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鳴
戀愛時,恨不得為對方“上九天攬月”,“我養你”的簡單承諾怎會缺席?那么,分手后可以撤銷承諾,要求對方返還戀愛期間的花銷嗎?
戀愛期間,自愿給付另一方款項,特別是具有特殊寓意的轉賬金額(例如“520”“521”“1314”等),或自愿負擔某項共同花費,只要未明顯超過雙方經濟條件允許的范圍,雙方分手后,一方起訴返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但是,如果情侶之間轉賬行為被認定為附義務的贈予或者附解除條件的贈予,一旦義務不能滿足或者解除條件實現時,贈予的款項是可以要回的。比如以結婚為目的的大額紅包或轉賬,可能會被認定為彩禮,如果女方未與男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男方有權撤銷贈予,要求返還。
期待一場永不分手的戀愛,所以寫下“愛情欠條”,約定提出分手的一方要給對方賠償。那么,分手后能以此索要“青春損失費”嗎?
青春損失費,大多是以金錢方式來彌補戀愛期間一方的青春時光。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因分手索賠青春損失費、分手費,既不是侵權之債,也不是合同之債,更不是不當得利之債,很難找到一種權利或者權益與之對應。所以,在司法實踐中,這種“愛情欠條”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分手后以此索要賠償的行為是不合法的。
憧憬未來,渴望美好結局,簽下協議承諾“非她不娶”。那么,“結婚保證書”有法律效力嗎?
每個公民都享有戀愛自由、婚姻自由、人身自由權,一切違背法律的合同都是無效的。根據民法典第465條規定,依法簽訂的合同,受法律保護。而戀愛中的“結婚保證書”這種對婚姻自由、人身權利自由的限制內容,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
(《法治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