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民

鳳城河位居泰州城區中央,為泰州母親河,國家4A級景區。千年來,其生生不息,潤物無聲,滋養了一方水土,孕育了無數生靈,更傳承了一種精神,留下了一條“廉”脈,形成了獨特的水文化。泰州市文旅集團黨委、紀委以深化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以“‘文清意味著集團內部風清氣正、‘旅順蘊含著集團事業一帆風順”為理念,深掘鳳城河“廉文化品牌”,積極構建起以“景、船、館、橋、人”為支點的“文清旅順”廉潔文化宣教品牌,為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凝聚起思想共識、強勁動力、清廉基礎。
一
聚焦鳳城河岸的“景”,注重“發掘整合”,推動“景中思廉”。鳳城河全長約11.12公里,沿河兩岸留下了無數名勝古跡及歷代大家先賢。集團黨委、紀委以知名景點望海樓為主體,按照“以文潤旅、以旅養文”思路,切實加強對人文景觀的開發利用。一是“點上開花”,深掘“廉”元素。加大對文匯堂(范仲淹紀念堂)、泰州學派紀念館(王艮)、梅園(梅蘭芳紀念館)等的功能再造,通過實物陳列、場景模擬、史料展示等方式,讓先賢的勤廉形象生動再現、躍然紙上、印在心底。二是“鏈接歷史”,觸摸“廉”思想。注重搜集、整理北宋教育名家胡瑗及名相范仲淹,清代“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等的名人軼事、清廉故事,以及廉政佳句等并匯編成冊,讓廣大黨員干部及游客在研讀品味中萌生景仰。三是“串點成珠”,打造“廉”專線。以構建“廉政長廊”方式,將各景點有機連接起來,打造集自然景觀、人文觀光和廉政教育等于一體的游覽線路,著力讓“廉文化”穿越歷史,教化與人。
聚焦鳳城河里的“船”,注重“借鑒創新”,推動“游中知廉”。鳳城河域面寬廣,水體較大,水系較活,水質較好。集團黨委、紀委借鑒嘉興南湖紅船模式,著力打造水上移動廉政課堂,以新穎樂享方式傳播廉潔文化。一是以課講“廉”。開發精品黨課,讓導游講地方黨史,講改革成就,講廉人廉事;邀請老紅軍、老黨員及各類先進典型等走進“紅船”,講革命傳統,講過去故事,講廉潔知識,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及游客格物致知。二是以劇演“廉”。精心創作一批接地氣、吸人氣、鼓士氣的小品或情景劇,以及評話、戲曲等微作品,將泰州歷史上的一些清官廉臣軼事、文士賢達佳話等編排其中,讓黨員干部及游客在領悟地方戲曲文化魅力的同時,漲學識,提“廉意”,受教育。三以賽促“廉”。“知識競賽”,從黨紀黨規、監督條例中精心編撰應知應會知識點,以分組搶答方式,開展廉政知識競答,強化記憶,刻錄在心;“紅歌唱賽”,精選曲目,以獨唱、合唱、對唱等形式傳唱經典,蕩滌心靈;“演講比賽”,緊扣“廉”字主題,采取命題作文方式,組織開展即興演講,活躍氛圍,激人心扉,涵養“廉情”。
聚焦鳳城河邊的“館”,注重“實境體驗”,推動“演中悟廉”。梅蘭芳紀念館和江蘇鹽稅博物館,是鳳城河邊兩顆耀眼的寶珠。集團黨委、紀委以打造“一館一特色”“一課一主題”為理念,最大限度地發揮場館的渲染功能。一是整合資源,編寫特色教材。成立課題組,分別圍繞“梅園曲藝說廉潔”“鹽引大案談貪腐”主題,開發黨性教育課程,變素材為教材。針對不同進館體驗對象,推進預約“定制”課程,強化“點單”授課。二是改造優化,打造實境課堂。綜合運用聲、光、電等手段,豐富完善《梅骨錚錚》《兩淮鹽引大案》等專題片形式及內容。編排情景劇,以“鹽引大案”為原引,推動在角色扮演中,警惕貪腐之害。三是互動交流,強化現場體驗。在兩館教學點,設置“內心話白”環節,引導體驗者“向黨表忠心”“向組織訴衷腸”。構建“闖關答題”模式,推動深入思考、自尋答案,著力讓廣大黨員干部及游客在意趣盎然、易于接受、樂于參加的情境中,領略“廉”的魅力。
聚焦鳳城河空的“橋”,注重“嫁接聯動”,推動“行中省廉”。注重以鳳城河為軸心,以覆蓋全市的全域旅游體系為支撐,以各地特質資源為依托,跨越時空,嫁接聯動,傾情打造空中“無形之橋”,讓廣大黨員干部及游客在行走中知史省廉,得到黨性的洗禮和靈魂的凈化。一是架設“家規家訓”體驗“橋”,傳承清廉基因。以傳統文化為基點,將“人才輩出八百載、仁德家范抵千金”泰興何氏、“克勤克儉、家道隆昌”“一門三院士”姜堰李氏、“爭財成隙者,不足道”興化王氏等“串點連珠”,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及游客瞻仰宗祠,參觀“家風家訓館”,聆聽最美家庭故事等,弘揚勤儉家風,傳承廉潔基因,循規做人,依范行事。二是架設“革命基地”體驗“橋”,永葆清廉本色。以革命文化為主線,將靖江東線第一帆紀念館、泰興市楊根思烈士陵園、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姜堰區蔣垛鎮蘇維埃紀念館、高港區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興化市鄭板橋廉政文化館等“鏈連一體”,打造特質鮮明“紅廉矩陣”,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及游客初心回訪,永葆本色,構筑起豐富的精神家園。三是架設“特色鄉村”體驗“橋”,體悟清廉內涵。以鄉土文化為要義,將碧水環繞的東羅村、櫻花爛漫的小楊村、千桿垂釣的祁巷村、“水滸搖籃”新垛鎮等“串珠成線”,同時專門開辟“青春農場”“實訓基地”,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及游客進鄉村、話變化,感知“敢叫日月換新天”“艱苦創業變新顏”的精神特質;進農場、鉆大棚,在“話農事”中傾聽民聲,在“解農憂”中拉近距離,在“干農活”中體會艱辛,增進“一枝一葉總關情”的勤廉情懷。
聚焦鳳城河畔的“人”,注重“分類實施”,推動“比中競廉”。以水為脈、以人為魂。當前鳳城河畔匯聚了500余名新一代文旅人。集團黨委、紀委牢固確立“人是發展關鍵、清廉是發展保障”理念,分層分類營造清廉氛圍,推動思想常繃、心腦常醒。一是聚焦基層支部,創新實施“聯合體”,強化“廉教育”。從集團黨委下設的12個黨支部中,選取景管公司和房地產公司兩個支部,以黨建引領、聯盟搭臺為方式,試點組建支部“廉合體”,通過廣泛開展“廉”送工地、“廉”進景點,“廉知”競答、“廉聯”競創、“廉題”競辯、“廉人”競樹等活動,著力推動增正氣去歪氣、增才氣去俗氣、增銳氣去嬌氣、增朝氣去暮氣。二是聚焦黨員干部,大力推進“六算賬”,促進常反思。綜合采取一本賬冊明責任、一門心思學法規、一堂黨課強信念、一個活動憶初心、一場警示弘志向、一封家書固后院、一場競賽健心智、一篇心得述感悟“八個一”舉措,教育引導集團黨員干部算好政治賬、經濟賬、名譽賬、家庭賬、親情賬、健康賬,常思從政之本、知足之樂、法紀之嚴、自由之福、修身之德、貪欲之害。三是聚焦全體職工,廣泛開展“三比拼”,營造好氛圍。把集團全體人員按照管理崗、技術崗、服務崗等進行分類,以糾治作風為切入點,著力開展以分類設崗、分別定標、分層推進,比效能、比業績、比貢獻為主要內容的“三分三比”活動,致力營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濃厚氛圍。362349B0-2C7C-4392-9653-D7E558A50ABD
二
通過近一年的實踐,鳳城河“廉文化品牌”得到了有效開掘,積極構建的“文清旅順”品牌迸發出強大張力,引發了“四度”變化。
思想的“純度”得到了提升,“文清旅順”成為一種鮮明導向。廉政文化也是引領力。經過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熏染感召,集團絕大多數黨員干部職工的理想信念、黨性修養得到了進一步升華,從心底里認同勤政、廉政的重要性,紛紛表示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知敬畏、懂規矩、存戒懼,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工作的“熱度”得到了高漲,“文清旅順”成為了一種自覺追求。廉政文化也是戰斗力。集團整體政治生態得到了改觀,絕大多數黨員干部職工變得心無旁騖,無所事事、拖拉扯皮的少了,埋頭苦干、爭先進位的多了;畏首畏尾、遇難避讓的少了,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多了;拈輕怕重、挑肥揀瘦的少了,主動擔責、敢于擔當的多了;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的少了,出主意、想辦法、抓落實的多了;等等。處處呈現出一派熱氣騰騰、生機勃勃的景象。
發展的“效度”得到了增強,“文清旅順”成為一種堅強保障。廉政文化也是生產力。集團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集團總計實現營業收入20.5億元,完成全年目標的112.28%;承擔的11項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進展順利;9家混改企業經營向好,貢獻營業收入5572萬元;順利承辦第十二屆中國泰州水城水鄉國際旅游節開幕式,舉辦各類文、旅、商活動近50場;鳳城河風景區成功加入中國旅游協會,榮膺首批省級夜間經濟文旅消費集聚區,入圍國家級消費集聚區創建名單。
集團的“譽度”得到了彰顯,“文清旅順”成為一種響亮名片。廉政文化也是推動力。當前“文清旅順”品牌已在省內外有著一定影響,相關做法被《黨建參閱》《動態研究與決策建議》《江蘇國資研究》等刊發,并榮獲江蘇省紀委、省國資委、省社科院聯合評選的全省廉潔文化實踐探索“十佳成果獎”,省國資委優秀案例三等獎,拍攝的微視頻專題推介片被中紀委網站展播等,不僅為“文旅融合”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吸引了數十萬市內外黨員干部前來研修研學,形成一種產業鏈;同時也為國有企業黨建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突破口,提供了一種嶄新模式,有效擴大了集團影響力、美譽度。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文旅集團紀委書記)
責任編輯:高 莉362349B0-2C7C-4392-9653-D7E558A50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