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薇
踏入初春之際,我認真研讀了《審計署內部審計科研課題研究報告2019—2020》一書。書中《大型中
央企業總審計師制度研究》一文,吸引我反復研讀揣摩,領會要義。當前,正值首創集團《內部審計體制改革方案》落地和《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委派總審計師管理辦法》施行,作為審計人,用時不我待的學習動力和只爭朝夕的學習精神,提升知識儲備、全方位多視角地去更好貫徹集團和公司的工作部署,無疑是這次讀書季我個人最好的收獲。
開卷有益,掌握內涵實質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內審事業得到蓬勃發展。2018年以來,在國務院國資委統籌推動下,中央企業開展了總審計師制度分批試點工作。通過開展試點工作,推進內部審計管理機制的規范、創新和完善,為央企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建立總審計師制度是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有關審計工作決策部署的重要體現,是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必然選擇。內部審計作為審計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其根本特征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
總審計師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的創新和發展。隨著總審計師制度試點工作的推進、深入以及相關政策、規范等指導性文件的出臺,總審計師制度的研究內容和研究結論還會得到進一步拓展和豐富。
觸類旁通,理論實際相結合
集團高度重視黨組織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直接領導,將總審計師的獨立性提升到新高度。通過制度設計和定職定責,明確內部審計要向集團黨組織和董事會負責,進一步提高了總審計師的政治站位。建立總審計師向黨組織定期匯報機制,黨組織根據掌握的信息動態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在黨組織的直接領導下統籌各級子企業審計、紀委監督等方面力量,構建以內部審計為核心的大監督體系,實現對內部權力運行的制約,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開展。
集團明確審計條線組織架構,“兩級設置、垂直獨立” 委派總審計師和集團直審兩種形式形成“上審下” 的內部審計管理體制。讓總審計師以高級管理人員的身份協助黨組織、公司董事會管理本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可以在企業內部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保駕護航,同時是加強國有資產監督、提高監督效能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對推進落實內部審計監督全覆蓋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通過學習,我理解了總審計師制度就是對集團系統原有的內部審計工作模式進行優化,推動建立以風險為導向、以控制為主線、以治理為目標、以增值為目的的現代內部審計新模式;要求結合風險數據庫對各類風險因素進行全面分析評估,排定審計項目先后次序,聚焦重要節點,以集團核心權限指引表為基礎,強化內部流程控制,防止權力濫用。把發現問題提出整改建議作為內部審計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幫助集團提高質量和效益,增加企業價值。
學以致用,新使命奮進新征程
學習是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工作是學習的延續和應用。京發投公司作為集團直審二級管理子企業,在貫徹集團審計改革部署、加速輔業資產清退和企業壓減部署要求的同時,緊緊圍繞內控體系建設、經濟責任審計、審計成果轉化等重要事項,不斷完善內控機制、強化審計工作成效。繼續在健全風險防控體系、為資產清退提供保障;狠抓重點領域關鍵點監督、確保審計貫穿工作全過程;聚焦弱項提升審計成果轉化、強化檔案管理助推資產清退等方面持續發力。作為審計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銘記初心,奮楫爭先。3378F8DE-674F-4165-AA23-F0974955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