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劍 袁曉琴 羅 倩 張 蕓
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附屬綿陽醫院 四川省綿陽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四川綿陽 62100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慢性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肌強直等[1-3]。PD 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群,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致殘率[4-5]。PD 發生與神經系統老化、遺傳等多種因素有關,同時可能與分子生物學有一定關聯。微小RNA-29(microRNA-29,mir-29)是機體內廣泛存在的非編碼小RNA 分子,其表達在多種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6-9]。人帕金森病蛋白2(Parkinson’s disease protein 2,PARK2)與PD的發生密切相關[10-11],而二者對PD的影響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本文對血清miR-29、PARK2 表達水平與PD的作用及潛在診斷價值進行探討。
選取2014 年3 月至2020 年5 月四川省綿陽市中心醫院收治的原發性PD 患者85 例為PD 組,體檢健康者90 名為對照組。本研究經四川省綿陽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PD 組納入標準:①符合PD的相關診斷標準[12];②依從性較高;③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標準:①有腦外傷、腦卒中等病史;②入院前服用過藥物治療;③有嚴重精神疾病,無法配合研究;④臨床資料缺失。
1.2.1 樣品采集及保存 采集受試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轉速為3500 r/min,離心半徑10 cm,離心15 min后取上清,低溫保存。
1.2.2 miR-29和PARK2 表達水平檢測 實時熒光定量PCR 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取出待測血清,按照RNA 提取試劑盒(貨號:20310;廠家: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說明書提取總RNA,然后逆轉錄(貨號:AORT-0020;廠家:上海伯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到cDNA。以cDNA 為模板,進行qRT-PCR檢測。反應條件:94℃,5 min;94℃,30 s;60℃,35 s;72℃,20 s,共40個循環。引物由北京甘棠飛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見表1。血清miR-29、PARK2 相對表達量以2-ΔΔCt法計算。

表1 引物序列(5’-3’)
采用SPSS 22.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影響因素;使用受試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的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預測診斷價值。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性別、年齡、BMI 及高血壓占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PD 組血清miR-29 水平高于對照組,PARK2 水平低于對照組(P <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miR-29、PARK2 水平比較()

表3 兩組血清miR-29、PARK2 水平比較()
注 PD:帕金森病;mir-29:微小RNA-29;PARK2:人帕金森病蛋白2
以PD 是否發生(0=否,1=是)為因變量,miR-29(高表達=1,低表達=0)、PARK2(低表達=1,高表達=0)為自變量。結果顯示,血清miR-29 高表達、PARK2低表達是PD 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OR>1,P<0.05)。見表4。

表4 PD 影響因素的logistic 回歸分析
ROC 結果顯示,血清miR-29、PARK2 聯合檢測PD的AUC 高于miR-29、PARK2 單獨檢測(Z=8.317,P <0.001;Z=6.124,P <0.001)。見表5、圖1。

表5 血清miR-29、PARK2 表達水平對PD的診斷價值
PD的發生主要與紋狀體多巴胺含量減少及選擇性中腦黑質多巴胺神經元喪失有關[13-15]。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近年來發病人數越來越多,且逐漸趨于年輕化,不利于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16]。因此,進一步尋找能早期評估PD 發生的指標,對減少PD 發生是非常重要的。
人miR-29 主要包括miR-29a、miR-29b、miR-29c三個成員,各成員之間序列高度同源,主要定位于1 號和7 號染色體上[17]。研究顯示,miR-29 與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相關[18-20]。劉辰庚等[21]研究發現,PD 患者血漿外泌體內miR-29c 表達水平與健康受試者比較,無顯著性差異。韓凱[22]研究發現,miR-29b 在PD 患者外周血中表達水平升高,可作為診斷PD的指標。本研究也得出與韓凱[22]研究相似的結果,提示miR-29 可能在PD 發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具體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證實。
PARK2 是早發型帕金森綜合征的致病基因,其基因突變與PD 密切相關[23]。PARK2 基因可通過線粒體的自噬功能清除機體內損傷的線粒體,保護神經系統[24]。目前,有關PARK2 在PD 中的作用機制尚未明確。陳美紅等[25]通過對患有PD的兄弟3 人的外周血RNA 及DNA 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該家族PD 主要是由于PARK2 基因復合突變所致。肖丹丹等[26]研究發現,Parkin 介導的線粒體自噬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密切相關,可作為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新靶點。本研究發現低PARK2 可能與PD的發生有關。同時發現,血清miR-29 高表達、PARK2 低表達是影響PD 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提示監測二者表達水平對評估PD發生有一定的臨床價值。此外,本研究通過繪制并觀察ROC 曲線,發現miR-29、PARK2 均可作為診斷PD的有效血清指標,但診斷靈敏度和特異度相對較低,尚有可提高的空間。因此,本研究將miR-29、PARK2聯合繪制ROC 曲線,結果顯示AUC 為0.911,靈敏度為74.6%,特異性高達93.3%,提示聯合檢測可能更有利于PD的診斷。
綜上所述,PD 患者血清miR-29 高表達,PARK2低表達,二者均可作為診斷PD的潛在血清指標,且聯合診斷的意義可能更大。但PD的形成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仍需進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