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利 周道福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5-184-02
摘? 要? 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常德國際馬拉松比賽在經濟效益、城市產業、旅游業、城市建設等多方面對常德城市有較大的積極影響。為此,本文就借此事例探討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 大型體育賽事? 城市發展? 馬拉松比賽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進程和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使得各類經濟活動和生產要素需要在全球范圍內依照優勢完成重新配置,國家競爭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城市之間的競爭。體育產業的發展與體育消費之間密切相關,如果體育消費能夠通過體育活動來進行有效支持,那么體育賽事的參與度提升,必然人與體育賽事聯系密切的產業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其中馬拉松賽事就是其中的典型賽事。
一、體育賽事和城市發展
(一)體育賽事和城市發展的關系
從字面意義上來看,體育賽事指的是運動競賽的有關概念。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體育競賽的本質特征和表現形式發生了明顯轉變。時至今日,體育賽事已經成為受到社會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影響的一種綜合特殊活動,產業價值和經濟價值非常顯著,其內涵和外延也發生了較大規模的轉變。所以我們將體育賽事視作一種符合邏輯學規則的活動更加恰當,能夠讓人們自覺并有目的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各種規模類的活動來內容本身的社會化趨勢。馬拉松賽事作為體育產業的核心內容之一,無論是何種類型的馬拉松賽事都可以從經濟學角度進行產業化運營評估。合理的分類有助于我們在研究過程當中尋找到可供參考的標準,而馬拉松比賽的規模也劃分為地區性比賽,全國性比賽和國際性比賽等。通常情況下,城市現代化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之間存在著顯著關聯,以城市產業結構升級優化為主要內容的各項體育活動能夠促進空間結構的改進,體育賽事和城市發展之間也具有典型的耦合特征。一方面城市高發展水平下,能夠讓體育賽事的舉辦規模和投資影響力更大,另一方面體育賽事能夠吸引國內和國際的運動員進入城市,促進城市建設[1]。
(二)體育賽事對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
按照現代系統化研究的相關理論系統,作為一種多元素相互作用的復合體,各項體育賽事會以比賽本身為核心強調人與系統之間的客觀聯系,所以現在體育賽事會從整個系統開始依托于城市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和各類工程項目的組織。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舉辦各類城市事件,并且大型體育賽事開始成為城市發展戰略進程當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很多政府之外的利益集團在城市當中舉辦各類體育賽事時會依靠政府部門的力量進行幫助,而政府部門在主觀上也會選擇與城市發展戰略保持契合的各類賽事內容,例如馬拉松賽事就可以成為促進城市發展的典型集體活動。馬拉松賽事屬于一種體驗型商品,參賽選手和觀眾就是商品的消費者,他們對于商品的滿意度直接影響到大型體育賽事的影響力,以及他們對于城市的認可程度。從2018年開始,中國馬拉松進入持續發展的快速時代,全程馬拉松項目新增參與人群超過12萬人,凈增加人數超過6萬人,并且在賽事數量方面,我國馬拉松的有關賽事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特別是2019年國際田聯馬拉松會議首次落戶中國,并確定在我國甘肅蘭州舉辦之后,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多次以馬拉松城市文明建設有關的主題活動或城市旅游活動。從這一角度來看,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非常明顯,一方面能夠幫助城市進行自我形象展示,另一方面能夠突出城市的發展水準和經濟水準,一些有硬實力的城市能夠舉辦各類體育賽事,能夠讓城市的產業結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二、馬拉松比賽對城市發展產生的影響剖析
(一)經濟效益方面
雖然投資和融資并不是馬拉松賽事能夠存續的根本條件,但這卻是賽事運營方調節資金壓力的有效手段,資金方的投入力度不同也會讓賽事的規模和水平產生差異。一般情況下,我國馬拉松賽事的比賽大多以短期投資行為為主,大量的賽事幾乎每年都要更換投資方和合作方[2]。不過在政策導向之下,很多企業或主體愿意參與到城市馬拉松項目的投資規模,競爭當中。常德柳葉湖馬拉松比賽舉辦了多年,由中央電視臺,中國田徑協會,湖南省體育局和常德市人民政府舉辦,無論從賽事影響力還是賽事規模上都屬于全國前列標準,其商業價值非常突出。為了舉辦馬拉松比賽,承德市也投資了大量資金用于基礎設施的改造和道路建設,并建成了馬拉松主題項目運作框架。特別是近年來的馬拉松項目,社會資本比重開始增加,政府資本比重開始縮減,這表明整體融資生態形勢取得了穩健的發展態勢,仍然具有非常明確的商業價值可以挖掘。
從產生的具體效益來看,為了拓展市場,很多品牌和馬拉松在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例如總統慢跑鞋品牌就是2016年首屆常德柳葉湖國際馬拉松賽的賽事合作伙伴,給參加馬拉松的國內外運動員們提供了參賽包等服務保障機制,并且總統慢跑鞋還成為濟南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中國嵩山少林國際馬拉松賽等其他項目的官方合作伙伴;而中建信和地產有限公司在2020年的常德柳葉湖國際馬拉松賽事當中也作為主要贊助商而存在。自從常德國際馬拉松賽開賽以來,常德市的第三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這不僅激活了第三產業的投資吸引力和投資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還增加了第三產業的就業崗位,使得很多第一第二產業的勞動力開始朝著第三產業而轉移,帶來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3]。
(二)城市產業方面
對于一項賽事的運行結果來看,如何能夠反映上下游企業之間的聯系和作用機制,就需要從馬拉松賽事的本身入手展開評估。馬拉松賽事是一項單項體育賽事,整個賽事的整體用時時間較短,相比于一些綜合運動會,馬拉松賽事一般情況下會選擇每年的其中幾個月集中舉辦。常德市國際馬拉松比賽開賽之后,區域內的流控人口數量明顯增加,且舉辦馬拉松期間內的增值稅增加和增幅變化達到城市經濟建設的高峰,在增加財政收入的同時,促進了有關產業的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對于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的重視程度較高,也明確提出力爭到2022年體育服務業增加值占體育產業增加值的比重需超過60%。這表明體育賽事在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輔助作用,城市經濟發展也會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進一步促進城市產業的進步。在馬拉松比賽的舉辦過程當中,服務業顯然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無論是馬拉松比賽參與人員陪同人員還是觀賽人員都有著住宿和餐飲方面的需求。所以酒店的基礎設施環境是否能夠滿足人們的日常需要,食物是否物美價廉等,都直接影響到常德市的經濟建設。特別是現代人群更加崇尚夜間經濟,在政府部門的大力幫助之下常德市的夜間經濟水準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住宿業和餐飲業使得流動性人口數量顯著增加,短時間內的增值稅增長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這表明馬拉松比賽的參賽選手和有關人員都會進一步促進行業的發展。
(三)旅游業
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發展的影響還集中表現在旅游方面。城市旅游業進一步加劇,使得人們更加傾向于體驗式的城市旅游活動,而體育賽事的舉辦,在豐富旅游資源的同時還能吸引更多游客參與到比賽當中[4]。例如一部分旅游者所知自己的旅游目的地會舉辦體育賽事之后,會花費一定的時間用于參與此類活動,所以他們在該城市內的旅游行程延長,拉動消費的能力更加突出。國家旅體育有關的各類產業工程是為了促進體育與其他產業之間的深度融合,在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當中,也明確提到要開展全國范圍內的體育旅游精品項目,建設一批旅游重點項目。
從這一角度來看,馬拉松比賽對經濟的拉動多集中表現在旅游層面,遠遠超過賽事本身所帶來的經濟收入。馬拉松賽事的主要報名者為消費能力中高級人群,并且區域內的經濟發展水平在馬拉松比賽時達到頂峰比賽后緩慢下降,其中旅游業的體育消費規模會達到一個新的層次,在刺激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突出城市建設活力
大型體育賽事可以有效突出城市建設的活力和功能,反映體育賽事在發展過程當中產生的一系列投資反應。大型體育賽事的綜合價值表現在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多個方面,并以此為基礎打造產業關聯經濟發展體系,尤其是在社會價值方面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多樣化生活需求,并且馬拉松賽事和基礎設施可以成為城市的一種文化標志。正如常德馬拉松比賽舉辦多年,已經能夠在賽事期間聚集大量著名運動員、教練員,隨之而來產生的信息流和現金流能夠輔助打造形成高度聚合的城市空間,改善現有的城市人文環境,且與體育賽事各類的基礎基建工作能夠迎合城市空間的拓展趨勢,推動不同區域的開發和創造[5]。
三、結語
大型體育賽事刺激了城市的投融資并產生經濟效益,促進企業成長并拓展了城市的第三產業,而常德國際馬拉松比賽的社會資本比重將今后將進一步增加,對現代服務業的影響也會更加深遠。總而言之,大型體育賽事除了直接產生的體育消費之外,還會在城市建設、旅游產業、城市效益等多個方面發揮良好的促進功能,按照城市的發展階段融入不同的體育賽事體系,在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時提升我國的體育產業水平。
★課題信息:“2020年度常德市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成果”(CSP20YC4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汪波,王娟,曾明.大型體育賽事與舉辦城市的雙向互動影響——以蘭州國際馬拉松賽為例[J].運動,2012(15):2.
[2]陳燕飛,張學兵.在“體育事業十二五規劃”背景下探析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經濟社會的影響——以馬拉松賽事為例[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5):2.
[3]王海燕.大型體育賽事對黃河三角洲地區城市發展的影響——以黃河口(東營)國際馬拉松賽為例[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3):3.
[4]徐健,趙斌.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發展的影響——以2016年泰州鐵人三項亞洲杯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08):109-110.
[5]何雄鋒,袁鋒.大型體育賽事對打造城市品牌的思路構建——以重慶市國際馬拉松比賽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5,5(36):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