率。
(二)推動大眾“能”參與
大眾冰雪運動在鄉村振興、地方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僅僅冰雪休閑旅游產業這一項,據調查,全國已有654塊標準冰場,803個室內外各類滑雪場。隨著冰雪運動產品和服務供給的擴大,群眾身邊的冰雪運動服務體系的完善,2020-2021冰雪休閑旅游收入超過3900億元。隨著場地的新建改建和冰雪運動的“四季延伸”,免費或低收費的符合條件的公共冰雪場所數量和服務水平的提升成為可能,更多大眾喜愛且性價比高的冰雪運動,如越野滑雪、單板滑雪、冰壺、雪橇等,讓大眾“能”參與,付的錢,掏得起腰包,不斷降低參與冰雪運動的門檻,更好地推動大眾冰雪運動持續發力。
三、冬奧會背景下哈爾濱市大眾冰雪運動發展的途徑分析
(一)保障冰雪場館設施建設,夯實大眾冰雪運動發展基礎
哈爾濱市免費式冰雪運動項目主要集中在開放型公園里,多以溜冰、冰陀螺、堆雪人等為主,但是開放型的場所容易受到天氣、配套設施等條件的限制;營利性冰雪運動項目有冰滑梯、雪地摩托車、雪橇等不同項目,相比開放型公園,項目種類多,受眾人群多,且有專業人員指導,尤其是依靠科技助力,室內滑雪滑冰等項目不再拘泥于季節,然而受眾人群往往受到自身經濟條件的制約而難以參與。由此,為平衡這種關系,夯實大眾冰雪運動發展基礎,應從保障冰雪場館設施入手。一方面,利用社會閑置資源,如依托舊場館改造、廢舊閑置廠房等升級改造冰雪場館;另一方面,大眾冰雪運動項目從頂層設計著手,堅持多元化資金籌措,吸納更多社會資本,比如稅收優惠政策、水電氣熱福利等降低場館運營成本,亦或發放冰雪專用優惠券,以此降低群眾參與成本。
(二)舉辦多樣化冰雪運動會,推動大眾冰雪運動的覆蓋面
大眾化的冰雪運動化和節慶活動,可以讓更多群眾了解和感受冰雪文化的魅力。以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為例,通常持續一個月之久,在此期間舉辦冬泳比賽、冰雕比賽、冰球賽等多種活動,又成為經貿合作和商務洽談的橋梁,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游客。圍繞當前哈爾濱市當前存在的冰雪賽事和活動,從項目設置、參與人數、競賽水平、社會影響力等角度,將冰雪運動持續向大眾化、基層化覆蓋,借助主流媒體、新媒體、融媒體等互聯網宣傳手段,以期讓冰雪運動飛入尋常百姓家。例如,針對城市居民,利用社區、公園等方便群眾就近參與的地方,具備一些親子運動、趣味比賽等冰雪項目;針對農村群眾,可以開展“冰雪大篷車”巡回體驗活動。FFF4DB00-08BF-4B23-A3AD-6839A148DB54
(三)加強冰雪運動人才培養,提升大眾參與冰雪運動技能
隨著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冰雪運動需求,冰雪專業化人才的匱乏開始顯現,如常見冰雪運動項目的教練員、專業的指導員等等,以提升大眾冰雪運動的技能,以及保護群眾在冰雪運動中的安全,如雙板滑雪運動,剎車技能對于群眾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個人在進行雙板學運動時,其速度和方向不好掌握,容易摔倒或前行時不受控制,無法緊急停止而受傷,更需要專業人員的指導。因此,一方面,擴寬冰雪人才引進機制,編寫更加專業化的冰雪項目健身指南等相關教程教材;另一方面,利用體育院校、職業院校或高等院校開展冰雪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從冰雪運動學科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等入手,建立冰雪運動人才培養體系。
(四)優化冰雪組織協會制度,助力冰雪運動健全持續發展
哈爾濱冰雪項目歷史悠久,有著相對濃厚的冰雪文化,已經形成了種類較為繁多的組織協會,如滑冰協會、滑雪協會、冰球協會、冬泳協會、冰上撐撬等,充分利用這些組織和社會團體,整合體育資源,開展不同種類,不同技術水平的群眾冰雪運動項目。然而,盡管冰雪組織在增多,但由于缺乏一定的制度,組織內部成員流動性大,且運動技能水平參差不齊,發展受到一定的局限性。我們可以學習挪威、意大利等冰雪運動發達國家冰雪運動協會的組織架構和運行模式,然后結合哈爾濱市現有的優質組織協會機制,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和優質資源,吸引更多領域的優秀人才納入其中,以增強冰雪組織協會班子的力量,助力冰雪運動普及和推廣。
(五)提升冰雪文化宣傳力度,提升大眾冰雪運動參與意識
近幾年,通過“南展西擴東進”戰略,我國形成了冬、夏各具特色的冰雪運動。借助冬奧會和殘奧會,大眾冰雪運動參與人數大幅度提升,冰雪運動場地設施數目逐漸增多,各類冰雪運動賽事蓬勃開展,借助于龐大的載體,冰雪文化迅速傳播和普及。有了冰雪文化為根基,群眾對大眾冰雪運動項目和活動不再是三分鐘熱度,更愿意持續參與當中。除了上述各項冰雪賽事對冰雪文化的宣傳,在賽場外可以增加對冰雪文化的宣傳板塊,并且根據不同群體,設置宣傳形式和內容,如對于青少年可利用游戲內容來滲入,對于上班族可以采取短視頻來滲入,等等。采用不同方式和不同渠道加大宣傳力度,進而提升大眾冰雪運動參與意識。
四、結語
綜上,借助冬奧會的持續影響,構建更為完善的大眾冰雪運動發展推動機制,鞏固和擴大當前冰雪運動的人群。群眾對大眾冰雪體育項目的熱情有所提升,參與人群也逐漸增多,但對冰雪文化方面的關注度仍不容樂觀。文化的傳播與傳承是時代的主體,也是城市的名片和靈魂。哈爾濱市應依托冰雪自然資源優勢,以冰雪文化提升城市自信心和凝聚力,提升群眾冰雪運動參與意識,這是推動大眾冰雪運動發展的重要前提。
參考文獻:
[1]馮楚婷.哈爾濱市城區群眾性冰雪體育活動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
[2]馮楚婷,華立君.冬奧會背景下群眾性冰雪體育活動發展趨勢研究-以哈爾濱市城區為例[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9(10):12-14.
[3]國家體育總局.2022北京新聞中心新聞發布會:北京冬奧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專場[EB/OL].https://article.xuexi.cn,2022-03-07.FFF4DB00-08BF-4B23-A3AD-6839A148DB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