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凌玉 邵曉磊


[提 要]原始裝飾藝術是歷史發展的產物,蘊含著人類祖先對事物的認知思考和審美理解。通過搜集整理原始裝飾藝術形態相關資料,將其細分為具象形態、抽象形態、意象形態,分析三種形態的特征及意義,結合現代家居產品設計理念研究其在現代家居產品設計中的視覺化、現代化應用形式和法則。原始裝飾藝術形態富有審美性和故事性,將其與現代家居產品設計結合,有助于滿足消費者對功能形式與藝術情感的雙重需求,且對傳統藝術形態的傳承和現代產品設計內涵的塑造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原始裝飾;藝術形態;家居產品設計
[作者簡介]黃凌玉,南昌航空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產品設計的程序與方法、地域文化與產品設計;邵曉磊,南昌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產品設計。(江西南昌 330063)
[基金項目]江西省文化藝術科學規劃項目“江西古村落旅游文化產品創意開發設計研究”(YG2020148)
一、原始裝飾藝術
裝飾,是人與世界取得聯系的最初形式,其出現早于語言。它是人類不滿足于視覺上的單調,想要追求秩序與變化的一種行為[1]。廣義的裝飾藝術幾乎包含一切可視產品甚至是服務系統等,它依附于某一主體從美學方面突出表現主體的特征價值以及情感需求等,又可從主體中獨立出來體現其自身的審美和藝術價值,它是所有觀賞性大于功能性的藝術的總稱。本文所研究的原始裝飾藝術則是絕對意義上的原始時期的裝飾藝術,包括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也稱“史前時期”,其源頭可以追溯至數萬乃至數十萬年之前[2]。
原始裝飾藝術作為一種意識和行為的表現形式,器物本身注重使用上的功能實用性,而紋飾的象征意義和審美價值具有精神上的意義[3]。原始裝飾藝術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類:一是器具裝飾。包括了原始先民的日用器具、工具和禮儀用具裝飾。二是環境裝飾。居住環境裝飾(建筑等)、墓室裝飾和對特殊活動場所的裝飾。三是身體裝飾。原始先民用一些器具在身體上留下的印記,大致就是現在紋身的前身,還包括一些穿戴的服裝,佩戴的器具、“首飾”等。
二、原始裝飾藝術形態分析
原始裝飾藝術形態是原始裝飾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多以原始器物、繪畫等為載體呈現,包括圖案、紋飾、器物造型等,是人類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通過對外部世界和自身的改造,逐漸“按照美的規律來造型”為原則[4]塑造的產物。原始裝飾藝術形態反映著先民的藝術活動,是當時人們對于人造物的藝術解讀以及傳統藝術認知行為的體現。原始裝飾藝術形態的思維特征表現為寫實、抽象和意象三方面,與之對應的是具象的形態、抽象的幾何形和具有圖騰意味的象征形態,這些形態不僅用于描述當時的具體事物,記錄一些場景事件,也傳達著當時人類的思想和情感。
(一)具象形態
具象即具體的形象。通常所說的具象是指客觀存在的形態,具有自然形態的特性和特征,如動物、植物、風景、生活物品、人物等, 這種自然具象形態具有現實性、直觀性,其構成元素和基本表現是所有形態的基本要素[5]。Arnold Hauser認為視覺藝術的起源是舊石器時代的洞穴壁畫,它們最動人的地方就是顯著地寫實風格和幾乎毫無例外的“再現性特征”[6]。例如位于土耳其境內的西亞新石器時代的恰塔爾休于遺址中的壁畫,其中清晰可見各種姿態的人形以及位于視覺中心位置巨大的牛,古人在平面上通過對壁畫材料濃淡深淺的運用來表現動物及人像的立體感,再現他們眼中的具體形象。畫中人物形態各異,身體比例刻畫準確,人物動作的描述鮮活直觀,畫中牛的刻畫真實到位,凸顯的牛角、牛尾等主要特征展示出極高的形象辨識度,使其能直觀地被辨認出是何物。據歷史學家考證,當時的居民主要養牛,但是狩獵仍占有重要地位。這幅壁畫所刻畫的正是人們圍繞著狩獵展開的活動,畫的布局安排體現了人類對狩獵結果的美好期盼以及在一次收獲累累的狩獵之后欣喜滿足的內心活動。類似的高度寫實的具象形態還有法國拉斯可洞窟中的“中箭的馬”,該壁畫同樣記錄的是狩獵的場景,畫中通過深淺筆觸來表現動物立體感的手法運用更加明顯,物體比例描繪準確且生動形象,無論是表現技法還是最終的表現效果都絲毫不輸現代作品。原始裝飾藝術形態中的具象形態表達真實生動,視覺符號鮮明直接且充滿美感與動感,具有一種淳樸自然的感染力。
(二)抽象形態
“抽象”一詞來源于哲學,它的本意是從具體的事物中,舍棄個別的、非本質的屬性,抽出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抽象藝術主要是指藝術形象較大程度地突破自然對象外觀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7]。而抽象形態則是指那些逐漸剝離了客觀事物的某些特征或進行相應的簡化提取的形象,有時這種形象甚至讓人難以辨認出是源于哪種客觀事物。抽象形態是對現實客觀形態進行提煉、夸張、變形、組合,以賦予其新的含義與表現內容[5]。原始裝飾藝術中最初出現的幾何形就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簡化的抽象表現。公元前5000年發源于我國黃河中游地區的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其器物彩繪圖案包含著不少人面、魚、鹿、植物等象生性花紋,以及逐漸將魚紋等向三角形、圓點等幾何形圖案演化的抽象紋理。而仰韶文化中的廟底溝文化彩陶中出現了鳥紋向抽象的點劃弧線紋的轉化,可見原始裝飾藝術中的抽象形態大都與現實事物有著聯系,是古人從自然事物中得到啟示而展開創作的成果。在廟底溝文化彩陶中,幾何紋大都以圓點、曲線和三角形等為主要元素構成陰陽形紋樣,陰紋為底色,陽紋涂黑彩,色彩對比中顯現出強烈的圖案效果,在器物中構造出完整的裝飾紋樣。抽象形態通過表現出客觀事物的主要特征,融入了“創作者”對客觀事物的認知和思考,反映著比直觀認知更具深度的認知行為。當然,這一過程是以具象認知為原點,通過觀察、思考、總結、簡化并運用排列組合等造型規律,不斷推敲探索,從而產生原始裝飾藝術中具有現代感的抽象紋樣。
(三)意象形態
意象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融合后的產物,飽含著創作主體的獨特情感。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指出“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其釋義為眼光獨到的工匠,能夠按照心中的形象揮動斧子,充分體現了在創作構思中將外物形象和意趣、情感融合產生審美意象的重要性。意象形態就是在此基礎上,人們基于對某事物的情感認知主觀創造出的形象,這一形象可能是虛構的或者完全不存在的,但它包含著創造者的情愫。原始裝飾藝術中關于意象形態的典型案例體現在用于喪葬、祭祀、祈福等活動的器物裝飾中。比如紅山圖騰龍紋是我國最早的玉雕龍紋,源于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其飛揚的鬣鬃、卷曲若鉤的軀體、動感的軀體形態包含著原始先民對龍的美好認知,承載著人們在為了生存與自然抗爭的過程中期望得到保護的愿望,這一形象對當時人們來說是精神上的慰藉,并起著維系、穩定部族成員之間關系的作用。類似的原始裝飾意象形態還有出于對蛇的崇拜而創作的蛇圖騰,以及出于對鳥的崇拜在祭祀活動中創作的羽毛裝飾等,這些都體現了原始先民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對未知的好奇和探索。意象形態的獨到之處就在于提煉物體本身特有的符號使其在似與不似之間包含意趣,這樣就形成了其特有的造型語言[8],原始裝飾藝術中的意象形態亦如此。
三、原始裝飾藝術形態在現代家居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一)具象形態的應用
原始裝飾藝術中的具象形態無論是在表現技法上還是綜合效果上都相對成熟。這類形態一般用于記錄先民生活的某一事件或是一些特殊的場景,具有較強的敘事性,其情景化的創作思路和趣味性的表現手法給人較為深刻的印象,在現代家居強調裝飾性的產品設計中,運用較為廣泛。設計師往往通過對原始壁畫或器物中的鮮明形象進行提取,并運用現代設計手法將其融入家居產品設計中,使得現代產品透著濃厚的神秘感和精美的裝飾性。
原始裝飾藝術的具象形態具有高度的寫實性、濃厚的趣味性和完全不輸現代作品的表現技法,在現代家居產品設計中對其運用主要表現為:(1)選定對象。結合所要設計的家居產品確定主題和整體風格,選定相應的原始裝飾藝術具象形態。(2)形態提取。對已選形態進行提取,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圖案或特征線,保留契合家居產品設計主題的形態部分。(3)形態變形與創新融入。以現代設計美學法則為依據,對原始裝飾形態中的形象進行變形和細化處理,融入合理形式創新,讓具有原始裝飾意蘊的形態更具現代感,有效地融入家居環境中。例如在現代家居產品中,組合墻畫往往彰顯著家居環境中的溫暖、靜謐。在設計該類產品時,設計者常常選取古老的壁畫元素展開設計,以促進裝飾畫帶給家居空間的靜謐感。在匹配家居風格的基礎上,通過提取壁畫中的獸、人等形態特征,削弱層次,并強化塊面感,匹配富有自然紋理和色澤的材質,彰顯著復古的效果,為裝飾畫增添溫暖的氣息。此外,在生活用品設計中,也不乏原始裝飾藝術具象形態運用的實例。如圖1所示的“翩翩起舞”果盤設計,其靈感來源于馬家窯舞蹈紋彩盆的紋樣,舞蹈紋的形態體現人們的生活狀態和心態,同時也展現出當時的社會狀況,紋樣采用二方連續,更體現出了人們對待生活的樂觀態度[9]。設計者將舞蹈紋彩陶盆中的舞者形象獨立出來,加以變形簡化以契合水果叉的功能形態,使用時可與果盤分離,閑置時與果盤融為一體,仿佛再現舞蹈紋陶盆所描繪的情景。該設計結合現代工藝與材料進行現代化造型演繹,將水果盤設計成為一個與使用者有情感聯系的產品,巧妙將果盤與果叉融為一體,為人們與家人朋友一起共享喜悅的美好時光增添了趣味性和故事性。
(二)抽象形態的應用
裝飾藝術是秩序化的藝術,體現著和諧中的變化,而秩序感是裝飾的最主要體現[10]。原始裝飾藝術中的抽象形態大多為重復形、正負形以及排列組合的幾何形,這些抽象形態通過對稱、反復、平衡等表現手法展現出強烈的秩序感。從審美角度觀察,其與現代主義的簡約風格頗為契合。其實,原始先民在刻畫抽象形態的過程中,并沒有明確的審美目的,他們更多的是為了記載或記錄,這體現了原始先民對于規律性的強烈需求,也正是這種需求促使他們去探索各種各樣的形態規律,而這些規律仍適用于現代家居產品設計。原始裝飾藝術中的程式化圖像和語言形式對現代設計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其中最重要的影響應該是原始裝飾藝術的抽象特點留給我們的那種審美觀念——簡約形式美的追求[11]。
在現代家居產品設計中,原始裝飾藝術中抽象形態的運用包括平面轉化和立體轉化兩類,均建立在對裝飾形態的紋樣和圖案提取的基礎上。抽象形態的平面轉化在家居產品設計中常以紋樣、圖案的形式予以回歸,往往建立在點線面重復運用的基礎上,在符合美學原則下對形態韻律進行打破和調整,以達到精美的裝飾效果。如表1“原始裝飾藝術抽象形態提取演化表”所示,以五種抽象形態為例,首先將選取的形態進行分析提煉,提取出構成各形態的基本要素并加以簡化,然后對提取出的基本元素進行切割、重組、再創作等設計處理,并將其排列組合構成新的圖案,運用于家居壁畫產品設計中,為家居環境增添了個性鮮明且頗具設計感的裝飾效果。原始裝飾藝術中類似的抽象形態不勝枚舉,為現代家居產品設計提供了廣闊的運用空間。抽象形態在家居產品設計中的立體化運用,則較多借助于傳統材料及工藝的運用得以實現,如傳統的編制工藝(藤編、竹編、柳編等)。設計者通過追溯傳統工藝之源,發掘其古老質樸的形態和結構特征,運用造型法則將特征強化和現代化,運用于家具、器皿等實用性較強的產品設計中,粗獷的形式感與復古的工藝結合,讓簡潔的現代家居產品中透露著原始藝術的神秘美感。
(三)意象形態的應用
形態往往具有涵義,有的是指示性的,有的是象征性的,意象形態側重表達形態的象征性涵義。在原始裝飾藝術中,意象形態是原始先民想象和信仰的產物。現代家居產品設計師應用這類形態或是從這類形態中找尋靈感時,需要探尋形態表象下的深層涵義。
原始裝飾藝術中的意象形態保留著純粹質樸的特性和獨一無二的原創風格,但具有較大的虛構性,以意象創意境,以意境顯意象,通過營造產品意境的藝術表現手法,有助于推動家居產品設計藝術的拓展和升華[12],賦予其深刻的文化內涵。例如故宮文創的大玉龍首飾設計,其設計靈感源于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龍紋玉雕。龍崇拜是圖騰崇拜的一個重要象征,原始人把龍奉為雷神、雨神、虹神和星神形象來崇拜[13]。設計師提取龍紋玉雕造型特征,強化龍頭的裝飾感并與尾部的珍珠設計相呼應,用“龍”與“珠”的形態營造出奢華大氣、獨一無二的意境,寓意美好、吉祥,以契合用戶佩戴首飾的情境。
現今,家居產品市場對美學和文化符號的關注為原始裝飾藝術形態的應用和融入提供了新的契機。原始裝飾藝術是歷史發展的產物,蘊含了人類自出現以來對事間萬物的審美理解和深層思考。作為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態之一,其飽含的形式美感、造物思想是質樸生動的原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運用于現代家居產品設計中,有助于滿足人們回歸自然簡約的審美需求,同時為家居產品設計帶來了更多故事性的情感表達,讓古老的人類文明以別樣的方式重現在現代人的生活中,為家居生活增添了豐富的色彩和記憶。
[參考文獻]
[1]曹煒波,呂佳,周文靜.裝飾圖案的設計與表現[J].山東紡織經濟,2020,(2).
[2]倪建林.裝飾之源:原始裝飾藝術研究[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
[3]徐雪,鐘世祿.原始彩陶中的紋樣裝飾藝術研究與現代化應用[J].藝術科技,2019,(11).
[4]白瑞榮,聶森.貴州儺面具造型藝術在文創產品設計研發中的應用[J].包裝工程,2018,(2).
[5]潘長學,陸江燕.設計形態具象與抽象含義的符號特征[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4,(1).
[6][美]阿諾德·豪塞爾著.陳超南,劉天華譯.藝術史的哲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7]葉小聰.抽象藝術在家居設計中的展現[J].現代裝飾(理論),2014,(6).
[8]劉慶忠.紫砂塑器意象形態的初探與實踐[J].陶瓷研究,2018,(10).
[9]王森蔚.中國裝飾藝術傳統與現代設計研究[J].西部皮革,2020,(17).
[10]徐紅波.裝飾藝術的重復之美——原始陶器紋飾的重復美[J].藝術與設計,2009,(8).
[11]花晶.原始裝飾藝術的抽象性對現代主義藝術的影響[J].鄂州大學學報,2014,(4).
[12]劉春媛,王春鵬,徐麗平.意境在現代家居產品設計中的魅力[J].包裝工程,2019,(16).
[13]莊融.中國原始裝飾藝術中宗教觀念的滲透[J].藝術百家,2005,(5).
[責任編輯:上官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