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福軍 寧 宇
(齊齊哈爾市第七醫院 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精細化管理是由二次世界大戰中科學管理之父泰勒首次提出,后來逐步應用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最初來源于企業的管理理念,屬于一種規范化、創新式的的管理模式,重點在于管理的精細化,重視服務質量和詳細分工。在醫院檢驗科室中應用精細化管理,有助于提升科室管理水平,在血液檢驗質量控制過程中實施精細化管理主要體現在環境、標本、人員、設備、試劑等方面,這些都是影響血液檢驗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檢驗結果發生誤差會誤導醫生對患者疾病進行診斷,影響醫療診療工作的開展,因此,要重視精細化管理的開展。為降低血液檢驗失誤率,避免漏診和誤診,血液檢驗室要強化質量控制,優化精細化管理,本次研究就是針對300例血液檢驗的患者進行研究,具體過程匯報如下。
本次選取的病例為300例,選取的是我市某三甲醫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進行血壓檢驗的患者,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患者15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有81例,女性69例,年齡14-78歲,平均年齡為(43.52±3.57)歲;實驗組中男性患者為79例,女性患者為71例,年齡16-81歲,平均年齡為(45.31±3.26)歲。各個科室均有,疾病也分為很多類別,這里對于具體疾病不做分析,只是針對血液檢驗進行統計。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患者均年滿18周歲,具有獨立行為能力,自愿參與本次研究,臨床治療前期均行血液檢驗。
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全患者,精神障礙患者,拒不配合患者,妊娠期婦女,不滿18周歲患者。
參與研究的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患者血液檢驗質量控制工作中采取臨床基本管理措施,按照正常的流程開展血液檢驗,準確記錄患者血液檢測之后結果和各項指標,做好設備操作和使用,打印檢驗報告及單據,檢驗科室人員要提前進行培訓,提高血液檢驗準確性,為患者病情診斷提供依據。
實驗組患者開展精細化管理,強化血液檢驗質量,采取的措施具體如下:
(1)人員精細化管理:血液檢驗中心質量管控的對象主要是人和標本,其中對于人員的管理至關重要,檢驗人員要積極參與醫院科室組織舉辦的培訓和學習活動,醫院要定期組織檢驗科室人員到外地或國外進行深造和學習,提升其檢驗能力和水平。檢驗科室人員要掌握檢驗操作的具體流程,嚴格按照醫院的關于血液檢驗的具體要求,做好血液檢驗工作,對于相關儀器、設備要保證可以熟練的操作,對于設備性能和故障問題可以及時解決。檢驗人員要經過考核之后方可上崗,要重視提高檢驗人員的責任感,因為血液檢驗主要為臨床診療服務,準確的結果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病情診斷準確性,要重視檢驗的過程和結果,對于未按照流程檢驗導致出現漏診或誤診的檢驗人員要采取懲處措施,檢驗結果與人員績效等掛鉤,提高其工作積極性。
(2)檢驗標本精細化管理:血液檢驗過程中標本的精細化管理是至關重要的,檢驗人員要處理好患者的血液標本,做好標本采集、管理及運輸等,采集的血液要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檢驗,不要放置過長時間,否則會導致患者血液標本指標發生變化,從而影響檢驗的結果,影響醫生對患者病情的判斷。如果部分血液標本在2小時內無法檢驗,要標注好患者信息放置在溫度約為4℃的冰箱保存。檢驗人員要注意輕拿輕放血液標本,采用加蓋標準試管,避免血液標本被污染,要對標本采集時間和科室進行分類檢驗,在有效時間內檢驗,對于加急的患者標本要優先檢驗,完整填寫標本的信息,與患者病人信息核對好,避免弄錯弄亂,做好檢驗結果單據的統計與打印工作。
(3)檢驗設備與試劑的管理:血液檢驗過程中檢驗設備和試劑的管理不可忽視,檢驗設備在使用前要提前進行檢測和試運行,確定其無故障再進行使用,檢驗人員要熟練掌握檢驗儀器和設備的使用,保證儀器正常使用,一些檢驗設備在工作中一般會發生脈沖,室內溫度最好控制在22℃左右,濕度控制在60%左右,保證檢驗設備周圍不存在磁場和電場,避免噪聲污染,避免檢驗設備進入濕氣和水分。對檢驗設備實施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檢測控制,使用前做好調試和校正,提高檢驗的準確性。針對檢驗使用的試劑要合理選擇,檢查試劑的有效期限,驗證試劑廠家信息,從冰箱內取出試劑放置一定時間恢復常溫充分搖晃后使用,血液檢驗一般要使用抗凝劑,但要注意調整到合適的用量,不要影響血液檢驗的結果,做好檢驗報告記錄與核對登記。
(4)工作環境管理;血液檢驗要注意針對檢驗室進行環境管理和干預,要保證檢驗室潔凈無塵,要定期做好消毒和清理,保證每日上下午兩次通風,保證檢驗室的空氣質量,檢驗室要進行嚴格分區,各個工作區要有明顯標識,張貼責任告示標注具體負責人。檢驗室要控制好溫度和濕度,溫度一般保持在18-24℃,濕度保持在40%-60%。安裝UPS避免電磁干擾,儀器周圍空間要足夠,保證設備可及時散熱,做好設備和儀器維護,避免超時使用,發現儀器異常要及時報備,及時維修維護。檢驗室制定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工作室使用狀況寫入SOP文,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血液檢驗結果可以為醫生對患者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提供科學的依據,血液檢驗質量要嚴格進行控制,盡管檢驗人員工作態度嚴謹認真,但難以避免一些因素對于血液檢驗帶來影響。首先,檢驗人員的綜合能力,對于檢驗操作的流程是否熟練都對檢驗結果有影響。其次,檢驗設備的管理和使用,受溫度和濕度影響較大,設備是否出現故障,對于檢驗結果也有一定的影響,設備的不正常使用容易導致檢驗結果出現誤差。再次,患者對于醫院科室的一些要求是否遵守也會影響血液檢驗的效果,部分疾病要求患者空腹采血,有的要求飯后采血,患者額要聽從醫生告知。檢驗室環境對于血液標本也有一定的影響,要避免出現污染,保證檢驗的效果。
本次的研究指標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觀察兩組患者血液檢驗合格率和結果異常的例數,另一方面對比兩組患者血液檢驗的準確性。
本次檢驗實驗采用SPSS 21.0 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統計,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X2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價值。
對比兩組患者中血液標本檢驗不合格的概率,實驗組患者血液標本檢驗不合格率為2.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00%,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價值,(X2=6.374,P=0.002) ,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血液標本不合格對比
經過對比,實驗組患者血液檢驗結果異常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由于各類因素導致對照組出現的異常情況較多,兩組患者血液檢驗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液檢驗結果異常對比
精細化管理在醫院各個科室中實施對于醫院診療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應用在血液檢驗質量控制中會產生比較突出的效果。血液檢驗屬于患者診療中比較常規的一項檢驗工作,對患者血液進行檢測可以反映出患者身體的生理變化,從而確定疾病的類型和程度等,血液檢測中的一些指標與患者的疾病息息相關,因此,要嚴格控制血液檢驗的質量,開展細化管理,如果血液檢驗異常會導致誤診或漏診現象的發生,實施精細化管理就顯得更為必要。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新興的醫院診療過程的管理模式,在醫院檢驗科室應用具有較為實際的意義,對于血液檢驗要實施標準化、規范化管理,進而有效降低血液檢驗的失誤率,為患者診斷和治療提供科學的依據。血液檢驗科室要對檢驗人員進行培訓,使其熟練掌握血液檢驗的科學流程和方法,熟悉設備儀器操作方法,及時有效的解除設備故障和儀器異常等問題,按照醫院規定的流程進行血液檢驗,進而保證血液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還要注意做好血液標本的科學管理,避免放置時間過長,做好保存,避免污染,對于試劑的選擇也要謹慎。做好檢驗室環境干預,保證為血液檢驗提供優質的環境,避免其他因素影響檢驗結果。
血液檢驗室要建立相關精細化管理制度,降低血液檢測中風險因素的影響,優化檢驗結果,為臨床診療提供準確的信息和依據。檢驗人員要做好各項記錄,與患者確認核對信息,避免弄錯結果,提升檢驗人員專業素養,避免血液檢測中不良現象的發生。
綜上所述,醫院血液檢驗室采取精細化管理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是提升血液檢驗質量的關鍵,有助于提升檢驗結果合格率,降低異常率,進而為患者疾病的診斷提供準確的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