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燕,韓雪冰,陳惠慶,楊振亞,龐東梓
山西省腫瘤醫院,山西 030013
前列腺癌是導致我國中老年男性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呈逐漸升高趨勢,該病早期無特異性癥狀,發展至中晚期后可出現骨及淋巴結轉移,預后不佳[1]。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術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法在泌尿外科中廣泛使用,如用于中高危前列腺癌或局部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治療[2],但前列腺癌術后病人可出現尿失禁、尿潴留等并發癥,不利于病人術后恢復[3]。紐曼護理模式是將人體作為一個完整的生物體系,通多對其進行一級、二級、三級預防護理干預達到維護機體動態平衡的作用[4]。目前該護理模式在腸造口[5]、介入手術圍術期[6]等方面均有廣泛應用,但在泌尿外科的應用并不多見,故而本研究主要探討紐曼式護理模式對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粒子植入術后恢復情況及尿失禁的改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20 年6 月—2021 年6 月在我院治療的98 例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 例。對照組:年齡54~67(61.03±4.30)歲;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14.3~24.8(18.79±3.38)ng/mL;Gleason 評 分7~9(7.78±0.92)分。觀察組:年齡52~66(61.32±4.27)歲;PSA為13.0~22.2(18.24±3.17)ng/mL;Gleason 評分7~9(7.90±0.94)分。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該研究也得到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經相關實驗室檢查證實為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癌細胞仍局限在包膜內,并未發生遠處轉移;年齡>50歲;Gleason 評分≥7 分;PSA>10 ng/mL;TNM 分期為T2b 期及以上;預計生存期>1 年。排除標準:已發生骨轉移或淋巴結轉移;低危前列腺癌;合并其他惡性腫瘤;伴有精神疾病或無法正常溝通;心、肝、腦等存有嚴重器質性病變;同時參與其他研究等。
1.2 護理方法 兩組病人均在CT 引導下將125I 粒子植入靶區,植入數量45~72 顆。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病人圍術期給予常規護理。①術前護理:術前1 d 清潔灌腸,以免造成腸源性感染;向病人解釋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安全性,消除病人因擔心射線的輻射而產生的恐懼甚至抗拒心理。②術中護理:術中密切監測病人各項生命體征,清點植入粒子數量,并保證粒子準確植入靶區。③術后護理:術后將病人轉移至普通病房,常規檢測血壓及心電圖;早晚消毒尿道口,定時更換尿袋,以免發生術后尿道感染;囑病人經常活動四肢,身體允許的條件下盡早下床活動,以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對于尿液有血絲或血塊的病人,應及時持續沖洗膀胱,避免感染。
1.2.2 觀察組護理方法 病人圍術期采用紐曼護理模式。①一級預防護理干預:在該階段,病人雖面臨一定的壓力源但尚未出現明顯的壓力反應,此時給予一級預防護理干預的目的是預防應激源入侵正常防線,鞏固正常彈性防線。責任護士面帶微笑,多與病人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幫助病人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也有助于幫助病人消除其對周圍環境的陌生感和緊張情緒,同時還有助于緩解其恐懼心理。②二級預防護理干預:在該階段,應激源已穿過正常防線,病人所面臨的壓力源已經對病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壓力反應,此時給予二級預防護理干預措施的目的是有效降低壓力源對病人造成的心理壓力,強化內部抵抗防線。病人進入手術室后其恐懼心理及緊張情緒表現更為明顯,這就要求責任護士通過給予病人堅定的眼神、與病人握手等方式消除病人的緊張心理;盡最大可能緩解其焦慮等不良心理,若效果不理想,可酌情給予鎮靜劑。手術后將病人送回病房,待病人麻醉蘇醒后告知病人手術很順利,進一步消除病人的疑惑和緊張心理。③三級預防護理干預:該階段的目的是鞏固系統的最內層,降低機體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前列腺癌病人粒子植入術后可出現尿失禁、尿潴留等并發癥,所以在該階段需要指導并囑咐病人進行提肛訓練,病人保持站立位,提肛、放松5 s 交替進行1 次,每次5 min,每日3次,連續干預1 個月。對于血尿或尿中血塊不明顯者,可將導尿管間斷夾閉,以鍛煉病人膀胱功能。出院后定期隨訪,在線解答病人疑惑,指導病人出院后注意事項。
1.3 評價指標 ①臨床相關指標:記錄術后引流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尿失禁持續時間及住院時間。②尿失禁:依據Cullen 等壓力性尿失禁評估方法評估病人術后尿失禁的改善效果[7]。治愈為病人在小便前尿意明顯,可完全控制自身排尿過程;顯效為病人基本可以控制自身排尿過程;有效為病人在小便前自覺沒有尿意,不能完全控制自身排尿過程,有時會出現尿失禁情況;無效為尿失禁癥狀無改善,或有惡化趨勢。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③心理狀態: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8]、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9]評估病人干預前后心理狀態,其中HAMA≥7 分提示病人可能伴有焦慮,HAMD 評分7~17 分提示病人可能伴有抑郁癥狀,評分越高提示病人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④隨訪1 年比較兩組病人預后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法。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相關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相關指標比較(x±s)
2.2 兩組治療后尿失禁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1 個月尿失禁療效比較 單位:例(%)
2.3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HAMA、HAMD 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HAMA、HAMD 評分比較(x±s) 單位:分
2.4 兩組病人預后情況(見表4)

表4 兩組病人隨訪1 年預后情況 單位:例(%)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僅適用于身體狀況較好且未發生嚴重心肺疾病等并發癥的早期前列腺癌病人。近年來,放射性粒子植入已逐漸用于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的治療,可達到與根治性手術相當的治療效果,但前列腺癌病人術后容易出現尿道括約肌功能障礙及膀胱功能障礙,或兩者并存,進而導致術后尿失禁的發生,這也是前列腺癌病人術后常見并發癥,不僅影響病人術后日常生活,同時也會給病人造成一定的精神壓力[10]。
紐曼護理模式是由美國護理學家紐曼創立的,其認為病人是一個完整的體系,而周圍環境中應激源可以認為是壓力源,壓力源一旦突破人體的防御體系,機體便可產生不同的防御反應以維持內外環境的平衡和協調,而在壓力源突破人體防御的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的護理預防措施則有助于病人維持機體內外環境穩定,紐曼認為三級預防是最恰當的護理預防措施,可促進病人術后恢復,改善病人預后[11]。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病人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明顯提前,尿失禁持續時間及住院時間縮短。提示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粒子植入術圍術期給予紐曼護理模式干預,可有效促進病人術后機體恢復,與相關研究結果[12]一致。但術后隨訪1 年,兩組病人再入院率及病死率差異不明顯,可能是由于樣本量選擇較少及考察時間短,后期仍需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證實該護理模式對病人長期預后的影響。
尿失禁是前列腺癌病人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也是需要解決的生理問題,不僅影響病人工作生活,還可降低病人自信,促使病人產生消極情緒,不利于術后恢復[13-14]。紐曼護理模式的第三級預防措施通過夾閉導尿管、提肛訓練等干預措施,有效降低了病人術后尿失禁發生風險[1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病人尿失禁治療1 個月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紐曼護理模式可更明顯地改善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粒子植入術后尿失禁癥狀。受癌性疼痛、高昂的醫療費用及對放療副作用和預后的擔心等因素的影響,多數癌癥病人均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負性心理情緒,嚴重者甚至可產生焦慮或抑郁心理[16]。深入了解并分析導致病人出現不良心理問題的壓力源,并及時給予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減少或緩解壓力源入侵,可增強機體對反應源的防御抵抗能力,從本質上提升病人內部防御狀況,增強病人自身與外界環境的適應性,改善病人不良心理。紐曼護理模式主張的三級預防措施各階段有著不同的護理干預模式和目的,一級預防目的在于預防應激源入侵正常防線,二級預防目的在于有效降低壓力源對病人造成的心理壓力,強化內部抵抗防線,三級預防目的在于加強鞏固為主,通過具體的干預手段,改善病人不良心理[17]。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1 個月觀察組病人HAMA、HAMD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紐曼護理模式可更有效地改善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粒子植入術后病人心理狀態,與王偉[18]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紐曼護理模式可更明顯地改善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粒子植入術后尿失禁癥狀和不良心理狀態,促進病人術后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