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喆琨 宋彥蓉
心衰為一種嚴重性疾病,病因為人體心臟結構或是功能發生異常,使心臟供血能力出現障礙而引發[1]。對于該種疾病,如果不采取有效手段進行治療,會導致患者的病情發展,有可能會出現惡化的現象,從而在代償功能上出現失衡的現象,引起心衰。對重癥心衰患者更是如此,需要積極探索藥物治療模式,保障患者健康[2]。重癥心衰患者臨床表現為:身體乏力、呼吸不順暢與身體水腫等,甚至會有心源性休克癥狀等,若是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導致患者死亡[3]。這就需要探尋治療方案,美托洛爾緩釋片作為常見類藥物治療方案,患者在攝入藥物后,其心率會有顯著改善,心室傳導能力可以被控制在較優的范圍內[4]。但是,常規給藥后,患者心臟收縮能力將會被抑制,會導致一部分患者存在心肌損傷,甚至有些患者會出現水鈉潴留狀況[5]。基于此,本文將主要分析小劑量美托洛爾緩釋片輔助治療對重癥心衰患者心功能相關指標及不良反應的影響,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 年4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98 例重癥心衰患者,依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49 例。其中對照組男29 例、女20 例,平均年齡(55.39±8.74)歲,平均病程(3.41±0.61)年;實驗組男30 例、女19 例,平均年齡(56.07±8.66)歲,平均病程(3.69±0.55)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之后,都需要接受強心、吸氧、擴張血管以及抗心衰等治療。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劑量美托洛爾緩釋片進行治療,具體用藥方案為:口服,25 mg/次,2 次/d,組內患者需要連續接受2 周治療。
1.2.2 實驗組 給予小劑量美托洛爾緩釋片進行治療,具體用藥方案為:口服,12.5 mg/次,2 次/d,組內患者需要連續接受2 周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運用心功能檢測設備對患者心功能進行檢測,記錄比較兩組心功能改善時間以及治療前后的心功能分級、LVEF、LVESD。心功能分級根據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分為1~4 級,分級越高癥狀越嚴重。②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用藥2 周后,患者呼吸困難、乏力及肢體水腫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NYHA 分級降低1~2 級;有效:用藥2 周后,患者呼吸困難、乏力及肢體水腫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NYHA 分級降低1 級;無效:用藥2 周后,患者臨床癥狀及NYHA 分級均未發生改變。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③對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記錄,主要包含:頭暈、低血壓、頭部疼痛。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心功能改善時間比較 實驗組患者心功能改善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功能改善時間比較(,d)

表1 兩組患者心功能改善時間比較(,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3 兩組患者心功能分級、LVEF、LVESD 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心功能分級、LVEF、LVESD 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心功能分級、LVEF、LVESD 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心功能分級、LVEF、LVESD 比較()

表3 兩組患者心功能分級、LVEF、LVESD 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重癥心衰患者,因為心輸出量減少,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以及血管加壓素的釋放,使腎血管收縮,腎臟灌注不足,導致腎功能損傷,引起水鈉潴留加重[5]。臨床中通過常規利尿劑進行治療,治療效果常常不明顯,容易引起患者心臟負荷增加,加重心衰,導致心輸出量進一步減少,更進一步損傷腎功能,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臨床死亡率極高。
劉陽等[6]學者認為:心衰會導致患者出現心輸出量降低,心肌收縮乏力,不能夠滿足人體的代謝狀況。加之該類疾病險峻,發病較為緊急,致死率相對較高。美托洛爾緩釋片是臨床治療心衰疾病的主要藥物,該藥物為β1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主要用于治療心律失常以及心絞痛,該藥物可以使心肌的耗氧量減少,減緩患者的心率,從而對不穩定型心絞痛進行治療,使心絞痛的發病頻率下降,提高患者的運動耐受程度。
于瑩等[7]學者認為:心衰作為心內科常見類疾病,患者有風濕性疾病、呼吸道感染、嚴重心律失常、心臟負荷過大亦或是有強體力性勞動時,都可能導致該疾病復發。重癥心衰臨床癥狀為:肢體水腫、全身乏力、呼吸困難、心源性休克以及器官灌注不足等。對冠心病心衰進行藥物治療,關鍵是對患者血流動力學進行改善,降低患者外周阻力,提升患者的冠狀動脈血流量,將側支循環進行擴張,對供氧能力進一步改善,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對患者的心室收縮與舒張功能改善。但是對患者心肌細胞的能量代謝能力改善不足,導致療效不佳。其通過臨床試驗表明:和運用常規劑量美托洛爾緩釋片對重癥心衰進行治療相比較,運用小劑量美托洛爾緩釋片干預,不但能夠保障治療效果,還可以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心率,抵抗心律失常[8,9]。
趙珊珊[10]認為:心衰是臨床中常見類別的心內科疾病的一種,病死的幾率相對較高。臨床中一般運用利尿劑、血管擴張劑以及洋地黃類藥物實施治療,療效較佳,但是抑制病情發展層面上效果較差。臨床上,患有該類疾病患者容易存在交感神經異常興奮特征,從而導致細胞受到刺激產生較多的兒茶酚胺,造成患者體內兒茶酚胺的水平顯著提升,造成人體心肌內β腎上腺素的受體降低,導致心肌受到嚴重損傷,提升心臟的重構,造成病情惡化。β 受體阻滯劑會抑制患者的交感神經出現異常興奮狀況,β 腎上腺素受體的密度提升,有效將患者臨床各類癥狀緩解,對患者心功能實施改善。
美托洛爾藥物隸屬選擇性β 受體阻滯劑,該藥物血藥濃度穩定,功效較為持久,在臨床上可以廣泛運用在抑制患者交感神經活性中,進一步對患者身體中兒茶酚胺指標進行控制,將患者心肌細胞中鈣超負荷狀況降低,阻止大量釋放兒茶酚胺,避免兒茶酚胺毒害心肌,降低患者心肌損傷的程度,且有效降低心率。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心功能改善時間短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心功能分級、LVEF、LVESD 均優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運用小劑量美托洛爾緩釋片輔助治療重癥心衰患者,可以對患者的心功能相關指標進行改善,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提升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