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明
中煤集團大屯公司孔莊煤礦吳國慶獲得大屯公司第十屆職工技能奧運會礦井維修鉗工第一名。這一結果,對吳國慶身邊的工友來說并不意外:“一猜就是他,實力非常強,第一名實至名歸?!泵鎸s譽與稱贊,吳國慶淡淡一笑,佛系回答:“沒啥特別的,把工作干好了就有好成績?!眳菄鴳c并沒有特別的賽前訓練,也沒有什么奪冠秘籍,只有日復一日地堅持,正如吳國慶所說:“堅持高標準,成功自然來。”
吳國慶是該礦機電科副隊長,也是該礦“大屯工匠創新工作室”的帶頭人,他負責主副井提升、壓風、排水系統工作和技術創新工作,平時工作較忙,尤其是比賽前,他要權衡好比賽和工作,為了做到兩不耽誤,他在周末和下班時間學習礦井維修鉗工的理論知識?!爸攸c復習了理論知識,我也不知道實操考什么,主要學習礦井維修鉗工安全操作及標準?!眳菄鴳c按時參加本工種的賽前培訓,及時向輔導老師請教不懂之處,“我不懂就多問,我對自己的要求是不能有‘差不多’的想法?!边@也是吳國慶在維修工作中堅持的準則。
在吳國慶看來,每個設備都關乎全局安全,維修中一定不能有“差不多”的想法,他的每次維修工作不僅要解決問題,還要符合標準才行,一是安全作業的需要,任何時候都不能大意;二是責任感的體現,帶動身邊的職工養成好習慣。每次分工檢修時,吳國慶都反復叮囑職工:“先停上級電,再換接地極,別忘了要帶上瓦斯報警儀,只有檢測完以后,才能停電、開蓋、檢修?!?/p>
無論什么天氣,什么時間,距離多遠,也不管任務多么艱難,吳國慶都堅持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排除故障。為了搶時間爭速度,連續工作對他來說也是“家常便飯”?!拔也环判模挥性趩挝晃易畎残??!边@是他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的真實寫照。在礦老主井提升機電控升級改造工程中,他全身心撲在工作上,統籌安排,帶領井口維修班職工提前三個月就開始了主井改造的前期準備工作,臨近施工的一個月他放棄了全部的休息日,白天黑夜地撲在工作上。“看到設備正常運轉,一切苦與累都值得?!眳菄鴳c笑著說。
參加工作之初,吳國慶是一名新人,面對龐大的機電設備、復雜的電路圖紙,技校畢業的他深感自己知識匱乏,他先后自學了大專、本科,還經常上網尋師問教,向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請教工作中的一些難題,在學中干、在干中學。
“要想干好活,就要有好技術?!逼綍r,吳國慶刻苦鉆研設備維修技術,每次科里技術員來指導時,他都虛心學習,不放過任何觀摩實踐的機會。在別人看來,這是吃苦受累的事情,在他眼里卻是練技術的好機會。他多看多聽,虛心請教,處處留心觀察設備的運行情況;他多干多想,運用所學知識武裝大腦,多接觸設備,通過硬件與軟件相結合,及時總結經驗,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工作技能。
“把故障處理好,不應作為檢驗一名優秀技術工人的標準,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是關鍵?!爆F在,他幾乎每天都深入工作現場認真指導職工搞好設備的日常檢修工作,并刻苦鉆研組織實施設備革新改造,解決了很多設備技術難題,保證了設備正常運行標本兼治的效果,確保了孔莊煤礦三大運轉系統的安全運行,完成了從一個不懂業務的“門外漢”成長為業務骨干和行家里手的華麗轉身,2020年他獲得首屆“大屯工匠”榮譽稱號。
“每次遇到故障,他總能快速找到癥結,很快就維修好了。他一來,我們心里就踏實?!碧崞饏菄鴳c,絞車司機魏冰稱贊道。
多年的鉆研與實踐讓吳國慶練就一身“絕活”,他卻不打算“藏著掖著”,而是積極“傳、幫、帶”,毫無保留地向班組職工傳授工作經驗,幫助他們解決難題。
一次在主井絞車房檢修作業時,吳國慶發現維修工張飛站在信號開關旁愁眉不展,便上前詢問?!拔铱催@個絞車運行沒問題,檢查也正常,可設備為什么就報警呢?”張飛臉疑惑地問吳國慶。原來,絞車信號出現報警,張飛怎么也找不到故障原因。憑借多年經驗,吳國慶一眼便看出了問題所在:“檢修信號時,你要用排除法找出故障原因。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先啟動一下遠控按鈕,再啟動近控按鈕……”吳國慶一邊說一邊給張飛做演示,問題迎刃而解?!斑€是你厲害,我今天又‘偷’了一招。”張飛佩服地說?!爸灰阆雽W,我可以天天教你?!眳菄鴳c說。
面對班組老工人退休多、新工人成長慢,職工整體技術水平有所降低的現狀,吳國慶結合車間青年職工自主學習意識強,參與創新熱情高的實際,加大對職工的技術培訓,做好“傳、幫、帶”工作。“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還要薪火相傳,帶動身邊更多的人成長起來?!眳菄鴳c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匠心傳承的內涵?,F在,大部分新工人已經能夠獨當一面,日常檢修時出現的故障基本上都能獨自解決,保證了設備的正常運轉。
吳國慶(左)在井下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