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卿 莊 軍 胡少紅 周為廣 丁穎迪 韓 婧 韓大偉
(長春市中醫院 吉林 長春 130051)
糖尿病的周圍神經病變(DNP)屬于糖尿病患者中較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亦是患者致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發病率高達60%[1]。而當前西醫對治療DPN的手段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除了強調積極有效地控制血糖外,只有口服或者靜滴擴血管、營養神經藥物等對癥支持治療。因此,在臨床上,單純西醫治療有很大的局限性,療效不理想[2]。微針針刺法屬于是一種微創干預方法,用于DPN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提升患者的感覺、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患者治療安全性較高,充分體現了中醫特色和優勢。因此,本研究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陽虛血瘀寒凝型)患者作為對象,探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微針針刺法治療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2019年1月-2020年12月長春市中醫院門診收錄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陽虛血瘀寒凝型)患者72例作為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6例,男18例,女18例,年齡(30-73)歲,平均(49.24±3.17)歲。觀察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齡(31-74)歲,平均(48.44±2.79)歲。患者資料完整,精神正常,意識清楚,無藥敏史。排除全身嚴重性感染者、精神病者、依從性極差者、認知障礙者、急性傳染性疾病者、老年癡呆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惡性腫瘤者、孕婦、肝腎功能不全者、哺乳期婦女、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與過敏體質者。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合并癥等經統計學處理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對癥支持治療,加強患者飲食及運動干預,必要時可給予患者胰島素干預,保證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同時,患者停止使用代謝調節劑、血管活性藥物等。對照組:采用彌可保治療干預。每次取彌可保500ug,每日三次口服。觀察組:聯合朱氏頭皮針微針針刺治療,10天為一個療程,治療兩個療程。針刺區主穴取用中焦區,下焦區額頂帶,配穴取決于病人的患病部位,用短柄3215型號的針灸針,與頭皮成15-30度進針,針至頭皮下帽狀腱膜層,將針平臥后續進1寸左右。只用提插不用捻轉,提插進退僅1分左右,微動即可。行補手法,以進氣法為補,往前用力速進1分治療。同時配合導引,一邊治療,一邊導引,每次40分鐘,10天為一個療程,每個患者治療兩個療程。
(1)治療效果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療效評定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種;(2)安全性。(3)血糖指標。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將安全性評定標準分為4級。1級:患者治療過程中安全性較高,未見明顯不適;2級:伴有輕度不適,但是不需要進行處理;3級:患者伴有不適,且需要進行相應的處理;4級:患者難以耐受或需調整治療方案。采集2組治療前/后靜脈血,并檢測空腹血糖與餐后2h血糖值。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療效比見表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療效比較 [n(%)]
觀察組總有效率83.33%;對照組總有效率58.33%。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
針對空腹血糖與餐后2h血糖值,觀察組分別是(6.18±1.47)mmol/L、(9.46±1.57)mmol/L,對照組分別是(8.79±1.52)mmol/L、(12.56±2.18)mmol/L。觀察組比對照組低,t1=5.1146,t2=6.7923,P均<0.05。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采用微針針刺法治療能獲得相好的效果,無明顯不良反應,能較好的緩解患者的肢端麻、涼、痛癥狀,獲得良好的療效,值得推廣應用。
DPN屬于臨床發病率較高的糖尿病并發癥,發病率高[3],經研究發現,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患者能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延緩病情發展,利于患者生活質量提高[4]。因此,積極探索新的治療方法對改善DPN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5]。
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療效率為83.33%高于對照組58.33%(P<0.05),說明微針針刺法可減緩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病變的進程,利于患者恢復。《靈樞經脈》指出,“諸絡脈皆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復合于皮中,其會皆見于外。”,由此看出:十二經皮部相對特殊,能發揮通行營衛,滲灌氣血功效。微針針刺法正是應用十二皮部的理論,通過刺激頭部有發皮部治療疾病的一種特殊療法,方法簡便安全[6]。既往研究表明:微針針刺法治療時皮部是指人體皮膚淺表部位,頭皮自屬皮部無疑,給予頭皮刺激能激發人體經脈,同時配合導引,安全性較高,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患者治療耐受性提高。此研究,在總有效率上,觀察組比對照組高,P<0.05;在空腹血糖與餐后2h血糖值上,觀察組比對照組低,P<0.05。微針針刺治療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其血糖指標也顯著改善。為此,醫院可將微針針刺法作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一種首選輔助治療方式。
綜上所述,經微針針刺法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能減緩患者的病變進程,加快患者疾病的愈合與恢復,促進血糖水平的降低,減少不良反應的產生,獲得良好的預后,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