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娟 劉亞麗 劉卓 趙艷

【摘要】目的 討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實施雙重血漿置換治療的護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回顧我院為7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實施雙重血漿置換治療的護理資料,對比常規護理與圍治療期全面護理對治療順利完成率和發生不良反應的影響。結果 觀察組治療順利完成率高,不良反應發生率低,與對照組指標數據形成鮮明對比(P<0.05)。結論 臨床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開展雙重血漿置換治療時對患者采取全面護理措施可促進治療順利進行,降低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臨床實際應用價值凸顯,具有推廣意義。
【關鍵詞】自身免疫性疾病;雙重血漿置環;護理
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應答并導致自身組織損害在臨床中被稱之為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中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甲狀腺功能亢進以及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等。雙重血漿置換是臨床針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臨床治療手段,原理是以膜式血漿分離技術為基礎對致病血漿進行二級分離,去除血漿中的致病因子后再回輸到患者體內,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但該治療方法對臨床護理的精細化要求較高,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實施雙重血漿置換治療患者采取的護理措施,并將具體情況做出如下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
選擇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間經我院確診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7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接診時間的先后順序將所有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5例患者。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23-68(37.85±1.67)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24-71(37.79±1.72)歲。兩組患者基本條件組間對比差異不大,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雙重血漿置換治療。選擇日本生產的ACH-10 CRRT治療儀、配套管路、膜式血漿分離器。準備500ml同型血漿和100ml 20%人血白蛋白作為置換液。治療前,嚴格按照程序并遵循無菌操作規則使用生理鹽水對所有管路、儀器進行預沖,并以肝素行封管操作,再生理鹽水沖洗,做好治療通道管路建立工作。然后對患者采取肌注20mg苯海拉明操作,接通管路后動脈注射5mg地塞米松。初始血流量控制在80-100ml/min,使血液通過ACH-10 CRRT治療儀分離出血漿,分離出的血漿經過膜式血漿成分分離器分離出大分子球蛋白后反輸回人體,根據患者血壓情況,適當調整相應參數,確保血漿分離速度為血流速度的25%-30%,返輸速度快于分漿速度。
1.2.2護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包括病史了解、相關醫學檢查、器械準備、病情監測、導管維護等等。觀察組患者圍治療期接受全面優質護理。治療前:采集患者相關病史情況,了解近期治療史和用藥史,排除治療禁忌,結合血象指標、心、肝、腎功能檢查結果、血壓、心率等指標確保患者身體條件符合雙重血漿置換執行標準。以肘前靜脈作為穿刺點的最優選擇,并選擇適配度較高的穿刺針。向患者講解治療的目的和意義,介紹治療方法的執行過程,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減輕心理壓力。治療時:密切關注患者的精神狀態和臨床表現,適當調節置換液進出量,盡量保證液體輸出與輸入平衡,觀察患者皮膚狀態,警惕過敏反應。觀察靜脈壓,詳細記錄跨膜壓、二級膜壓力參數,如有異常應立即找出原因并給予對應處理。觀察血漿分離器血液顏色,暗沉提示有凝血風險,需及時給予抗凝干預。治療后:拔除穿刺針后仔細觀察穿刺點有無血液滲出,以酒精棉和干燥紗布局部按壓止血,確認無血液滲出后以醫用敷料包扎。告知家屬日常護理要格外注意保持置管處干燥清潔。每天對病房進行空氣消毒和地面消毒,預防感染。常規情況下,每隔1-2d患者需要再接受一次治療,連續5次為一個療程,因此治療后要對患者置管處進行科學合理的封管處理,使用過的導管根據容積標識使用適量的肝素鹽水或尿激酶肝素鹽水為封管劑做正壓封管處理。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或合并嚴重并發癥而終止治療的患者人數,統計治療順利完成率;統計圍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計算不良反應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本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進行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治療順利完成率顯著高于對照組(100%>88.10%),圍治療期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4.65%<19.05%),兩組數據組間對比差異較大,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雙重血漿置換術是一種全新的血液凈化技術,普遍應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臨床治療中。但該項治療的順利進行對護理技術的要求較高,治療過程中需要綜合患者的生命體征和血壓情況,并且要充分警惕感染和過敏等風險事件的發生情況。因此,治療全程實施精細化管理非常必要。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治療全過程對觀察組患者實施全面護理服務效果顯著,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治療順利完成率較高,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較少。這是由于在全面護理干預模式下基于治療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技術難點和容易出問題的環節在充分了解患者的身體條件和疾病史下都經過了精細的考量,在治療之初就明確了護理的方向和目標,使得整個護理工作的質效大大提高,為治療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基礎。同時,在專業性強、精細度高的臨床護理照顧下,也更容易對治療途中患者出現的異常反應進行提前干預,因此能夠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總之,雙重血漿置換治療全程對患者采取全面精細化護理管理模式效果顯著,意義非凡,有較強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濮曉歡.護理服務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行雙重血漿置換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學,2017,29(22):107-108+114.
[2]張文超,郭軍軍,麥建玲.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行雙重血漿置換治療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5,13(23):2263-2265.
[3]彭芳,李余霞,岳成崎,陳琳,王慶松,尹澤鋼,范進.雙重濾過血漿置換在治療神經免疫性疾病中的安全性分析[J].成都醫學院學報,2021,16(3):351-354.58239A5C-0561-47FC-9429-C5B26A27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