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晶

松原市寧江區伯都訥小學緊緊圍繞“雙減”政策和“五項管理”目標,在已有的線上教學經驗基礎上,不斷優化新時期學校線上教學工作方案,以“雙減”為切入點,加強課堂教學設計并保證教學設計有效實施,不斷總結、反思、改進、提升,在“停課不停學”的居家線上學習期間最大化地保證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集體教研“合縱連橫”
各年級、各學科教研室根據學校工作部署,確定每周六為線上集體備課時間,針對單元目標、課時目標、學科要素落實、作業布置、資源收集、網絡環境使用等開展研討活動。語文、數學以年級為單位,其他科目以學科為單位成立19個網上集體備課群,備課活動由學科組長組織開展。同時,由班主任組建課程班級群、建立線上學習公約、發布課前通知、開展學情檢測、搜集學習資源等方面工作,形成年組智慧提交經驗,學校教研領導深入各備課群,施行網格式管理,周密部署和過程督導保障了集體備課的及時高效。
教學目標“由大變小”
按照“雙減”政策要求,學校嚴格把控線上教學時間,規定教學時長不超過20分鐘。在教學目標設定上,把線下教學目標精簡縮小,從三維目標出發,壓縮教學內容。同時根據不同學段的要求,擬定符合不同年段學習特點的教學目標,實現讓線上教學減量提質。
作業布置“長短相濟”
疫情防控期間的線上作業布置是對教師的又一項挑戰,為此學校采取“長短相濟”的作業布置模式。“長”作業即留實踐性周作業,例如觀察水培植物、學做韻律操、要點新聞調查等;“短”作業即每天提交的文字作業和學科作業。目的是關注學生“雙基”培養和能力提升。
課程安排“靜中有動”
大班容量的線上教學不同于傳統的線下面授教學,多數情況下,教師看不到屏幕另一邊的學生,學生之間也看不到彼此,所以激發、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靈活運用多樣的線上交互策略,對保證線上學習效果而言非常重要。線上交互策略對檢測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行為,收集學習效果,獲得教學反饋,從而更好地干預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價值。線上交互方式上,目前學校采取了實時在線(直播或視頻會議)、個別提問、基于任務驅動的小組活動、筆記之星評比、線上互動之星評比、小組貢獻之星評比及在線測試、學生直播講解等。課程安排上,學校把語文、數學同體育、眼保健操、健身操等課程交錯安排在線上課表中,保障學生居家學習有動有靜、動靜結合。
反饋評價“點面結合”
學生的作業會通過微信平臺、“人人通”平臺、班級優化大師等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們逐一批改,發現共性問題及時給予評價。據統計,目前學校線上教學覆蓋率達到了99.8%,對不能參與線上學習的個別留守兒童,教師通過微信單獨指導,基本做到了全員覆蓋。此外,學校還通過班級“自律聯盟”計劃每周評選出一名“最美自律少年”,每周評選“線上最佳集體”,通過榜樣的力量,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線上學習。
隔空聚力直面挑戰,“疫”路同行共話成長。松原市寧江區伯都訥小學將繼續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昂揚姿態,用心做好各項工作,迎接戰疫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