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嘉亮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5-287-02
摘? 要? 在如今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青少年承受的心理壓力也在不斷增加。為了使他們健康成長,需要加以心理引導,開展各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排球運動作為三大球之一,非常受大眾喜愛,其中所包含的團結、拼搏、競爭等精神,十分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長。本研究發現,排球運動在增強青少年的心理素質,促進心理健康成長等方面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排球運動? 青少年? 心理健康
一、前言
青少年正處于青春期這個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正確處理好與家人、老師、同學之間的關系,如何面對升學帶來的壓力,如何更好的與社會相適應等,是他們要面臨的種種難題。因為壓力劇增,出現心理問題在所難免,叛逆、厭學是常態。而參與排球運動能夠有效預防調節其中的心理問題。排球運動一直是深受重視的一項運動項目,作為團隊作戰的項目,賽場下一起艱辛的訓練與賽場上共同奮斗的作戰,除了促進生長發育外,其具有的文化精神內涵深深激勵著無數人。青少年在青春期的這種關鍵時期,將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有非常良好的塑造作用。
二、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
(一)如今我國青少年心理的大體情況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大力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需求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提高。但與此同時,精神生活卻與物質生活之間的平衡出現了一些問題。在如今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快速的生活節奏,生活壓力劇增,青少年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下,承受壓力過大,這會給青少年們的心理健康帶來不利影響(白利民,2004)。北京師范大學發展研究所活建中博士主持的“中小學生心理素質構建與培養研究”課題組的調查表明:我國小學生中,有異常心理問題傾向的比例16.4%,有嚴重心理行為問題的比例為4.2%;初中生中有異常心理問題傾向的比例為14.2%,有嚴重心理行為問題的比例為2.9%;高中生中有異常心理問題傾向的比例14.8%有嚴重心理行為問題的比例為2.5%。
(二)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原因
首先是學習壓力,為了父母的期望,良好的成績,同學的競爭以及最后的升學,以及唯分數論的觀念出現,還有學習競爭的“內卷”現象的蔓延,導致青少年厭學心理愈演愈烈。在這個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時期,青少年往往選擇自暴自棄等方式逃避壓力,逃避學習,這對青少年未來的人生以及心理健康有著不良影響。然后是人際關系上,在這個時期,他們不善于溝通,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與家人、老師、同學之間的關系處理上讓他們感到迷茫和害怕。無論是哪一種關系出現問題,如果不加以溝通、引導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最后是最常見的普遍類問題,隨著年齡增長,他們渴望長大,因此往往選擇與家人、老師對著干,反抗大人的意愿,來表面自己已經長大了,這種叛逆的現象最讓家長與老師頭疼;再加上與心智的不斷成熟,與外界開始更加多的接觸,錯綜復雜的市場競爭與世界的陰暗面,讓他們開始接觸虛榮心、攀比心等,以及對異性的好奇,早戀現象也開始出現。
三、排球運動的簡述
(一)排球運動的介紹
排球運動主要有“扣、傳、墊、發、攔”五大基礎動作,還有一系列進階戰術動作,例如滾翻、魚躍、戰術交叉進攻等。因為其需要具備一定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以及比賽中的面臨的各種心理壓力,因此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常規的排球運動是通過一定的比賽規則,在一定的場地下,以排球網為間隔,參與者通過一定的技術動作,配合戰術技巧,與隊友進行合作的比賽運動。同時排球因為有排球網為間隔,也是三大球中最安全,受傷率最小的運動項目。非常規的排球運動可以不限場地,所受限制最小,不限人數的進行打防游戲。
(二)排球運動的內涵
國家非常重視三大球的發展。在2014年南京青奧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對隊員和教練說“把三大球搞上去,是體育強國的重要標志”。排球運動作為體育強國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一個集體性極強的運動項目,以女排精神為例,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其所蘊含的拼搏精神以及團結協作精神,一直影響著無數的中國人。尤其是2019年里約奧運會奪冠,排球運動中蘊含的女排精神,真真正正的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排球運動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其具有教育性、健身性、民族性、創新性、精神激勵性、內斂性、團隊精神等特征,受政治、經濟和傳統文化的影響(趙惠魏2017),深受大眾喜愛。
四、排球運動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
排球運動作為一項團隊運動,其中所內涵的文化精神對無數人有著深遠且正確積極的影響。如今的青少年正處于一個人生的關鍵節點,身心尚未成熟的他們需要加以引導,而以“球不落地,我不放棄”為核心,團結、擔當、奮斗、拼搏、夢想等為主要內容的排球精神,對思想缺乏塑造和正確引導的青少年來說,無疑是一昧健康積極的“精神良藥”!
(一)培養青少年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
良好的思想道德觀,有利于青少年的人生發展,基于學習遷移理論,青少年在排球運動中所獲得的良好價值觀念可以遷移到社會中(靳志杰,劉輝煌2021)。
在裁判的監督下,參與者們在有序的規則下,進行公平的競爭。規則雖然帶有一定的強制性,但卻不會引起參與者強烈的反抗感而產生負面情緒。長此以往,可在增強紀律性的同時對參與者易形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將其遷移到社會中,這可以體現為遵紀守法的正確觀念。
排球運動采取的是一球一分制的規則。在比賽過程中,從發球的那一刻起到球落地的那一剎那,其中的動作要領、技術運用、戰術配合以及任何細微的變化都將對本次得分或失分產生影響,參與者需要時時刻刻投入百分百的注意力。將其遷移到社會中,這可以體現為參與者在社會中能夠分清輕重、重視得失、面對任何事都能十分重視的觀念。
排球運動中與隊友之間的互相鼓勵,面對失誤能包容,面對失敗不放棄,共同作戰;比賽雙方秉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能夠尊重對手,公平競爭,全力以赴,賽前賽后會與對方進行擊掌問候;同時會主動對裁判員與教練員進行感謝鞠躬。這些都有利于青少年養成謙遜、包容、禮貌等在社會中難能可貴的優秀品質。
廣大青少年只有遵守正確的社會規則,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培養強烈的紀律性,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養成正確的得失觀念,積極面對任何事物,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擁有禮貌、謙遜、大方的正確價值觀,才能更好地立足社會。青少年做到以上幾點,對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思想道德觀念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培養青少年的團結精神
排球運動是一項集體性極強的運動,又因為其不能連續兩次觸球,因此對于團隊性的要求更加強烈,強勢霸道的攻手可能會在觀眾眼中具有強烈的英雄主義,但其帥氣的扣殺背后是隊友一傳與二傳的穩定和精確,任何得分都離不開隊友的積極配合。在比賽雙方的技術水平相持的情況下,團隊凝聚力是獲勝的關鍵,甚至經常能夠以弱勝強。排球賽場上的比賽節奏較快,攻防轉換十分緊湊,對于大量的墊傳扣攔,每一次都要求隊友的有序配合,而隊友之間的默契更是得分的重要因素。以中國女排為例,賽場上的他們宛若一個整體,防守上固若金湯,進攻上強猛如虎,一攻一防都把團隊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在里約奧運會上,除了主教練郎平出色的克敵戰術,還有戮力同心的女排姑娘們,他們靠著彼此的信任拿下冠軍,向世界展示中國女排的團結精神。當時的他們都有著共同的目標,統一的思想,這些過程中所體現的團隊合作精神,其中的集體榮譽感所體現的相互理解相互激勵,促使她們成為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彼此離不開彼此。排球運動這種人與人之間產生的強烈共鳴,以及團結的情感,促使青少年養成可貴的團隊協作精神。
(三)培養青少年的擔當使命感
敢于肩負使命,敢于承擔責任,是評價一個優秀青少年的重要標準,也是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社會國家平穩發展的重要因素。排球運動作為一個集體項目,不單單需要隊員默契配合,還需要敢于承擔。
排球運動有主攻、接應、副攻、二傳、自由人五個位置,場上六個人各司其職,各自有自己相對應的職責。但賽場上的形勢千變萬化,緊張急促的排球賽場更是如此,要求前后排換位、組織進攻,需要隊員們彼此之間的有很強的串聯性。因此,每個參與比賽的青少年除了完成好自己位置上的責任,還需要敢于承擔,有時一聲敢于擔當的“我來”,便可救下一個球,而不是彼此隊友之間都互相推卸責任。排球場上永遠不缺乏敢于擔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因此參與排球運動的青少年都能夠敢于承擔隊伍榮譽、肩負著隊友的信任,也敢于承認自己的失誤并且承擔起責任。
排球運動通過這種“彈性束縛”,“束縛”著每個青少年的逃避懦弱心理,增強他們的擔當使命感。長期參與排球運動,能夠激發他們內心中的強烈責任感,來促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
五、建議
在青少年進行排球運動時,對于初學者可以適當加入趣味性的游戲環節(以下簡稱排球游戲)。考慮到排球的上手帶有一定難度和一定痛感,可以采用軟彈氣排球進行排球游戲。排球游戲可以更好的使青少年接受排球,適應排球,喜好排球,然后通過排球游戲達到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發展的效用。
排球游戲可以多種多樣,比如“追球跑”游戲:所有人圍圈,選出1~2人進行追球,其他人進行傳遞排球,但接球人必須跳起接球,接球后需要在落地前把球傳遞到下一個人。假如這時追球人碰到球,或接球人落地未傳出,則接球人與追求人進行交換(注意:假如因為傳球人傳出的球被截,或因為傳球人傳球質量導致接不到球,都算傳球人失誤,需與追求人交換),傳球次數達15~20次,追球人將受到懲罰,懲罰自擬。
以上游戲集熱身性和趣味性,可以在接球動作上做出難度嘗試,鍛煉自身協調腰腹能力和球感,達到增強青少年對排球運動興趣的目的。
六、結語
排球運動靠著它獨特的精神魅力和豐富的內涵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我們應積極重視青少年參加體育鍛煉,接觸排球運動,通過排球運動的精神內涵潛移默化的引導青少年培養健康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白利民.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05(09):1177-1178.
[2]靳志杰,劉輝煌.排球運動促進青少年社會化的影響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1(08):38-39.
[3]趙惠魏,富民.排球文化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影響[J].科技視界,2017(03):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