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姍姍 劉曉蓉
摘要:江華瑤族長鼓舞優美多姿、賞心悅目、群眾基礎廣泛,是瑤族生產生活方式的體現,更是瑤族個性、審美習慣的體現。永州江華瑤族長鼓舞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國家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背景下,其傳承和弘揚有助于傳統優秀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本文主要從音樂與娛樂、社會文化、商業、健身等方面對永州江華瑤族長鼓舞的價值進行梳理,挖掘其寶貴財富,以期對其加以傳承與保護。
關鍵詞:永州江華瑤族? 長鼓舞? 價值梳理? 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J7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2)09-0088-03
長鼓舞是湖南省江華地區具有瑤族特色的傳統民間舞蹈藝術,通常以表現瑤族人民群眾生活為藝術手段,以再現瑤族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場景為主要內容,一般在較為固定的時間或特定的場合演出,如在春節、豐收、新房建成這種喜慶時期,以及在祭祀“盤王”或其它祭祀場合中表演,其類型有“單人舞”“雙人舞”“群舞”等。因瑤族進入江華地區時間久遠,加之江華東高西低、山勢崎嶇的地理環境,使得長鼓舞有多種形式,主要有“盤古長鼓舞”“鑼笙長鼓舞”“桌上長鼓舞”“蘆笙長鼓舞”“羊角短鼓舞”等?,幾遄嫦茸畛醮蜷L鼓是為了驅逐野獸,之后不斷融入祖先們的智慧,演變出了多種打法,按動作分文打和武打,按形式分單打、對打和圍打。
江華瑤族長鼓舞作為傳統的民間舞蹈,其開展需要特定的時間、空間及特定的工具,以及聚眾等條件,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除了需要特定的工具外,其他條件已無足輕重。在江華地區,長鼓舞作為一種健身方式被大家廣泛認可和接受,但其價值遠不止如此。
一、音樂與娛樂價值
長鼓舞兼具音樂與舞蹈之美。原生態長鼓舞呈現出一種古樸典雅之美,其音樂節奏明快,情緒熱烈,與有力量感的舞蹈相契合,顯得律動感十足。
原生態的長鼓舞是一種舞蹈與配套音樂相結合的表演形式。人聲伴唱和器樂伴奏構成了長鼓舞音樂,長鼓歌旋律活潑、節奏歡快、歌謠久遠。其中有名的《盤王歌》最晚于宋代流傳,是瑤族古典歌謠集,祭祀盤王的主要唱本。器樂通常是指以嗩吶為主,輔以大鑼、大鼓、大鈸、碗鑼等吹打樂。嗩吶多為瑤族民間藝人自制,其演奏技法也是獨具一格的。跳著鼓舞,伴著嗩吶,唱著盤古歌,整個畫面歡欣、活潑,具有喜慶感。吹打樂器還根據不同的場合衍生出了不同的吹法,在大型慶典活動中大吹大打,一般喜慶場合中小吹小打。
永州江華瑤族長鼓舞歌曲抒情、優美、熱情、活潑、手法細膩、構思精巧,但這種傳統音樂的受眾有限,在現代音樂和科技的沖擊下逐漸式微。所幸的是仍有傳承人致力于收集和保護原生態的長鼓舞音樂,作為現存的傳統民間音樂活化石,仍具有音樂創作借鑒價值與審美價值。
娛樂是人們追求快樂、緩解生存壓力的天性,舞蹈也是愉悅身心的一種娛樂。江華瑤族長鼓舞屬于喜慶舞蹈,瑤族人民在“過新年”“耍歌堂”等傳統節日,或者是喜慶豐收等喜慶場合進行規模性的表演,可以看出長鼓舞是當地人們表達喜慶、幸福、快樂情緒的象征,具有滿足瑤族民眾精神文化需求和陶冶愉悅心靈的娛樂價值。
江華瑤族長鼓舞的表演可以是規模性、團體性的,也可以是個體性、個人化的。這項民間活動不受時間、地點、表演者人數、觀眾人數等因素影響,無論是鄉村街道、自家院子,還是休閑廣場等不同類別的場地,都可以自由發揮,這樣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活動,既可以滿足自身的興趣,又可以愉悅自身的心靈。長鼓舞在表演時,有著明快、熱烈、歡快的擊鼓節奏,可以使參與者的身心得到滿足感、幸福感和娛樂感,釋放了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交際中的煩心壓力,達到愉悅身心和調節個人情緒的積極效果,既充實了日常生活,又豐富了娛樂情趣。
同時,舞蹈動作多種多樣,并不追求整齊劃一,融合陽剛美與柔和美,帶給觀看者視覺上的沖擊和心靈上的享受與滋養。在快節奏的日常生活工作中,長鼓舞是快節奏中的特殊部分,它的舞蹈形式雖然快,但是給人自身的體驗更多的是它帶給參與者的一種精神娛樂體驗和享受,大大發揮了它的娛樂價值。
二、社會文化價值
江華瑤族長鼓舞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長鼓舞深深影響了江華瑤族的生活形態、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
長鼓舞是瑤族人民生產生活方式的藝術寫真,主要用來研究瑤文化,對瑤學、民族學、民俗學研究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在如今的江華地區,長鼓舞所顯現的文化價值更多在于一種文化認同感。在對江華瑤族長鼓舞協會的會長李湘萍調查采訪中得知,她對瑤族長鼓舞的文化價值有著深刻認識,瑤文化早已成了瑤族人不可或缺的文化記憶,作為傳承人,其特別愿意去宣傳本民族文化,并希望可以一代代傳承下去。
社會價值有賴于個人或社會組織的貢獻,通常通過自我或組織的一定社會實踐來創造。永州江華瑤族長鼓舞在2008年申請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后,引發了江華社會各界的關注。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來保護和傳承長鼓舞,建圖騰園、文化館、盤王殿等等。這些獨具特色的文化設施的修建,為當地工人提供了臨時工作,而建成后的設施又獨立成了一個機構,為當地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學校積極響應瑤文化進校園,開展長鼓舞課間活動,從小培養瑤族長鼓舞的繼承者。而作為瑤族學生,從小便有穿著瑤家織錦、跳長鼓舞的經歷體驗,學校請來的老師也是資深的瑤族文化的傳承者,原本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他們是一群快要邊緣化的人物,學校的重視讓他們有了傳播和發揚長鼓舞的機會和平臺。永州江華瑤族長鼓舞具有增加就業崗位、掀起學舞熱潮的社會價值。
永州江華瑤族長鼓舞具有塑造文明新風、助力產業振興的社會價值。長鼓舞協會及各種有關瑤族長鼓舞的民間團體的盛行,讓長鼓舞成為了一種大眾化的休閑娛樂方式,對社會風氣、文明新風起著很好地塑造作用。民間自辦文藝社團的最大功能是促使社團成員實現自我表現和自我服務。社團成員不是作為接受者被動地欣賞文化活動,而是作為表現者主動地展示文化活動,他們在自我塑造、自我欣賞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滿足了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如李湘萍老師帶領協會成員編排的帶有民族特色的長鼓舞節目,在江華瑤族自治縣舉辦的晚會上大受好評,也有些民間長鼓舞活動的組織者,開展長鼓舞活動滿足自身強身健體的需求。長鼓舞的盛行帶動了一批產業的發展,在以前的長鼓舞活動中多用嗩吶伴奏,如今趕上時代步伐,多用音響伴奏。但最受影響的產業是服飾行業,傳統原始的高山瑤服飾莊嚴肅穆,多為祭祀所用。如今的高山瑤服飾華貴艷麗、色彩繽紛,并且為了更好地適應表演,還對其做出了相應的改造。長鼓舞的表演活動增多、規模擴大,讓瑤族服飾成為剛需,帶動了瑤族服飾產業的發展。
永州江華瑤族長鼓舞還具有促進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交往交融,鑄牢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價值。江華是瑤族自治縣,瑤族在本縣占有絕大多數人口,瑤族也分為嶺東高山瑤,嶺西平地瑤。最初長鼓舞是嶺東高山瑤的傳統藝術形式,而嶺西平地瑤對此知之甚少。如今全民皆學舞,生活在江華瑤族自治縣的其他民族群眾也對長鼓舞報以欣賞的目光。江華地區不同民族、不同社團的成員在表演長鼓舞項目中共同交流、交往、交融,相互欣賞、互相學習,為促進民族團結,加強民族文化交流,鑄牢民族共同體作出了貢獻。
三、商業價值
近些年來,國家下發的一些利民政策中,很多都涉及到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國家致力于地方文化繁榮的同時,也致力于地方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必將帶動文化的發展,同時文化的發展對經濟的發展也具有積極的反作用,這時,地區特色文化會產生與其相關的經濟效益,即體現了商業價值。
地區特色文化的商業價值,可以從它的生產、消費和交易三個角度進行分析,隨著地區社會的發展,江華瑤族長鼓舞也由逐漸逝去,到重新進入世人的眼球,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江華瑤族長鼓舞的傳統文化在得到一定發展的同時,又給江華當地從事長鼓舞有關產業的活動主體帶去了不容小覷的經濟利益。
首先,從生產角度進行分析。江華瑤族長鼓舞文化得以傳承,離不開長鼓舞表演工具的生產和改造,長鼓舞的表演用到的主要是長鼓,長鼓通常采用沙桐木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長鼓的生產制造材料并不難尋,江華當地居民便可提供,這會增加居民的經濟來源,使經濟來源更加多元化。同時,長鼓的制作需要手工藝人,顏色的涂抹、圖案的雕刻都是十分注重細節的,這些細節方面的工作既是長鼓制造藝人師傅們的興趣所在,又會給他們帶來經濟效益,提高積極性。
其次,從消費角度分析。長鼓舞為地區特色民族舞蹈,具有民族特色,比較有吸引力,也有一定的優勢。當地可以舉辦以長鼓舞為主題的文化活動、招商活動、文體活動等等,為江華瑤族長鼓舞提供更加寬廣的舞臺,這樣不僅能展現瑤族的民族文化,還能夠給參與其中的藝人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展現長鼓舞的商業價值。在舉辦長鼓舞主題活動的時候,會有很多游客參與其中,這時,長鼓舞帶來的并不僅僅有對表演藝人的經濟價值,還有對江華當地各方面的經濟價值,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或者活動結束后,會有游客繼續體驗瑤族的民族風情,感受瑤族的民族文化,會帶動當地服飾、飲食、住宿等方面經濟上的發展。
最后,從交易角度分析。在江華一些大型活動的時候,比如進行招商、引資活動時,可以邀請長鼓舞的表演隊進行表演,這是長鼓舞表演團隊與外來文化之間的交往,既可以進一步弘揚長鼓舞的民族文化,又可以給表演長鼓舞這個團體帶來可持續性的經濟效益。
四、健身價值
體育的本質屬性是以強身健體、提高健康水平、增強人體機能免疫力為目的而進行的活動,作為一項民族文化活動,江華瑤族長鼓舞的基本動作由走、跳躍、蹲、轉等肢體動作組合而成,表演長鼓舞是全身性的運動,可以使表演者的肌肉、關節、韌帶等都得到鍛煉,達到有氧鍛煉效果,促進人體能的發展和體質的增強,具有很強的健身價值。
在前非遺時期,江華瑤族長鼓舞便被人們用來當做強身健體和充實精神時間的一項肢體體育活動,人們在表演的時候,既是興趣所驅使,又是肢體感覺所在,在不經意間便會達到強健體魄的效果。具體來分析,表演者在表演長鼓舞時,會對長鼓舞進行擊打,即擊鼓動作。足部也會隨著節奏,跟著拍子的指示,做出相應的動作,形成矯健的舞步。這時由手臂至足部都會得到相應的動作指示,賦予全身身體一定的運動負荷,加速人體能量的內部循環,從而促使表演者的人體機能和內部能量在活動過程中不斷得到提升。
江華瑤族長鼓舞在體育健身方面來看,其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具體從表演者進行擊鼓動作來看,其動作多由走、下蹲、跳躍、跑、旋轉、挫、頂、斗、扭等組合而成。從完成擊鼓動作的主體全身性來看,首先由擊鼓者的頭部、胸部再到腰部、胯下、膝蓋處,最后到小腿部、足部,這些身體部位在進行擊鼓動作的同時,都會做出相應的反應,當多次重復性的擊鼓動作出現時,擊鼓牽動著表演者身體的各個部位進行全身性的運動,使得關節處、肌肉、韌帶都得到發展鍛煉,同時,也會提高人體的機能免疫力,當左手和右手進行不間斷的持續性擊鼓動作時,會增加手臂、手腕、手關節的靈活性和敏捷度。
江華瑤族長鼓舞的舞蹈動作粗獷、勇猛、奔放、雄勁、灑脫,節奏明快、敏捷。長鼓舞動作表演的要求會帶動表演者肢體的自行改變適應,簡單來說,表演者的肢體語言會隨著長鼓舞舞蹈動作的要求,變得更加熟練敏捷。一個長鼓舞的舞蹈動作一套下來,需要表演者身體從頭到腳各個部位的配合,對于長期跳長鼓舞的人們來說,他們自己身體的靈活度、敏捷度、柔韌性和力量感都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充分發揮了長鼓舞的健身體育價值。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經濟、文化、藝術與社會間的交融日趨劇烈,江華瑤族長鼓舞也在這種形式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有別于以往非遺稍顯古板,僅僅只有利用傳承求發展不同,如今非遺發展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進行改造。我們應跟緊時代的潮流,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進一步挖掘長鼓舞本身的價值,促使江華瑤族長鼓舞多元化價值得到更大更充分的展現,更好的傳承民族文化,更便捷地為人民大眾服務。
參考文獻:
[1]湖南省文化廳.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江華瑤族長鼓舞[DB/OL].2022-01-15.
[2]陸良民.瑤族長鼓舞及其音樂特色[J].中國音樂,2003(04):66-69.
[3]盤才萬,房先傾,李默等.盤王歌[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6:307.
[4]盤貴江.湖南江華瑤族長鼓舞申遺成功后的傳承保護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20年.
[5]劉鴻,趙翔,寇鎮元.鄉村振興背景下民間文藝社團的社會價值探析[J].中國文化館,2021(01):113-120.
[6]唐元超.瑤族長鼓舞體育文化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