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波
(滕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山東 滕州 277500)
空氣是病原微生物的主要集聚場所,更是傳播病原微生物的有效途徑。人體處于健康狀態下,在空氣質量達到合格范圍內的環境下生存,病原微生物即便入侵人體,誘發疾病的幾率也很低[1]。若人體處于不健康狀態,在空氣質量不達標環境下,病原微生物可輕易入侵到人體中,并在短時間內刺激機體相關組織,形成疾病,繼而導致患者發生一系列不適癥狀[2]。醫院是個十分特殊的場所,前往醫院接受相應服務的患者多為身體發生病變群體,處于不健康狀態,更容易受到不達標環境影響。醫院承擔著診斷、治療患者疾病的重任,人流量極大,所以空氣質量相對低下。為了有效控制醫院感染情況,改善醫院空氣質量,減少空氣中的菌落數,醫院多會采用相應的空氣消毒方法,促使醫院空氣質量達到相關標準,為患者創造適宜安全的診療環境[3]。既往臨床多應用消毒液進行空氣消毒,但是存在刺激性味道,藥物自身毒性等缺陷,且消毒效果難以保障,所以現今很多醫院不建議繼續應用消毒液進行消毒處理。從臨床應用可發現,很多醫院開始采用空氣消毒儀器進行空氣凈化,改善空氣質量。但臨床有效應用的空氣消毒儀器較多,不同儀器具有不同的應用效果。本文選取醫院常用的五種空氣消毒儀器,在醫院六個科室應用,探討不同時間段空氣菌落水平,報道內容如下。
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針對醫院常用空氣消毒方法展開相應研究,以醫院門診、急診輸液室、急診手術室、重癥監護室、心血管內科、普外科六個科室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各個科室病房均無患者;(2)各科室患者對醫院消毒滅菌行為標識理解;(3)各科室醫護人員均能嚴格按照要求配合研究;(4)消毒滅菌儀器應用人員均具備相應的儀器操作能力,可嚴格遵循要求進行消毒滅菌處理。排除標準:(1)排除保潔員不定時打掃衛生的科室;(2)排除患者對消毒滅菌行為過敏科室;(3)排除醫護人員有不當行為科室;(4)排除醫護人員不配合研究科室。
在六個科室分別應用除菌消毒空氣潔凈器、反射式紫外線兩用滅菌燈、CD5-80A型空氣殺菌器、DF-600型空氣消毒機、HYO3-2臭氧消毒滅菌器進行空氣消毒。在消毒前、消毒后30min、消毒后1h、消毒后2h、消毒后6h進行空氣細菌檢測。通過奧梅良斯基氏法進行檢測,在各個科室均設置4-5個采樣點,分別防治瓊脂平板,持續暴露5min后,將瓊脂平板置入溫度為37℃的孵箱中進行48h孵育,孵育完成后檢查并記錄平板上的菌落數,按照菌落計算公式明確菌落數量。
醫院門診、急診輸液室、急診手術室、重癥監護室、心血管內科、普外科六個科室消毒前、消毒后30min、消毒后1h、消毒后2h、消毒后6h的菌落數量。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
消毒前,醫院門診菌落數為608.27 CFU/m3、急診輸液室菌落數為754.34 CFU/m3、急診手術室菌落數為301.34 CFU/m3、重癥監護室菌落數為245.81 CFU/m3、心血管內科菌落數為450.32 CFU/m3、普外科菌落數為657.12 CFU/m3;與消毒前比較,各科室消毒后30min、消毒后1h、消毒后2h、消毒后6h的菌落數均低于消毒前,消毒后30min最少,消毒后1h與消毒后2h其次,消毒后6h最高,有顯著差異(P<0.05);但各種空氣消毒器械的消毒效果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詳見下表。

表1 醫院門診各時間段的菌落數對比(CFU/m3)

表2 急診輸液室各時間段的空氣消毒效果對比(CFU/m3)

表3 急診手術室各時間段的空氣消毒效果對比(CFU/m3)

表4 重癥監護室各時間段的空氣消毒效果對比(CFU/m3)

表5 心血管內科各時間段的空氣消毒效果對比(CFU/m3)

表6 普外科各時間段的空氣消毒效果對比(CFU/m3)
臨床發現,多數傳染病均以空氣為主要傳播途徑。空氣質量高低,空氣中的病原微生物數量多少,直接決定擇人類生存健康水平[4]。為提升人類健康水平,積極改善空氣質量,是很有必要的。有調查數據[5]指出,醫院屬于空氣致病微生物污染重要場所,若空氣中的細菌總數量達到700-1800 cfu/m3,則有相應的空氣傳播危險性。但是,上述觀點并非絕對,這與醫院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不一、體質量不一存在直接關系。部分患者病體虛弱,病原微生物很容易侵入人體,導致感染發生,或加重人體炎癥,形成交叉感染,增加原發病治療難度[6]。肺部感染屬于常見醫源性感染,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積極調節醫院的空氣質量,采用有效方法減少空氣中的菌落數,是非常有必要的。
臨床用于改善空氣質量、減少空氣中菌落數的方法較多,其中消毒液噴灑、物理消毒法等等均是常用方案[7]。但前者屬于化學消毒法,消毒液屬于化學制劑,本身具有毒副作用,味道具有刺激性[8]。若患者長期處于消毒液環境下,不僅影響其治療舒適度,甚至會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增加生理不適癥狀發生,影響原發病治療。在此基礎上,臨床針對物理消毒法展開了大量研究。空氣消毒儀器是利用高科技技術與先進工藝后生產出來的產婦,只要獲得相應的能源,儀器便可長時間使用,持續發揮空氣過濾與空氣消毒的功效,減少空氣中的菌落數。現今用于醫院的空氣消毒儀器比較多,不同儀器具有不同效果。臭氧消毒滅菌器在無人狀態下使用,空氣細菌的殺滅率可達到80%以上,但是必須在無人狀態才能使用,使用期間必須調節房間濕度,消毒完成半小時后,患者才可進入相應病房。紫外線滅菌燈是很多醫院必備的消毒儀器,臨床實驗顯示應用該儀器,空氣細菌的實際殺菌率可超過60.7%,開機時間和殺菌效果呈正比,但應用前必須提前清潔病房。綜上可知,不同空氣消毒儀器的應用價值不一致,醫院需結合其特點準確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