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蕾
《光明日報》2012年6月2日7版《論音樂的社會功能》一文談到,恰如其分的音樂,可以鼓舞人的斗志,提振人的情緒,激發人的潛力。其中有一句話:“音樂能通過自身內蘊催人奮進,這方面具體的例子,不惶多舉。”“惶”應該更改為“遑”。
“惶”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惶恐也”,在《廣雅》中解釋為“懼也”,本指普遍的恐慌,引申為恐懼、驚慌。如《史記·刺客列傳》中“秦王方環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常見詞語如“人心惶惶”“驚惶失措”“惶恐不安”“誠惶誠恐”等。而“遑”基本義為“閑暇”?!安诲亍笨芍浮盁o暇,沒有閑暇”或“慌張,手足無措”。常見詞語如“救過不遑”“應接不遑”“不遑顧及”“不遑多讓”“不遑暇食”等等。文中的“不惶多舉”應更改為“不遑多舉”,以表示數量眾多,不勝枚舉。該含義另一規范形式為“不遑枚舉”。
(選自《語文月刊》,2021年第11期)D7ECFBBA-90F8-4C64-B6DE-8D8D237F7F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