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霞
(濟南市兒童醫院 山東 濟南 250022)
先天性心臟病屬于常見先天性畸形中的一種,多是由于在胚胎發育時期因為心臟以及相關大血管形成障礙或發育異常而引起的相關問題[1]。具相關數據統計,每年我國均有20萬左右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增加。而現代醫學對此疾病的治療多采取手術治療。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現如今手術效果已經得到很大完善。多數患者均會收到較為優秀的手術效果。而對于小兒群體,由于其自主意識和自理能力并不是特別完善,因此對此類患者群體術后護理方案更加重要。因此,為探究優質護理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對我院正常接診收治的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術后患者中,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間的患者,采取電腦隨機抽取的方式,抽取82例作為本次嘗試增加優質護理干預措施護理效果探究實驗的實驗對象,使用抽簽的方式,決定患者的對應不同分組,開展本組研究,現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對我院正常接診收治的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術后患者中,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間的患者,采取電腦隨機抽取的方式,抽取82例作為本次嘗試增加優質護理干預措施護理效果探究實驗的實驗對象,使用抽簽的方式,決定患者的對應不同分組,隨機分為實驗對照組和常規對照組。實驗對照組41例,年齡1月~8歲,平均年齡(5.5±1.3)歲。對照組41例,年齡1月~8歲,平均年齡(5.6±1.4)歲。本次臨床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兩組本次共同參與研究實驗患者相關基本信息對比,無較大差異并且無任何客觀統計學性和事實提示意義(P>0.05)。
常規對照組 單獨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基本內容基本為:給予患者常規飲食、心理、運動等干預措施。
實驗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措施+行為干預護理措施,基本內容基本為
①、優質環境護理干預:幼兒群體往往身體體質較弱,因此對患者變化的感受較為明顯,所以要給予患者舒適環境,確保有效通風消毒以及溫濕度。科學控制溫濕度,防止可能引發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出現,病床增加床檔,并全體供給相應熱水、空調等服務,對于年齡較大患者,也可以對病房進行適當布置,比如更換床單被罩為帶有卡通圖案內容,以及相關墻面等增加卡通圖案,讓患者能夠對病房患者多一些喜歡,少一些抵觸;
②、增加對患者家屬相關科普教育;護理工作人員對患者家屬進行統一且集中的相關疾病知識科普,增加對應內容了解度,,即使護理工作人員不在的時候,患者家屬依然可以幫助患者解決簡單的癥狀問題。同時護理工作人員還要指導家屬一起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和支持。健康形式更要做到多樣化,可以將內容編輯好,在微信群內推送,對于很多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可由護理人員面對面進行,給患者及家屬發放宣教卡片、圖文手冊等;同時對患者家屬進行相應內容的講解安排,讓患者家屬能夠了解患者所患疾病以及相應的護理方式和并發癥的基本應對方案。同時安排專業醫生在住院期間定期為患者家屬答疑解惑,群內每日定時推送相關健康知識,在離院后,此群繼續進行維護,確?;颊呒覍倏梢噪S時詢問相關健康知識,在后期可以讓患者家屬關注自媒體平臺,將相關知識以短視頻方式呈現出來,更可以增加錄制適合兒童觀看,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視頻,潛移默化的增加患者家屬對疾病的理解以及患者對自身狀態的有效描述;
③、轉移患者注意力,在病房適當增加動畫片以及玩具等方式[2],轉移患者對自身狀態注意度。此方式主要的目的在于轉移患者對自身疼痛的注意,很多情況下患者會由于自身手術傷口產生的疼痛感,而出現焦躁、恐懼等負面情緒,此種情緒即會影響到自身康復也會影響到患者家屬,造成負面情緒蔓延。同時護理工作人員也可以與患者進行做游戲的方式分散注意力,而且很多家長其實不太會與患兒有效進行游戲,所以護理工作人員在空余時期,可以對患者家屬進行小兒游戲的教學,讓患者家屬也具備同樣帶領患者進行游戲,分散注意力降低疼痛影響的實際目的。同時需要注意,若患者一直處于疼痛且無法安撫,則需要尋求醫生進行專業指導;
④、預防可能出現的護理風險事件;護理工作人員在術后需要對可能出現的護理風險事件進行密切監管。常規情況下,患者由于手術的傷口存在,所以容易發生出血情況,防止此種情況出現,需要對患者的心率、呼吸情況、血壓情況、哭聲以及實際出血情況進行注意。還需要注意呼吸道感染情況。在護理工作中,若發生此類情況,則立即匯報醫生,已達到采取有效治療。由于患者年齡偏小,因此對于相關用藥過程中需要尤為注意,對藥物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做出預先干預,所以一定要注意患者情況,及時給予干預,方式問題發展,若發現問題嚴重,則立即尋求主治醫師干預。
⑤、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普遍發育情況或弱于正常兒童。因此要對日常飲食結構進行調整,同時增加營養補充。先天性心臟患者更是可能會由于手術后產生一定程度應激反應,更是會加劇影響身體對營養的吸收。所以護理工作人員首先要教導患者適合患者的飲食都有哪些,因為在實際護理工作中,很多情況下會出現患者家屬給患者吃很多自認為適合的食物,在臨床上也不乏出現因此而引發的負面情況出現。所以需要增加飲食的科普以及講解,這也是增加患者家屬對相關護理工作的配合度的方式。在住院期間的日常飲食上,增加新鮮蔬果、蝦、魚等高蛋白食物,已達到增加患者身體恢復速度的目的。同時有效的院外治療護理干預,是穩定病情,保障安全的關鍵,所以護理工作人員在患者準備離院前,要對患者家屬進行有效的指導,告知注意事項以及方式方法。規定服藥時間以及相關劑量,添加微信,確??梢噪S時進行有效溝通。
⑥、密切監管患者相關生理指標,并監管患者穿刺傷口情況,及時給予對應護理干預以及應急準備。并告知患者家屬患者何種狀態屬于異常狀態,并對年齡較大的患者以足夠的耐心進行溝通,告知患者如何表達自身狀態,以尋求能夠更好的得到正確治療干預。
比較兩組相應接受護理干預后臨床實際護理效果以及患者家屬對護理干預措施的滿意度。實際護理效果根據接受護理干預后術后相關低血壓、心率失常以及其他臨床并發癥發生比例作為參考依據。對護理方案滿意度,采用本院本科室針對此次實驗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表收集數據,量表為百分制,非常滿意為80分以上,一般滿意為60分以上,不滿意為60分以下,值越高代表對護理干預方案滿意度越高。
本組織的實驗對所涉及的得到的實驗數據定量信息統一分析采用了spss21.0軟件系統進行定量分析。用卡方來檢驗數據資料,在運用數據處理時,t值表示的是檢驗計量資料,P值表示的是組間差異,當P<0.05時才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后,實驗對照組的患者實際護理效果以及患者家屬對護理干預措施的滿意度顯著優于常規對照組,P<0.05。詳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實際護理效果果對比
實驗正常開展且順利完成后,直接發現實驗對照組得到更高的認同度和滿意度,對護理方案滿意度分別為98.14%和79.62%,與常規對照組相比,P<0.05。
先天性心臟病作為危機小兒生命安全的常見心臟疾病,對其的治療以及護理方案需要不斷完善以及改進?,F如今在臨床上,手術治療方式已經趨近成熟,手術成功率相對較高。但是護理方式確是存在一定缺陷。常規護理方式沒有將小兒群體的實際情況考慮在內[3]。實際工作中可以發現,小兒群體由于處于生長發育期,很難準確表達自己情感以及需求。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想要達到較為優秀的護理效果,需要的是護理工作人員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以及強大的‘察言觀色’的能力。首先成立專項優質護理干預小組:由主治醫師、科室護士長以及相應具有豐富經驗的護士共同組成專項優質護理小組。成立小組完成后,首先匯總相關優質護理專業知識、護理知識進行整理,并進行相關文獻收集。小組內部進行專業知識學習,提高相應專業技能。而后對相應優質護理流程進行歸納分析總結,相應的對流程內的各個工作人員進行對應崗位劃分以及責任劃分。完成前兩項以后,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定相應優質護理個性化方案,同時階段性進行匯總分析,分析上一個時間段工作問題以及改進內容。而相應的結合小兒實際情況,嘗試落實優質護理干預方式,將患者作為中心,貫徹此項理念,完善常規護理方式,從而給予患者更為高效且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強化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內涵,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耙圆∪藶橹行摹笔侵冈谒枷胗^念和醫療行為上,處處為病人著想,一切活動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緊緊圍繞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務質量,制定方便措施,簡化工作流程,為病人提供“優質、高效、低耗、滿意、放心”的醫療服務。即要滿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更要保證病人的安全,還要保持病人軀體的舒適,從而協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會的協調和支持,可見優質護理干預理念非常適合對兒童群體進行開展。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聯合家屬一起給予患者有效關懷,提供心理支持,在實際臨床上,對患者家屬更加需要注重心理疏導,讓患者家屬能夠以良好的狀態和情緒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正確的給予患者理解以及支持,讓患者感受到來自于社會、家庭等多方面的關懷,才能有更好的治療護理依從性。患者作為兒童群體,本就缺乏足夠的溝通能力,且身心均不健全,加之病痛折磨,所以工作人員要能夠掌握有效的溝通方式,幫助患者轉移注意力,同時注意對患者家屬做好相應的心理疏導,告知患者家屬在患者面前要給予積極陽關的感覺,絕對禁止在患者面前哭哭啼啼,表現憂郁,雖然患者可能不明白,但是卻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情緒變化。
優質護理措施與常規護理措施相比較,可以發現其具有更好的護理程序化,其將基本護理流程進行歸納分析,從而系統性的形成一套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整體護理過程中的護理重點、護理原因、責任劃分、患者配合方式等內容全部流程化,標準化。環環相扣,成為一個完善的護理整體,從而讓患者得到對比常規護理措施更優秀的護理體驗 ,它融合了責任制護理及小組護理的優點??梢哉f是現如今能夠更好的適應不同患者群體的護理需求。而結合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實驗對照組的患者并發癥發生比例為4.87%(1例低血壓、1例其他并發癥),常規對照組的患者并發癥發生比例為17.07%(2例低血壓、2例心率失常、3例其他并發癥),實驗對照組的患者家屬對護理方案滿意度為98.14%,常規對照組的患者家屬對護理方案滿意度79.62%,可見,實驗對照組的患者實際護理效果以及患者家屬對護理干預措施的滿意度顯著優于常規對照組,P<0.05。
綜上,對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術后患者的護理方案上,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優質護理干預措施,可顯著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并對增加患者家屬對醫護工作滿意度,具有較為優秀的效果,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