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臻子 孟琳
由一個縣來承接“大國外交”,或許是從沒人想過的天方夜譚。5月20日,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落戶在了浙江湖州德清縣。令人驚訝的是,這是聯合國在華設立的首個直屬專門機構。浙江小縣城,何以贏得聯合國青睞?
5月20日,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落戶在了浙江湖州德清縣。令人驚訝的是,這是聯合國在華設立的首個直屬專門機構。浙江小縣城,何以贏得聯合國青睞?
一場長達十年的“雙向奔赴”
時針撥回11年前。2011年5月,當時的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與德清縣人民政府簽約,雙方共建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
彼時,世界正加速邁向數字時代,聯合國高度重視全球地理信息發展。2011年7月,聯合國專門成立了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專家委員會,建立了世界測繪地理信息領域最高層次的政府間協商機制。
2012年,聯合國統計司、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浙江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中國-聯合國地理信息國際論壇會議,落在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
德清與聯合國,因為地理信息,開始相向而行。
2012年,首批地理信息企業入駐小鎮,一幢幢產業大樓拔地而起;2013年開始,小鎮連續6年實現營業收入、稅收翻番;從2019年起,小鎮連續3年獲得省級特色小鎮畝均效益“領跑者”;2021年,小鎮營業收入已達260多億元,產業大樓增加到58幢……
2018年,通過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的召開,首登世界舞臺的德清向來自全球108個國家的1300余名參會嘉賓,展示了地理信息產業的“金名片”。從此,地理信息版“達沃斯”的稱號在國際上不脛而走。
一個從“一句話”開端的奇跡
由一個縣來承接“大國外交”,或許是從沒人想過的天方夜譚。
2018年11月,首屆聯合國地理信息大會發布《莫干山宣言》,達成了十項明確共識,其中之一便是“宣言支持在包括浙江德清在內的地方建立全球地理空間知識卓越中心,促進全球地理信息能力建設”。
“討論持續到凌晨兩三點,焦點集中在一句話上:支持包括浙江德清在內的地方設立合作交流機構。”創新中心籌委會一名工作人員回憶,對合作機構設立在德清這樣一個縣城,一些人是有猶豫的。
但無論如何,通過中方不懈努力談出來的這“一句話”,為中心落戶德清帶來了希望。
2019年4月,自然資源部代表中國政府與聯合國在北京簽署有關設立全球地理信息技術合作交流機構的《意向備忘錄》。5月,聯合國派員赴德清考察,選中了位于地理信息小鎮中的一處獨立樓宇,作為創新中心辦公場所。8月,聯合國在其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專家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中,對“加快在德清設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形成決議。10月,中心籌委會第一次會議在杭州召開。
2020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為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中國將設立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和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新助力。
中國“言必信、行必果”,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依然有許多從未遇到過的問題。
比如,聯合國在華設立的機構不少,但設立聯合國直屬專門機構還是頭一回。這樣的機構落地到一個縣,更是破天荒。
因此,事無巨細的外交談判在所難免。“談判主要涉及兩個文本,一個是《諒解備忘錄》,相當于框架協議;另一個是《東道國協議》,類似于細則。尤其是《東道國協議》的文本談判,一個用詞甚至一個標點符號,都要反復斟酌。”一名工作人員透露。
最終,今年2月,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會見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雙方宣布共同設立全球首個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
一座嵌在“產業雨林”里的中心
走進德清地信小鎮,你會驚訝地發現:中心的獨棟辦公樓就在園區的核心位置,周邊企業與它幾乎“零距離”。對聯合國而言,這是將機構直接“嵌”到了產業“熱帶雨林”的正中心。
對德清來說,中心賦予的使命和機遇更是不可估量。世界級平臺的到來,為德清乃至整個湖州的乘勢而上,進一步為浙江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注入了新動能。德清正打造“地信智慧城”,致力于成為全球地理信息產業集聚高地、全球地理信息重要創新策源地和國際化交流重要窗口。
“我們在謀劃地理信息高質量開放融合發展,到2025年末,在北斗導航、人工智能、通用航空、車聯網產業等方面,形成具有國際國內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地理信息小鎮地信局相關負責人這樣說,是有底氣的。
“新機遇、新使命已交到我們手上了,我們將奮力開創出新局面、交出新答卷。”湖州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