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澳棟 孫健皓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5-053-02
摘? 要? 國家體育總局日前發布了“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對我國下一階段的體育發展進行了規劃與設計,包括全民健身、國家體育、智慧體育、青少年體育以及責任彩票、區域體育發展聯盟在內的多項規劃措施,通過此次規劃來探討其對城市籃球發展的影響。本文就以全國籃球城市焦作市為例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 體育發展? 籃球? 發展規劃
焦作市在2004年獲批“全國籃球城市”榮譽稱號,足以說明了焦作市籃球文化的歷史悠久,氛圍濃厚。在此后的時間內,無論是焦作市委市政府,還是焦作市民間籃球組織,都在各個方面推廣籃球文化促進焦作籃球文化的發展,將焦作市的籃球氣息推向最高潮。
本篇文章運用了文獻資料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多種研究方法,不僅對“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進行了解讀,也分析了焦作市現有的籃球發展狀況,得出了以下結論。
1.“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中對于籃球的規劃十分詳細具體,從籃球協會的建設,到各級比賽的管理,以及后備人才的培養、專業院校的建設,都做出了具體規劃。相信在十四五期間籃球項目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度與參與度。
2.焦作市城市籃球特色鮮明,群眾籃球參與度積極,競技水平與觀賞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具備進一步發展成為籃球氣息更加強烈、籃球氛圍更加濃厚的籃球城市的實力。
3.焦作市籃球應在“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的大背景下,抓住發展的春風,從后備人才培養發展,各級比賽的舉行與承辦,籃球文化的推廣與傳播等各個方面快速推進落實。
4.焦作市應從政府層面出發,從城市形象出發,著力將籃球項目打造為焦作市一張響亮的城市名片,從而幫助焦作市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一、前言
(一)選題依據
1.焦作市自身的籃球文化。城市籃球文化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籃球氛圍,是城市體育運動的一張有效名片。焦作市一直作為河南省籃球運動的招牌城市而聞名全國,從最初的煤礦籃球隊,到后面的業余籃球體校,再到各級各類聯賽。籃球已經深入焦作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的發布對我國體育發展的影響。“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不僅結合了體育發展過程的當下熱點及各種難點,而且還經過了多形式、多地點、多角色的調研訪談,最終通過多次審批修改才得以發布。“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的提出對體育發展的科學性進行了更嚴格的把握,對過去未解決的體育發展問題進行了重新考量計劃,可以說規劃的提出使得我國下一階段的體育發展方向變得更加清晰了然。
(二)研究意義
本文通過對國家及地方政府層面各自發布的“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進行解析,明確國家在新的發展階段對于體育發展的安排及相關部署,貼合規劃要求進行研究分析,并找到與籃球文化發展相關的措施與要求,結合焦作市籃球文化發展的現狀,對于焦作市在新時期體育背景下的籃球文化發展新方向提出可行性建議。
(三)研究現狀
通過知網的查詢可知,在此之前國內學者已有多篇對于城市籃球文化的研究分析,其中也有對于焦作市籃球運動及籃球文化的文獻資料,為本論文提供了相關的理論依據。
在《焦作“籃球城市”的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1]一文中鄭振友寫道焦作籃球發展的體系化,包括了高級層次的籃球學校,中級層次的青少年籃球俱樂部,初級層次的省市籃球學校在內的各級結構形成了完整的訓練體系網絡。
燕佳在《籃球文化對城市文化的影響》[2]一文中提出: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可以看到籃球帶來的影響,一座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發展都受到了本市籃球文化的影響。
在《籃球文化對城市文化的影響——以南京市為例》[3]一文中盛鑫認為一座城市不僅物質文化會受到籃球文化影響,精神文化也同樣會受到一定影響。作為體育文化的一種,籃球文化正以它獨特的魅力在城市的發展當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論文研究主題為“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對城市籃球發展的影響,因此研究對象分為“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與焦作市籃球發展兩個主體。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根據研究主題及對象,通過上網訪問相關政策發布網站,了解“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所包含的政策及具體措施,通過知網、首都體育學院圖書館等線上資源了解有關焦作市籃球發展的文獻,為本次論文尋找相關理論依據。
2.訪談法。通過對焦作市內籃球運動員、教練員、體育俱樂部培訓人員、籃球學校教師以及相關領域專家進行訪談了解,對于現有問題進行了細致了解,也對于未來發展的新方向進行了初步明確。
3.邏輯分析法。通過收集相關文獻資料,以及對訪談內容的整理分析,結合自身對于當前情況的了解,做出相關結論,并給出可行性建議。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
1.規劃出臺背景。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既是國家強盛應有之義,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十三五”時期的持續努力,我國體育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頂層設計更加清晰,一些重點領域改革穩步推進,全民健身、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等各領域都取得了較大進展。2020年底,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2平方米,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數超過1.86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7.2%。“十三五”期間,我國運動員共獲得586個世界冠軍,創、超世界紀錄75次。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著提升,2015—2019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從1.71萬億元躍升至2.95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達14.6%。北京2022年冬奧會籌辦和備戰工作扎實推進。體育助力脫貧攻堅取得良好成效。體育領域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平穩。體育各領域事業的快速發展為《規劃》的編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意氣風發開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乘勢而上筑牢體育強國根基、奮力實現體育現代化的開局時期。我國體育改革發展雖然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就,但體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體育創新能力還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還無法有效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競技體育體制機制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運動項目發展不均衡、核心競爭力不強等問題依然存在。體育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不足,體育消費潛力尚未充分釋放。這些問題的存在,迫切需要在“十四五”時期給予更好的謀劃解決。
2.整體發展規劃解讀。此次發展規劃包含了八個主要的目標。一是使全民健身水平達到新高度,包括提高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增加經常參加鍛煉的人數比例,以及指導人員數量;二是使競技體育綜合實力得到提升,形成更加科學更加完善的競技體育模式;三是使青少年的體育發展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加快體教融合的步伐,提高體育后備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四是體育產業獲得更快發展,提高生產總值,增加從業人員數量;五是使體育文化建設得到加強,建立體育文化傳播體系,提高體育文化的影響力;六是擴大體育外交的優勢,發揮體育在外交方面的作用,為全球體育治理做出貢獻;七是提高體育科教水平,提升體育教育的質量,助力國家全民健身,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八是提升體育法治的水平,規范化管理職業體育的發展,解決好體育糾紛,健全體育行業的監管機制。
3.規劃中關于籃球的論述。在此次體育發展規劃中,存在多處對于籃球未來發展的論述。具體措施包括打造競技體育特色項目名城,繼續提高籃球城市的城市影響力,發揮自身作用,向群眾進一步普及籃球;對中國籃球協會的加強建設,完善協會制度,規范協會章程,提高協會在中國籃球發展的核心地位;對籃球賽事體系的完善與升級,打造更加專業,更加規范的各級職業聯賽;對專業人才的培養體系的助力,使得籃球后備人才的輸送通道更加暢通,讓更多的有能力的籃球運動員被發現;建立籃球專項運動學院,通過學術與專業運動技能的學習,培養出更多的籃球方向高端人才等等。
(二)焦作市籃球發展現狀及未來規劃
1.焦作市籃球發展現狀。焦作市市政府長期將籃球運動作為重點發展戰略,從政府層面進行引導,促進籃球運動在群眾當中的傳播;焦作市體育局通過承辦全國各種大型比賽,為焦作引進更多更新鮮的籃球氣息;市籃球協會則通過舉辦籃球文化節的方式,將籃球帶入到基層的各個方面。通過各級組織的積極推動,焦作市的籃球氣息愈發濃厚,不僅有了完善的賽事體系,也形成了獨有的籃球后備力量培養機制,為國家的籃球項目輸送了許許多多的人才,同時焦作籍的籃球明星也使得更多的人認識到了焦作這座全國籃球城市。
2.焦作市籃球發展未來規劃。根據“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及焦作市籃球發展的現狀,對于焦作市未來的發展提出相應規劃。首先是體育公共服務體系中籃球方面的不足之處進行自檢與完善,對于較好之處予以保留;其次是擴大籃球產業規模,提升競技體育實力,同時與河南省及國家體育總局的各級籃球管理中心加強合作交流,進一步做好人才的輸送工作;最后是在市內外發揮本市籃球運動員的明星效應,使更多人認識到焦作籃球。
四、結論
1.“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中對于籃球的規劃十分詳細具體,從籃球協會的建設,到各級比賽的管理,以及后備人才的培養、專業院校的建設,都做出了具體規劃,相信在十四五期間籃球項目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度與參與度。
2.焦作市籃球特色鮮明,群眾籃球參與度積極,競技水平與觀賞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具備進一步發展成為籃球氣息更加強烈、籃球氛圍更加濃厚的籃球城市的實力。
3.焦作市籃球應在“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的大背景下,抓住發展的春風,從后備人才培養發展,各級比賽的舉行與承辦,籃球文化的推廣與傳播等各個方面快速推進落實。
4.焦作市應從政府層面出發,從城市形象出發,著力將籃球項目打造為焦作市一張響亮的城市名片,從而幫助焦作市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參考文獻:
[1]鄭振友.焦作“籃球城市”的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新鄉教育學院學報,2008,21(03):127-128.
[2]燕佳.籃球文化對城市文化的影響[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06):112-114.
[3]盛鑫.籃球文化對城市文化的影響[D].長沙:湖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