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雄 常浩娟 章滌凡 劉曉靜 辛文鋒 孟慶紅
1.云南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云南昆明 650500;2.文山學院三七醫藥學院,云南文山 663000;3.云南中醫藥大學黨政辦,云南昆明 650500
近年來,國家非常重視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和重要舉措。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中醫藥振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1-2],中醫藥發展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云南作為我國中藥資源最豐富的大省[3],在省委、省政府部署“三張牌”戰略下,云南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成為了題中應有之意。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就是競爭力的提升,通過構建云南中藥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明確競爭力提升的著力點,為云南中藥產業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波特·鉆石模型”是由著名戰略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于20 世紀90 年代提出。其核心觀點是:某一產業在其對應范圍的競爭力取決于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持性產業、企業組織(戰略、結構和競爭)4 個核心要素(要素間具有雙向作用)的表現,并受到機會和政府兩個輔助因素(不確定性因素)影響[4]。見圖1。

圖1 波特鉆石模型
鉆石模型的6 個指標都是概括性的指標[5],要更全面明確的分析產業競爭力,需要通過層次分析法,將復雜的問題分解成若干有序的階梯層次或若干因素(目標層、準則層、細分層、指標層),通過對細化的指標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從而構建完整的競爭力指標體系,實現競爭力評價的目的。
目前文獻檢索的關于產業競爭力的分析范式都是依據“波特·鉆石模型”修正所得[6]。因此,本文基于“鉆石模型”理論,結合云南文山三七產業發展的實際狀況,通過對生產要素、需求狀況、相關及支持產業、企業組織、政府和機會6 個方面具體情況的分析,利用實地調研數據構建競爭力指標體系。
2.1.1 基礎條件 文山三七因其歷史悠久和獨特的道地性,基礎條件逐年提升。從種植面積、種植戶數、種植從業人員到采收面積都逐年平穩增加。據文山州相關部門統計,連年的價格暴漲,文山三七種植在2014 年達到一個高峰,農戶數44 089 戶、從業人員83 850 名、占地面積521 825 畝、采收面積261 462 畝。之后市場趨于平穩,但整體趨勢是穩步上升發展。2017 年農戶數16 858 戶、從業人員33 492 名、占地面積245 458 畝、采收面積91 097 畝。2018 年農戶數14 354 戶、從業人員33 492 名、占地面積252 280 畝、采收面積95 290 畝。
文山州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峰較多,三七種植大多在洼地、坡地為主,種植面積廣;但大多以農戶自發種植為主,單戶種植面積不大,在機械推廣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機械化率不高。機械化使用較多的是相對平坦的種植區和種植示范基地。
2.1.2 資本條件 三七主要種植區域在云南,基礎投資也逐年增加。種植銷售方面,據統計,云南三七種植面積占全國種植面積的95%,而文山州占全云南種植面積的39%[7]。同時文山是三七的主要銷售集散地,文山三七全國市場占有率占98%以上[7]。文山三七已經成為了三七的最道地的品牌和代名詞。自2012 年來,三七種植每年銷售額均突破100 億元。基礎建設方面,文山州2019 年完成三七園區登高片區首期4 平方公里的基礎建設,初步成為集三七生產、交易、質量檢測認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集群化發展平臺;引進36 戶生物醫藥企業入住文山三七產業園區,其中:投產企業22 戶、在建企業10 戶、項目前期企業4 戶;2020年,園區總產值107.88 億元,三七中醫藥加工業實現產值36.20 億元。三七的選育、種植、加工、銷售等,離不開政府對基礎條件、基礎設施的投入[8],省市各級政府,在三七種植補助、道路交通設施及三七銷售市場建設等方面,每年都加大投資力度。文化宣傳方面,文山州每年舉辦的“文山三七節”,“文山三七號”動車的冠名等,都極大地增強了文山三七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2.1.3 生產技術 隨著三七種植規模的發展,三七的種植也從傳統種植模式轉向了科學化種植模式[9]。農戶零星分散種植向懂技術、會管理、有實力的大戶和企業集中,也朝著科學化、品牌化、企業化的道路發展。天士力藥業集團、云南白藥集團、云南三七科技、廣州白云山等全國知名藥企在產地投資建立規范化種植基地,加快了三七種植業的組織化、規模化、信息化的步伐,提升了三七種植的技術。在政府的指導下,各縣也設立專業標準化種植基地;個體農戶則以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的形式替代傳統單打獨斗的模式[10]。同時,文山州政府在三七種植基層單位,專設了三七農科服務中心,配備專業的科技服務人員和設備儀器,直接幫助農戶進行常規的田間管理和咨詢,為三七種植戶進行科學管理提供有利條件。
2.1.4 自然資源 文山州具有獨特的土壤和氣候環境,全州均屬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海拔最高2991 m,年均日照1492~2092 h,無霜期273~353 d,非常適于三七的生長[11],其產量和品質均優于省外三七,使得文山成為了三七的原產地、主產地、道地產區,體現其資源優勢和道地優勢。目前,文山三七已經成為一個全球認可的道地藥材,文山三七的品牌價值遠遠高于其他單品類中藥材產品[12]。
2.2.1 經濟基礎 就全國的經濟來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表明,全國經濟增速以每年6%的水平增加。2018 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了90 萬億,增速6.7%,2019 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99 萬億,增速6.0%,2020 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1.6 萬億[13]。國內生產總值的持續增加,表明國家經濟運行平穩,居民收入增加,需求旺盛。全國的人均純收入也逐年增加,2018 年為28 228 元,2019 年為30 733 元。經濟基礎表現一個國家最基本的經濟實力和收入能力[14],也體現國家整體市場環境的好壞[15]。從國內的經濟基礎看,經濟實力和民眾收入都在逐年增加,為三七的銷售和消費都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2.2.2 消費水平 依據國家統計局對外公布的數據,2018 年全國人均支配收入為28 228 元,其中用于醫療保健服務的人均支出為1685 元,占比為5.97%;2019 年全國人均支配收入為30 733 元,其中用于醫療保健服務的人均支出為1902 元,占比為6.19%[16]。全國中藥消費也是逐年增加,2017 年為1018 億元,2018 年為1264 億元,預計2022 年將達到1708 億元,到2024 年將超過2000 億元。三七作為藥食同源產品[17],其消費必然快速增加,三七產業也將有更為廣闊的市場和前景。
2.3.1 加工企業 文山州現有以三七為主的加工企業14 家,主要從事三七藥品、保健品、化妝品及口腔清潔用品的生產,其中13 家三七加工企業獲得藥品生產管理規范認證,共有三七系列產品批準文號166個。全州規模以上三七加工企業9 家,獲得國家、省、州認證龍頭企業12 家,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6 家;全州共有1 家企業(協會)獲得國家馳名商標認證,8 家企業獲得省級著名商標認證,9 家企業獲得州級知名商標認證;2 家新三板上市企業,分別為云南七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文山坤七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另有3 家企業獲得省級以上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稱號。2017 年,全州三七加工業實現現價總產值29.42 億元。
2.3.2 銷售企業 除了加工企業和連鎖藥店的銷售渠道外,專業市場銷售也是文山三七銷售的重要渠道。在文山州政府牽頭下,建成了文山三七國際交易中心、文山三七綜合批發市場、文山三七國際綜合交易市場3 個綜合性三七交易市場,為文山三七的銷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不僅是省內以及國內,甚至國際上三七的交易也都在此市場進行。目前單一品種的藥材銷售形成如此大規模的交易中心[18],僅有文山州。同時設立了文山三七電子交易市場等,極大的促進了文山三七的電子化銷售渠道。文山三七也形成了諸如:豹七、崔三七、七丹、特安吶、苗鄉三七等知名的三七品牌。
從云南省來看,全省以三七為原料的中成藥制劑69 個,擁有國藥準字批號303 個,涉及生產企業67 家,形成了云南白藥系列、血塞通系列等大品種,也形成了一批支撐三七產業發展的骨干企業,如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植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特安吶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等。2017 年,全省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125 家,單品種銷售10 億元以上品種4 個,其中三七相關品種3 個,分別為三七粉、云南白藥氣霧劑和云南白藥膏;5 億元以上品種7 個,其中三七相關品種4 個,分別為注射用血塞通(凍干粉針)、血塞通軟膠囊、云南白藥膠囊和云南白藥創可貼。全省醫藥工業產值前30 家企業中,三七工業企業占12 家,企業總產值211.8 億元;全省企業營收前30 家企業中,占10 家,企業總營收323.0 億元;全省企業利潤前30 家企業中,占9 家,企業總利潤46.4 億元。
政府在中藥產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9],政策法規是中藥產業發展的重要外部環境[20]。為了促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各級政府出臺一系列發展中醫藥的文件。國家層面有:2016 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21],2018 年出臺《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2018—2025 年)》[22]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23];為落實國家的政策法規,云南省人民政府和文山州人民政府相繼出臺了支持中藥和三七產業發展的大量文件,主要有:《云南省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及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24],《云南省三七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25],《云南省實施“定制藥園”工作方案的通知》[26];《文山州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文山三七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意見》[27],《文山州人民政府加快培育三七產業龍頭企業工作計劃(2016—2020)年》[28],《關于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三七種子管理辦法》[29],《關于文山三七千億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30],《文山三七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使用管理辦法》[31]。各級政府政策文件的疊加,極大的改善了中藥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有效促進了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
2016 年以來國家出臺的各項政策,支持中醫藥產業快速發展,也為三七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32],而且,云南省把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確定為了云南八大支柱產業之首,出臺了相應的支持政策,有利促進省內中醫藥事業發展。三七產業作為中醫藥大健康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在這些政策中受益。隨著市場環境改善及高新科技大量運用,中醫藥產業必有新的產業機會,三七作為重要藥材資源,也會有新的發展機遇。
通過以上文山三七產業實際情況的分析,構建出云南中藥(民族藥)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包括準則層6 個一級指標,細分層13 個二級指標,指標層27 個三級指標。見表1。
鉆石模型是分析產業競爭力的經典模型,但是在具體的運用中,需要通過層次分析進行細分[33]。其中目標層、準則層、細分層可以沿用經典模型,但對指標層細分指標的確定則要依據具體的區域、產業來分析,然后按照具體指標收集準確數據。競爭力強弱就是收集幾個地區相同產業的競爭力指標相關數據[34],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后,建立運算方式,通過比較來確定哪個區域的競爭力更強。本文運用鉆石模型來構建文山三七產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可以對云南中藥產業競爭力進行客觀、科學的評估,有利于發現問題,尋找發展規律,確定產業發展的著力點,為云南中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解決對策和指導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