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愛英 王傳麗
(臨沂市腫瘤醫院 山東 臨沂 276034)
食道癌是一種惡性腫瘤,近些年來在我國較為高發。它在消化系統疾病中比較常見,且致死率較高,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1]。早期食管癌在臨床上主要采取手術聯合放療進行治療,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率。但是患者由于遭受病痛的折磨和本身對于疾病知識的不了解很容易產生焦躁、抑郁、悲觀等不良情緒,不利于治療的順利進行,對預后產生不利的影響[2]。本次研究通過對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放療治療的80例食道癌患者分組給予不同的方案實施護理,目的在于研究心理護理干預運用于食道癌患者放療過程中對生活質量方面產生的積極作用,為后續臨床實踐給提供指導依據。詳情如下文。
研究對象擇取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放療治療的食道癌患者80例,按照隨機數字抽樣分組法將其劃分為研究組(n=40,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和常規組(n=40,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40例患者中有18例女性,22例男性;年齡范圍32~81(56.82±6.15)。對照組40例患者中有16例女性,24例男性;年齡范圍33~85(57.02士6.53)歲。比較兩組年齡分布,性別比例等基線資料發現無顯著差異存在(均P>0.05)。 兩組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協議,此次研究首先向倫理委員會報備通過后才開始實施。
1.2.1納入標準:①80例患者均接受食管癌放療且符合2018年版《食管癌診療規范》診斷標準的相關規定;②患者生存期依據均為6個月以上;③臨床資料完善者;
1.2.2排除標準:①有嚴重精神障礙或語言障礙者;②存在放療治療相關禁忌癥者;③曾接受多次放療或食管癌根治術者;④有嚴重肝臟、腎臟疾病合并者。
1.3.1常規組患者接受包括常規檢查協助、飲食、用藥指導以及日常疼痛護理等常規護理干預。
1.3.2研究組患者在開展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干預:①人性化護理。在患者進入病房后,醫護人員親切的接待患者,為患者介紹病房環境和醫生,給患者家人般的關懷和鼓勵,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構建良好的互換交流環境,取得患者的信賴。為患者提供溫馨舒適的環境,使患者身心放松,以良好的狀態配合治療。②心理疏導。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發現患者有不良情緒時,要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對患者的煩躁、抑郁、不安、恐懼等負面情緒進行疏導。向患者介紹放療的積極作用,提醒患者良好的心態有利于臨床療效和康復速度的提升。告知患者情緒波動較大,可能會引發機體應激反應,使機體各系統失衡,不利于預后恢復。醫護人員還可以根據患者的喜好開展一些活動,以此轉移患者的不良情緒,促進心理狀態的改善。③健康知識宣傳教育。醫院可以通過發放健康手冊或者由護理人員向患者進行口頭講解的方式向患者傳達食管癌放療的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向患者介紹成功治療的案例以提升其治療的信心。④家屬的支持。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進行積極的溝通,提示患者家屬的重要作用,提示患者家屬要多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尤其在患者的心理護理中多多參與進來,讓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和鼓勵,保證患者以健康的心態配合治療。
借助GQOLI-74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對實施護理干預前、后2周兩組患者的物質生活、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等四個維度的情況進行評估,每個維度滿分均為100分,分值與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成正比例關系。
借助SPSS23.0版本的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所取得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和運算,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生活質量評分計量資料,行t驗證,當P<0.05時組間數據資料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存在。
實施護理干預前兩組社會、心理、物質生活、軀體、等四個維度的GQOL1-74評分均較為接近,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均P>0.05),護理干預結束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均得到明顯的提高,且發現研究組各維度GQOL1-74評分明顯優于常規組,組間數據比較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存在(t= 9.867,7.962,11.419,11.785,P<0.05)。

表1 實施護理干預前、后2周兩組患者各維度GQOLI-74評分比較(分)
食管癌疾病的臨床治療主要以放療、手術為主,均具有較高的療效,但放療會引發患者頭暈、胃腸道不適、疼痛等不良反應,使患者生活質量下降。患者由于病痛的折磨和長時間的治療而引發焦躁、不安等一系列心理問題,使之不能夠很好的配合治療,從而降低臨床治療效果[3]。胡真[4]等人的研究顯示:將心理護理應用于食管癌放療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對患者心理狀態和治療依從性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有利于促進預后恢復,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
此次研究通過對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放療治療的80例食道癌患者分組給予不同的方案實施護理,目的在于研究心理護理干預運用于食道癌患者放療過程中對生活質量方面產生的積極作用,為后續臨床實踐給提供指導依據。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結束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均得到明顯的提高,且發現研究組各維度GQOL1-74評分明顯優于常規組,組間數據比較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存在(t= 9.867,7.962,11.419,11.785,P<0.05)。說明通過對食道癌化療患者實施心理護理能夠有效促進生活質量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針對患者由于疾病痛苦而產生的不良情況,研究組實施心理護理,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及時發現其不良情緒并且展開針對性的疏導,關心鼓勵患者,為患者提供溫馨舒適的治療環境,同時向患者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介紹成功治療的案例,提升患者的信心,提示良好心態的重要性,從而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促進預后恢復的順利進行,使得患者生活治療顯著提升。
總之,將心理護理干預運用于食道癌患者放療過程中,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治療和護理依從性,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應用效果較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