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偉
常見的上肢骨折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PHF)會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響。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交通業、工業等的大力發展,增加了PHF 發病率。臨床統計,PHF 發病率占骨折的5%左右,且多見于老年人群中。PHF 臨床治療方法較多,如保守及手術治療等。其中保守治療主要以手法復位夾板、石膏固定治療等為主,但復位與功能恢復等效果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同時如長時間固定治療,還會導致肩部形成凝固,不利于功能的恢復。因此,在PHF治療上,手術成為了主要的治療方案。特別是Philos鋼板內固定術具有較好的穩定性,操作簡單,可以縮短手術時間[1,2]。本研究選取本院診療的152 例PHF 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研究Philos 鋼板內固定術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 年7 月~2020 年6 月期間本院診療的152 例PHF 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75 例)與對照組(77 例)。觀察組患者中,男45 例,女30 例;年齡54~78 歲,平均年齡(66.24±4.46)歲;受傷至手術時間1~5 d,平均受傷至手術時間(3.55±0.86)d。對照組患者中,男46 例,女31 例;年齡53~77 歲,平均年齡(66.01±4.85)歲;受傷至手術時間1~6 d,平均受傷至手術時間(3.25±0.93)d。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符合PHF 診斷標準者;②患者對該研究知情,簽署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①合并臟器損傷者;②關節炎者;③顱腦損傷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肱骨近端鎖定接骨板內固定術治療:采用全身麻醉,仰臥體位,入路為三角肌與胸大肌之間,切開后將肱骨近端暴露,并在C 臂機的引導下進行復位、固定處理。之后根據骨折的情況選適合的鎖定接骨板,自體髂骨板用于骨折壓縮或是粉碎性骨折者,將鎖定的接骨板置入后,用相應的螺絲釘做好固定處理,檢查肩關節的活動情況,做好止血,放置好引流管,將切口做閉合處理。術后均行抗感染處理。
1.3.2 觀察組 采用Philos 鋼板內固定術治療:采用全身麻醉,仰臥位,入路為三角肌與胸大肌之間,切開后將肱骨近端暴露,在C 臂機下實施牽引、復位,并用克氏針固定。Philos 鋼板在肱骨大結節下適宜處置入,用克氏針做好臨時固定,之后在C 臂機下,觀察骨折的復位、鋼板位置,如有不滿意,可進行微調,等滿意后,將螺釘擰入肱骨頭,之后做好止血處理,放置好引流管,切口做閉合處理。術后均行抗感染處理。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手術相關指標、肩關節功能恢復效果、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1.4.1 手術相關指標 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均由護理人員統計對比。
1.4.2 肩關節功能恢復效果 用Neer 工具評價肩關節功能恢復效果,總分100 分,>90 分為優,80~90 分為良,70~79 分為一般,<70 分為差。總有效率=(優+良)/總例數×100%。
1.4.3 術后并發癥 包括螺釘穿孔、切口感染、骨折延遲愈合、肱骨頭壞死。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肩關節功能恢復效果比較 觀察組肩關節功能恢復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肩關節功能恢復效果比較[n(%)]
2.3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PHF 是常見病,易發生于老年人群中。肱骨屬于上肢上臂的一個骨骼,其中肩胛骨關節盂、肱骨頭近端共同組成肩關節,遠端又與前臂處的尺橈骨連接組成肘關節。而肱骨屬于上臂的骨性結構部位,其與肱二頭肌及三頭肌共同保持上臂部的平衡感,故其具有重要作用。PHF 會對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影響,故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案非常有必要。在PHF 治療中,部分患者選擇了保守治療,雖有一定效果,但長時間的固定治療會影響肩關節的功能,特別是老年人,如損傷較重,或是移位較明顯者,保守治療效果并不理想[3]。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PHF 手術治療方案也越來越多,如傳統的內固定治療,雖有一定效果,但如果患者為粉碎性骨折,會延長手術時間、增加術中出血量,從而引發術后并發癥;且對于老年患者來講,傳統的內固定治療易引起骨折移位,導致手術失敗[4,5]。
近年來,因內固定植入技術的發展,Philos 鋼板內固定術的出現與應用,在PHF 治療中取得了較優的治療效果。Philos 鋼板內固定術具有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時間短等特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術后并發癥,提高治療效果[6,7]。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肩關節功能恢復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Philos 鋼板內固定術是在鎖定鋼板、螺釘上形成的,其角度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并能在鋼板、骨骼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隙,可以有效保護血液的供應,降低肱骨頭壞死發生率,為老年PHF 患者提供一定的治療優勢。此外,PHF 患者實施Philos 鋼板內固定術,可以盡早開展功能訓練,縮短肩功能的恢復時間[8,9]。近年來,Philos 鋼板內固定術優勢也越來越突出,也較適用于骨質疏松患者中。另外,Philos 鋼板內固定術的解剖設計與角度較為穩定,其可以預防螺釘被拔出,可以從多個方向固定好螺釘,并能固定整個骨折塊,具有較高的抗拔、抗拉強度;且其還有低切跡、低骨板壓力等特點,能減輕對骨膜血供的破壞,有助于促進骨折的愈合[10,11]。此外,Philos鋼板內固定術方案的縫合孔有助于關節囊、肩袖損傷的恢復,可以復位固定大小結節狀的骨折;并能通過Philos 鋼板內固定術增強內側皮質的作用,預防復位后內翻、肱骨頭的塌陷[12,13]。
綜上所述,Philos 鋼板內固定術治療PHF 的臨床效果顯著,不僅能夠縮短手術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還有利于肩關節功能恢復,對減少并發癥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