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 娜
(青島市市南區金門路街道仙游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山東 青島 266071)
心血管疾病中具有常見性的疾病是高血壓,多發于老年人群體,是影響全球的疾病之一[1]。目前該病尚無治愈方法,只能靠藥物長期進行血壓控制。該病是引發冠心病、腎功能衰竭及腦卒中的主要原因,且該病具有低治療率、低知曉率及低控制率的特點。研究表明,社區護理干預是控制老年輕型高血壓的高效方式,且具有低投入、高產出的特點[2]。自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時段抽取老年輕型高血壓患者60例,并隨機均分兩組配合試驗,即探討了社區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輕型高血壓的干預效果,現做下述闡述:
對象以老年輕型高血壓患者為例,試驗開始、終止時間為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隨機將60例患者均分2組,各組人數30例。使用統計學軟件對基礎信息進行處理,研究組男性17例、13例女性;年齡區間61-83歲,統計均值(73.56±3.31)歲。參照組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區間60-84歲,統計均值(73.47±3.18)歲。借助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各數據指標比對無差異,結果為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內容并滿足倫理委員會批準和要求,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
入選、排除標準:均對高血壓疾病進行中很短,確診為高血壓疾病;血壓水平:舒張壓90-99mmHg,收縮壓140-159mmHg;年齡62-80歲;均閑賦在家或已退休;認知正常,意識清晰;依從性良好。排除腎功能不全、糖尿病、過速性心律失常、肥厚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主動脈狹窄、冠心病、精神疾病、依從性較差者。
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的為參照組,包括指導患者進行血壓檢測、指導科學運動、飲食干預等。研究組基于前組上實施社區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檔案建立: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檔案建立,借助計算機等工具,對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進行系統化的管理。(2)疾病知識普及:社區定期組織進行高血壓疾病知識講座等多形式宣傳教育,健康手冊制定后進行發放,并與患者進行良好交談,增加疾病知識的普及率。(3)社區開展免費義診工作:社區定時組織患者檢測血壓水平、體重監測等免費的義診,對具有發病高風險的人進行疾病知識普及,開通咨詢熱線,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問等。(4)展開一對一指導:社區對患者進行一對一指導,內容包括家庭護理方式,生活行為習慣矯正等;讓患者更加了解疾病,主動配合治療。(5)飲食指導:該病患者需要特別注意飲食,社區需依照患者的真實病情和患者口味,擬定最合理的飲食方案,主要以清淡、易消化食物讓患者服用,讓患者多攝入低膽固醇、低脂、低熱量的食物,如豆制品、魚類、水果、新鮮蔬菜等;建立健康的飲食計劃,良好控制血壓水平。
第一,社區防控。對社區群體實施管理,并根據質量標準實行,在根據社區居民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同時對整體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措施進行評估,避免出現健康生活行為受到影響。在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同時進行健康知識的普及。對于社區居民來說要開展免費、落實健康宣傳,同時并做好相關計劃的準備。在將活動表發給相關人群的同時,定期進行高血壓患者的檢測,并確保給高血壓患者提供良好的平臺。在使用宣傳畫、板報宣講的同時通過定期進行咨詢,并給予專業、固定的護理人員進行操作。在進行高血壓防治指南等的要求操作過程中,要考慮高血壓患者的實際情況依據診療措施,并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并進行專業防治。一些抑郁情緒嚴重的患者,要保護隱私同時為促進高血壓患者之間醫患關系和諧,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要培養高血壓患者的信任感。在此同時在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及時更正高血壓患者的生活習慣、不良因素。
第二,制定對應計劃。需全面掌握患者的實際情況,依照病情種類、嚴重情況、真實特征等開展有效區分,經望聞問切的方式初步診斷患者的病情,并對高血壓疾病的危險情況進行仔細評估,隨之開展有效的護理方案。因高血壓與患者自身生活習慣存在密切觀察,社區工作人員需依照患者的實際需求,進行針對性培訓,舉辦知識講座。讓患者的血壓水平維持穩定狀態,并在培訓、講座中進行高血壓引發疾病的因素宣教、明確影響機體的危害因素、高血壓疾病常見癥狀和相應干預措施,將日常飲食注意事項、生活習慣等對血壓水平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可讓患者更全面的掌握疾病知識,對患者的健康生活習慣進行培養,是病情得到有效改善。
第三,規律服藥干預。通過做好建檔,并進行積極的宣教,強調高血壓作為一種慢性疾病,應讓患者堅持長期服藥從而避免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并讓患者了解到遵醫囑以及按次數服藥的重要性。通過進行高血壓的講座,并進行全面指導,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藥物,并進行用藥宣教。
第四,控制體重。肥胖和超重均可造成血壓水平升高,高血壓患者的典型特征為腹部脂肪堆積,在此同時將會增加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代謝風險,并適當的降低體重以及脂肪含量。體質指數成為衡量肥胖、超重等主要指標,包含患者的體重、身高和腰圍,能夠有效反應肥胖的程度。成年人群的正常體質指數介于18.5-23.9kg/m2,如果超重則應控制體重。腰圍作為一個主要因素,同樣也需控制。在運動方面、規律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作為控制的主要因素,對體制異常、腰圍異常患者進行干預能夠降壓,并預防代謝綜合征。
第五,合理膳食。
(1)控制能量攝入,控制體重,防治肥胖。讓其攝入復合糖類,玉米、淀粉中含有糖量。(2)要控制脂肪攝入。通過選用一些植物油,可以多吃海魚,海魚中存在不飽和脂肪酸,其預防效果顯著。(3)需攝入合理蛋白質物質,如患者發生高血壓、腎功能不全,應限制蛋白質攝入。(4)多使用含鈣、鉀豐富的食物,從而避免加重心、肝、腎臟負擔。(5)限制鹽的攝入。每日減到6g以下。
第六,開展社區健康管理措施。基于健康管理的需要,建立家庭責任簽約醫生制度。社區健康管理中,應針對亞健康人群進行篩查,根據常見、多發病癥做好管理工作,逐漸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全科醫生健康管理團隊,將高血壓納入到健康管理中。(1)做好預防。通過進行一級預防,提升社區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識。增加戶外活動,培養良好的習慣。(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開展高血壓篩查活動,做好二級預防,將高血壓納入健康管理中,從而促進患者的身體、心理進一步康復。
比較2組各項指標情況、總滿意率、生活質量。指標內容包含為適量運動、合理飲食、健康知識掌握度、血壓控制水平等。使用自制量表對總滿意率進行評估,其總分為100分,主要分為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等項目。生活質量:工具為WHOQOL~BREF量表,評分項目包括4項,涉及周圍環境、社會關系、心理及生理健康,各項功能越好分值越高。

表1中所示,2組各項指標情況對比的數據處理結果中研究組更優,統計結果差異滿足要求(P<0.05)。

表1 對比2組各項指標情況 [n(%)]
以總滿意率指標為主,研究組較參照組高,統計結果差異滿足要求(P<0.05)。

表2 對比2組總滿意率 [n(%)]
表3中所示,以生活質量分值為比對指標,研究組較參照組優,數據差異比對有差異(P<0.05)。

表3 比較組間指標分)
高血壓是一種心血管的常見疾病,對生活質量、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4]。該疾病的預防及治療過程中,社區護理干預具有明顯的優勢。社區對患者的資料進行收集并建立檔案,利用科學的手段進行分析,對高風險人群進行疾病知識普及,能有效強化疾病的預防及治療意識,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從而積極防治疾病,提高生活質量。社區定期開展義診,篩選出高風險及患病的人群,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在低成本、低人力的情況下,提高了社區人們的疾病知識,得到了較高的收益。社區對患病的人員進出一對一的指導,對患者存在的疑問進行解答,并對患者不良生活習慣進行糾正,以科學理念為主讓患者進行合理運動,將抵抗力提升,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社區結合患者的病情及實際情況,對患者的飲食制定計劃,幫助患者從食物上控制血壓水平,攝入充足的營養,降低因食物造成的血壓升高等[5]。本文結果顯示,對研究組各指標水平進行比對,較參照組優(p<0.05)。這表明社區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輕型高血壓實施后可顯著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從而進一步幫助患者改善血壓水平。以總滿意率為比對指標,研究組較參照組優,數據差異明顯(p<0.05)。這表明社區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輕型高血壓實施后患者普遍滿意度較高。研究組各生活質量比對指標較參照組高,數據差異明顯(p<0.05)。證實社區護理干預的開展,可有效調整老年輕型高血壓群體的生活質量,利于病情好轉和改善預后。可見,社區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輕型高血壓發揮著極大優勢和積極作用。
綜上,社區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輕型高血壓效果明顯,能有效幫助患者控制血壓水平,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且提高總滿意率,還可對患者生活質量予以顯著改善,可做進一步研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