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 比較森田療法與中醫心理療法治療的輕中度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其生活質量影響。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青島精神衛生中心診治的輕中度抑郁癥患者40例,以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20)與觀察組(n=20),對照組行中醫心理療法,觀察組行森田療法,均干預8周,對比兩組HAMD評分、生活質量(WHOQOL-100評分及增分率)及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評分,分析森田療法與中醫心理療法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臨床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內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HAMD評分均低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WHOQOL-100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WHOQOL-100評分和增分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PF、SF、BP、MH因子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輕中度抑郁癥患者治療上,森田療法與中醫心理療法療效相當,但森田療法可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抑郁對其日常生活的影響,改善患者生理及心理功能。
關鍵詞:森田療法;中醫心理療法;抑郁癥患者;生活質量;效果
中圖分類號:R74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12-0-04
抑郁癥不僅會對人類心理健康產生極大的影響,其對心理的影響也會蔓延到身體上。抑郁癥和常見的悲傷及痛苦的情緒不一樣,是一種心理不受控的精神疾病。在早期容易被忽視,隨病情進展患者可能出現自殘行為。對于該病的治療,常常以藥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就現狀來看,抑郁癥對人類健康的負面影響已經日漸突出。其對人類健康的損害并不單單體現在心理健康上,還存在外周HPA軸紊亂及腸道菌群失調風險,繼而引起一系列軀體癥狀。抑郁癥藥物治療在不斷進展,心理輔導方案也在不斷完善。森田療法在焦慮癥、強迫癥及神經癥性睡眠障礙治療中具有一定適用性,其主抓患者思想矛盾,經數十年的臨床驗證,其在應用過程中極易被患者所接受。中醫心理療法可追溯至《黃帝內經》中的情志相勝法,具有悠久的應用及發展歷史,經歷代醫學實踐驗證可較好的治療心理疾病。為進一步探討森田療法與中醫心理療法在抑郁癥患者治療上的效果,本研究選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青島精神衛生中心診治肉的輕中度抑郁癥患者40例進行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青島精神衛生中心診治的輕中度抑郁癥患者40例,以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20)與觀察組(n=20)。其中對照組患者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齡20~40歲,平均年齡(33.47±2.11)歲;病程在1~3年,平均病程(2.11±0.66)年;學歷:大專5例、本科8例、研究生7例。觀察組患者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齡20~41歲,平均年齡(33.55±2.21)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2.47±0.34)年;學歷:大專4例、本科9例、研究生7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程、學歷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青島精神衛生中心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患者及患者家屬對本次研究完全知情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抑郁癥基層診療指南》[1]診斷標準;伴有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的主要臨床特征,并伴有興趣減退、運動性激越,或伴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HAMD17項評分在17~24分。
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完整;伴有聽力障礙或視力障礙無法配合治療。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以鹽酸帕羅西汀(生產企業: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106)進行藥物干預,用法用量:劑量20 mg/d,持續2~3周后,以10 mg/周的量遞增,最大劑量不超過50 mg/d,藥物干預療程同心理干預療程為8周;視病情癥狀以小劑量艾司唑侖(生產企業:廣東臺城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098)用以緩解失眠,用法用量:起始劑量1 mg/d,根據臨床反應調整劑量為1~2 mg/d,病情癥狀消失或睡眠時長(有效時段22:00~次日8:00)≥6 h則停藥。
對照組:采取中醫心理療法,干預療程為8周,醫生資質同為碩士研究生且具有中醫心理干預5年經驗,具體流程包括情志相勝法及心理暗示法,情志相勝法與心理暗示法同時進行。情志相勝法主要采取以喜勝悲,以言語等方法調動患者情緒。應用過程因人而異進退有度,期間需了解患者抑郁癥癥結,并行勸說開導療法、順情從欲療法以達到消除其致病心因的目的,繼而再結合移情易性療法及修身養性法轉移患者的心理焦點,同時也是培養患者情緒調節能力,如可以書畫療法使得患者在書寫繪畫過程中求得心理平衡,也可以輕音樂舒緩患者心理壓力,并結合患者心理狀態采取對應心理療法,可適當通過習以驚平的方法提高患者適應能力。
觀察組:采取森田療法,分階段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干預療程為8周,具體流程如下:
治療前,首先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期間可引導患者家屬閱讀森田療法相關書籍并舉行有關森田療法的知識講座以提高患者家屬對森田療法的認知水平,從而取得患者的信任及認可,為后續森田療法的應用奠定基礎。總療程包括4個階段,每個階段時長在1~2周,根據情況進行調整。第一階段:以靜臥睡眠為主,通過靜臥解除患者身心的疲憊感,持續4~7 d,這一階段以讓患者學習接受自己為主,讓患者了解自身患病的情況,期間不要勉強患者干任何事情,以讓患者身心徹底放松為主,執行過程中貫徹森田療法“順其自然”理念,避免患者在這一階段產生不安,在此過程中重新培養患者活動欲。第二階段:以輕作業為主,建議患者進行可靜心的手工作業如折紙等,也可通過整理房間、修建花草來完成輕作業治療,并每日撰寫日記,梳理心情也可借日記抒發郁悶,有助于患者保持生活規律,以工作自覺性打破情緒本位,此外還可配合澆花、聽音樂等活動以喚醒患者自發性運動意識,持續時間為7~14 d,以“活動欲”喚醒患者“生的欲望”,讓患者逐步投入生活,自發性地進行身體活動。第三階段:由輕作業過渡至重作業,適當調整作業強度,可進行打掃、烹飪或戶外作業,每項作業時間相對較長,可讓患者忽視對事情價值的思考,緩解患者對生活的無力感,持續7~14 d。第四階段:與外界恢復通信,并進行面談,面談中切忌給患者增加心理壓力,而應以幫助患者順從并適應生活環境為主,降低患者對自我、對世界的懷疑與抗拒,持續時間在7~28 d。
1.4? 觀察指標
①臨床有效率:以HAMD評分為依據,以交談與觀察的方式評價患者抑郁癥病情療效,選用24項版本,總分得分>35分則提示嚴重抑郁,>20分則提示輕中度抑郁,<8分以下則提示抑郁癥狀消退,將臨床有效率按HAMD評分下降百分比分為治愈(HAMD評分下降至8分以下,不含8分)、顯效(HAMD評分下降70%以上,含70%)、有效(HAMD評分下降50%~70%,含50%)及無效(HAMD評分下降<50%),HAMD下降百分比=(治療前HAMD評分-治療后HAMD評分)/治療前HAMD評分×100%,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HAMD評分:分別記錄治療前、治療56 d后HAMD評分;③生活質量:以WHOQOL-100評分評價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價內容包括對生活質量的滿意程度、快樂或滿足之類的積極感覺以及對某些事情是否感覺能夠應付,生活質量的滿意程度回答主要分為很不滿意、不滿意、既非滿意也非不滿意、滿意、很滿意5個程度,分數對應1~5分,快樂或滿足之類的積極感覺及某些事情是否感覺能夠應付對應回答以根本沒有、很少、一般、比較、極度為主,對應評分為1~5,計算總分及量表增分率,總分為所有問題條目得分總和,量表總分為120分,<60分表示生活質量偏低、60~70分表示生活質量一般(含70分)、70~90分表示生活質量較好(含90分),>90分表示對現狀生活十分滿意,量表增分率=(治療后量表評分-治療前量表評分)/治療前量表評分×100%;④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選取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PF)、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軀體疼痛(Bodily Pain,BP)及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4項進行評分,其中生理功能是主要評價健康狀況是否對正常生理活動妨礙的程度,社會功能則負責評價生理及心理2個方面問題對答題者社會活動的影響程度,軀體疼痛即測量疼痛對日常活動的影響,精神健康對激勵、壓抑、情感失控及主觀感受四類精神健康項目進行評價,換算得分公式為:得分=(實際得分-該方面的可能的最低得分)/該方面的可能的最高得分與最低得分之差×100%,得分越高表示恢復程度越好。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臨床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90.0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HAMD評分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HAMD評分與對照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與對照組HAMD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
治療前,兩組患者WHOQOL-100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WHOQOL-100評分和增分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SF-36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PF、SF、BP、MH因子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 義(P<0.05)。見表4。
3? 討論
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患者呈現出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自卑抑郁、厭世情緒等心理較為嚴重,每次發作至少會持續2周甚至更長,嚴重情況下,患者可能出現幻覺、妄想等臨床癥狀[2-4]。抑郁癥包括情緒癥狀、動機癥狀、認知癥狀、軀體癥狀等。情緒癥狀較為普遍及明顯,表現出對日常生活喪失興趣,長時間的低落;動機癥狀則表現出頭腦遲鈍、言語行動遲鈍、缺乏生活動力等;認知癥狀則是表現出自我認知水平低,從而出現強烈的自責心理、貶低自己等;軀體癥狀則表現出精力喪失、失眠、閉經及各種軀體不適感等[5-8]。
隨社會發展,心理方面的疾病對人們的生活也產生了一定影響,抑郁癥也愈發受到社會關注。抑郁癥不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情況嚴重患者會產生強烈的厭生心理[9-11]。中醫作為中國傳統醫學,其經歷多年發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醫療體系,并在醫療方式上也日趨成熟。而森田療法立足于中國儒家道家思想,結合中醫情志理論,同時也結合了系統的心理學基礎,在治療患者精神疾病的同時,也可通過有序的分階段治療使得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從而提升自身生活質量[12]。
森田療法自1920年由日本森田正馬教授提出后,不僅在日本風行,后經雷諾氏傳至美國,主要在神經癥治療中有所應用,隨后進入中國,也受到了廣大醫療工作者的關注[13-15]。森田心理分階段療法與抑郁癥的情緒癥狀、動機癥狀、認知癥狀及軀體癥狀相對應。第一階段,通過讓患者放松身心,以3~7 d的時間讓患者整理自身情緒,在這一段時間盡可能地降低外界干擾對患者情緒的影響,給患者心理留取較大空間。在此基礎上進入第二階段,讓患者自行自我表達,如寫日記、繪畫等都是一種自我表達的方式,在發泄情緒的同時也能讓患者感到平靜,逐步建立患者對外界的興趣。第三階段,通過調整活動強度,讓患者在活動中產生成就感,從而提高自我認知水平,緩解患者的自責心理。最后一個階段通過與外界的交流引導患者正視自己,逐步恢復及融入外界生活。通過分階段治療,逐步緩解患者情緒癥狀、動機癥狀、認知癥狀及軀體癥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森田療法臨床療效優于中醫心理療法。表3結果顯示,采用森田療法治療的觀察組患者WHOQOL-100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改善更為明顯[16-19]。表4數據分別對患者PF、SF、BP、MH因子得分進行評價,得出森田療法更能改善患者心理健康,并有助于患者重新融入社會生活。相對于常規心理療法,森田療法體系性更強,其對每個治療階段需要執行的操作都進行了明確分類及規定,適用性更強[7]。
綜上,森田療法與中醫心理療法治療輕中度抑郁癥患者療效相當,但是森田療法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抑郁對其日常生活的影響,并可改善患者心理和生理功能。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等.抑郁癥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21)[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21, 20(12):1261-1268.
[2]鄧科穂,劉嬌,黃建華,等.熱敏灸聯合改良森田療法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的臨床觀察[J].江西中醫藥,2019,50(12):50-52.
[3]Cox DW, Bakker M, Naifeh JA. Emotion Dysregul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in PTSD and Depression: A Study of Trauma‐Exposed Veterans[J].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2017,30(5):545-549.
[4]li PF, Johnson LN. Couples’ depression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examin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demand/withdraw communication patterns[J].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2018,40:S63-S85.
[5]夏江明,濮正平,李國榮.改良森田療法聯合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療效觀察[J].浙江臨床醫學,2018,20(7):1254-1255.
[6]王志滿,陳薇,賀英,等.繪畫心理技術訓練輔助抗精神病藥物對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患者恢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師雜志,2020,22(11): 1677-1680,1685.
[7]馬曉涵,母代斌.青少年抑郁癥首發患者睡眠質量與反應抑制能力的相關性[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21,35(4):306-310.
[8]錢麗菊,劉利,陳敏,等.認知扭曲問卷中文版測評抑郁癥患者的效度和信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21,35(3):220-225.
[9]肖樂,朱雪泉,豐雷,等.抑郁癥急性期治療結局對殘留癥狀變化的影響:一項來自全國、多中心的隨訪調查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 2021,54(1):9-16.
[10]陳苑,程敬亮,張勇,等.首發早發性抑郁癥患者腦自發活動改變與臨床特征及認知功能的相關性[J].放射學實踐,2021,36(4):440-446.
[11]趙紅霞.元認知心理干預聯合中醫情志護理在首發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0,6(11):130-133.
[12]馬曉涵,母代斌.青少年抑郁癥首發患者睡眠質量與反應抑制能力的相關性[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21,35(4):306-310.
[13]楊玉興,權元文,郭建魁,等.中醫五行音樂對老年抑郁癥患者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9,34(6):2787-2790.
[14]Baucom H,Fischer S, Worrell M, et al. Couple‐based Intervention for Depression: An Effectiveness Study in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in England[J].Family Process,2018,57(2):275-292.
[15]丁紅運,劉軍.森田心理療法聯合鹽酸帕羅西汀治療抑郁癥的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22):4124-4125.
作者簡介:王心蕊(1972.5-),女,漢族,籍貫:山東省青島市,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雙相情感障礙、森田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