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祿
(香河縣人民醫院兒科 河北 廊坊 065400)
作為一個特殊群體,新生兒脫離母體后各器官和功能還在發育中,并且需要時間來適應全新的環境;在進入新環境后新生兒機體會出現程度不同的應激性,再加上免疫力和抵抗力較低,因此對臨床護理的要求也相對較高。本院將撫觸護理應用于2020年1月-2021年8月期間分娩的新生兒護理工作中,并與常規護理進行對照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樣本選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期間于我院分娩的新生兒150例,新生兒的性別信息數據為(男:78例;女:72例),胎齡信息區間介于37-42周間,平均胎齡數據為(38.61±1.55)周;分娩方式:順產和剖宮產分別為88例和62例;按照雙色球排序法將新生兒分別參照組和觀察組各75例,利生用物統計學方法(統計學軟件SPSS 22.0)來對兩組新生兒的一般資料進行處理,結果顯示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研究性。
納入標準:(1)足月生產,產檢顯示一切正常,并且新生兒無任何疾?。?2)母乳喂養;(3)Apgar評分[1]9分及以上;(4)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5)家屬對本次研究均表示知情同意,并在同意書上簽字。
排除標準:(1)存在先天性疾病者;(2)早產新生兒;(3)存在產科感染性疾??;(4)臨床資料不全者。
1.2 方法 參照組新生兒采納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加強病房通風、清潔、消毒等環境護理;通過“一對一”輔導、語言教育、發放雜志及書籍等文字材料等方式來使新生兒母親及親屬掌握母乳喂養以及護理技巧;對新生兒的情況定期進行觀察并于出院后開展隨訪工作;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采納撫觸護理,病房內的濕度、溫度控制在5%-60%、25-26℃,將門窗關好,做好手部清潔工作后,在手部涂抹嬰兒潤膚精油對新生兒進行撫觸,具體方法如下:
1.2.1 臉部撫觸 于新生兒頭部放置雙手,由頭部兩側向眉心用拇指慢慢移動,重復4次,對眉骨進行撫觸;于下頜處用雙手向雙耳位置逐步移動,重復4次。
1.2.2 頭部撫觸 左手將頭部輕輕托起并固定,在前額發際線處用右手進行撫觸,并向顱骨處慢慢移動,對百會穴進行輕輕按壓[2],重復4次。
1.2.3 胸部撫觸 完全暴露新生兒的胸部,將新生兒兩側肋骨用雙手輕輕握住并將其向上慢慢抬升至腋窩處[3],在此過程中需注意不能對乳頭進行碰觸,重復4次。
1.2.4 腹部撫觸 將雙手的中指和食指進行并攏,由新生兒下腹部開始來對腹部進行撫觸,按摩順序為從左到右,在此過程中需注意保護臍部,重復4次。
1.2.5 上肢撫觸 將新生兒腕部用左手握住,從腋下開始,用右手對手臂進行撫觸,將胳膊上的褶皺輕輕拉平并給予油浴[4],對手腕處用手指進行按摩,將新生兒的小手臂輕輕用雙手夾住,從掌心開始到手指用拇指進行按摩,結束后用以上方法對另一只手臂進行撫觸。
1.2.6 下肢撫觸 為新生兒采取仰臥位,將踝部采用一只手握住并伸展,完全暴露腹股溝,另一只手沿著腹股溝從外向內向肛門、會陰處進行按摩,然后依次從大腿、膝蓋、小腿、足踝、足掌進行環形按摩[5],結束后用以上方法對另一側下肢進行撫觸。
1.2.7 臀部與背部撫觸 為新生兒采取臥趴姿勢,于新生兒脊背處開始,用雙手從肩膀部開始,逐漸向臀部進行移動,對臀部采用雙手的中指和無名指指腹進行環形撫觸,重復4次[6]。在撫觸過程中可以為新生兒播放輕柔、歡快的音樂,如果新生兒出現哭鬧、不配合等異常情況,要立即停止;每次撫觸的時間最好為30min,2次/d,選擇新生兒兩次喂養之間的時間段來進行撫觸[7]。
1.3 評價標準 (1)統計兩組新生兒胎便轉黃時間、首次胎便時間、進奶量增加、排便次數以及睡眠時間五項新生兒早期基礎指標水平并對比;(2)采用Gesell發育診斷量表[8]來對兩組新生兒出生后42d的語言、精細動作、大動作、認知能力、個人-社交進行評價并對比;(3)對新生兒護理前后的生長發育水平(身高、體質量以及頭圍)進行測量并對比;(4)采用本科室自制的滿意度調查量表[9]來對兩組新生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并對比,滿分為20分,其中非常滿意>18分,一般滿意10-18分,不滿意<10分,護理滿意度以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和所占比重計算。

2.1 早期基礎指標水平對比 就胎便轉黃時間、首次胎便時間、進奶量增加、排便次數以及睡眠時間五項新生兒早期基礎指標水平而言,觀察組新生兒均明顯優于參照組,t=12.321,9.636,5.365,5.414,7.898;P<0.01,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新生兒早期基礎指標水平對比
2.2 早期智力發育指標水平對比 就語言、精細動作、大動作、認知能力、個人-社交五個方面的Gesell評分而言,觀察組均明顯高于參照組,t=6.997,8.587,7.569,8.000,8.121;P<0.01,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新生兒早期智力發育指標水平對比分)
2.3 生長發育水平對比 就護理前的身高、體質量以及頭圍而言,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護理后,兩組的生長發育水平均優于護理前(P<0.05),并且觀察組優于參照組,P<0.01,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2組新生兒生長發育水平對比
2.4 家屬護理滿意度情況對比 就家屬護理滿意度而言,觀察組為97.33%,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7.33%,χ2=10.997,P<0.001,有統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2組新生兒家屬護理滿意度情況對比[n(%)]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對新生兒智能與體格發育也更加關注,因此常規護理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作為臨床上一種具有有效性、安全性的科學護理方法,撫觸護理是通過對新生兒皮膚用雙手刺激,來使新生兒生理發育加快,能夠對新生兒消化、呼吸以及神經系統進行有效刺激,從而有效調節其相關系統功能的發育,有效提高新生兒的睡眠質量,對促進其生長發育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就胎便轉黃時間、首次胎便時間、進奶量增加、排便次數以及睡眠時間五項新生兒早期基礎指標水平而言,觀察組新生兒均明顯優于參照組,t=12.321,9.636,5.365,5.414,7.898;P<0.01,有統計學意義;就語言、精細動作、大動作、認知能力、個人-社交五個方面的Gesell評分而言,觀察組均明顯高于參照組,t=6.997,8.587,7.569,8.000,8.121;P<0.01,有統計學意義;護理后兩組的身高、體質量以及頭圍均優于護理前(P<0.05),并且觀察組優于參照組,P<0.01,有統計學意義;就家屬護理滿意度而言,觀察組為97.33%,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7.33%,χ2=10.997,P<0.001,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新生兒應用撫觸護理的效果滿意,能夠有效提高新生兒的早期基礎指標水平、早期智力發育指標水平以及家屬護理滿意度,對促進早期新生兒生長發育具有積極作用,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