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創建可以指引學生學習方向以及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良好評價體系,靈活應用學習評價,提高實際操作能力。文章指出,教師應有效運用學習評價,總結和反思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具體教學成效,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在具體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多元化視野;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學習評價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16-0007-03
引? 言
在核心素養課堂建設中,學生學習評價問題是制約學生核心素養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如果評價環節與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出現割裂,那么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學習評價可能會停留在原地,始終停滯不前,無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同時對學生的學習環節進行適當補救,可以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設定總體評價目標,有效引領學生提高德育品質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將評價內容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圍繞核心素養設定學習評價目標,使學習評價目標實現層級化、具體化等。具體來說,教師應結合信息技術課程內容、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和學業質量設定具體的單元目標。也就是說,學習評價目標要與課程教學內容一一對應,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目標與學生優秀德育品質的培養相結合,明確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應當達到怎樣的水平以及希望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有怎樣的表現,關注學生德育品質的培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
例如,在“信息社會及其特征”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課本教學內容展開詳細分析,確定信息社會及其特征的學習目標,即了解信息社會的概念,能夠描述信息社會的基本特征,并學會運用數字化工具展開具體調查。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內容,明確信息社會的概念,深入了解信息社會的本質,讓學生再次探究如何理解人與信息社會的關系,在信息社會中學會合理利用技術手段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數據。接下來進入“信息社會的特征”學習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快速閱讀并總結信息社會的特征,如工具與內容的數字化、現實空間與虛擬空間交織并存等,深入探索信息社會并了解信息社會的特征等。教師要在具體教學中合理制訂總體教學目標,然后從總體教學目標出發,對學生的信息技術課堂學習環節進行恰當點評,合理、有效地引導學生把握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學習的方向,促進其自身信息技術能力的全面提升與發展。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抵制不良信息,分辨是非,培養學生優良的德育品質。
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組織學生踐行評價提升美育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不僅關注學生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還關注學生學習品質及素養的培養,鼓勵他們在具體的學習環節中大膽質疑、大膽提問,反映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情況。
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評價,包含兩層含義:第一,讓學生參與信息技術課堂評價,具體包含評價目標的制訂、評價情景的搜集及選擇,評價標準的制訂及評價活動的開展;第二,學生是評價者,也是學習評價的主體之一[2]。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積極主動評價,學會自我反思,有效培養自我反思及自我評價的能力,促使學生之間產生智慧的碰撞及思維的迸發,組織學生進行生生交流,使學生在交流中了解自我的長處及缺點,促進學生對自我形成立體化認識,更加善于自我表達。
例如,在“信息系統與社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對程序設計基礎展開積極探索與學習,同時在學習中進一步明確Python中turtle庫海龜繪圖的概念:從Python 2.6版本開始引入的一個簡單的繪圖工具叫作海龜繪圖(Turtle Graphics)。海龜繪圖(turtle庫)是Python的內部模塊,使用前導入即可 import turtle。海龜繪圖有3個關鍵屬性:方向、位置和畫筆(筆的屬性有色彩、寬度和開/關狀態)。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共同收集生活中常見的海龜繪圖實例,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3],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分析人們是如何利用海龜繪圖設計出不同圖案的。
學生:“我從審美的視角出發,設計了不同的圖案,具體如圖1和圖2所示。”
然后,學生在相互討論及點評中強化了對海龜繪圖的認識,并認識到知識的學習不僅可以從教師與課本中來,還可以高效運用數字化學習方式,與同伴在自主學習及探究學習中高效完成學習任務,提升自我認知,強化美育效果。
三、有效量化考核評價,數據顯示評價過程培養智育
定量評價的方式具體而言是采取數字化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具體判斷及評價,注重搜集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信息,同時為進一步評價學生的學習環節提供量化依據,避免主觀性評價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不利的影響,更多地傾向于理性評價[4]。量化評價表格具體是對學生的信息技術課堂學習環節的具體性記錄,可以展示信息技術學習環節中學生的具體行為表現。其中,量化表格具體包含指標、分數等多個組成部分[5]。教師借助量化評價表,可以明確教學目標,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促進自身專業發展,借助客觀數據直觀反映信息技術教學環節及其成效,明確其優點和不足。
例如,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導入環節可以直接為學生呈現“韓信點兵”的故事內容,利用現代語言進行表述,求100以內被3除的時候余2、被5除的時候余3、被7除的時候余2的最小自然數。然后,教師繼續追問:“如果這個數超過了十萬的話,又是多少呢?”,從而順利引出計算機可以解決此類問題。接下來,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六個小組,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在一起探究問題,并填寫具體探究問題記錄表,由教師對學生的記錄表內容進行打分。學生探究活動記錄表內容如表1所示。
然后,教師為學生給予適當的引導,“如果韓信的兵將有十萬余人呢”。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重新設定活動記錄表,具體設定如表2所示。
在課堂教學的最后環節中,教師可以順利為學生引出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將正常語言翻譯成計算機語言,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在上述環節中,學生的表現良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環節中,明確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流程圖,即開始—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運行程序并驗證結果—問題解決,從簡單到復雜,高效完成了高中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學習任務。
四、定性評價環節落實,言語記錄課堂表現形成勞育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采取觀察法及訪談法等多種方式,通過詳細觀察了解學生在具體信息技術課堂學習中的進度及狀態。為了確保信息技術課堂觀察的準確性,教師可以利用成長記錄手冊工具進行實時記錄,利用真實有效的證據進行客觀評價,確保信息技術課堂學習過程的可信度。成長記錄方式的利用不僅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成長過程,還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在不斷反思中教育自我,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培養正確的勞動觀念與有用的勞動技能[6]。
例如,在“信息系統中的計算機和移動終場”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學生學習環節展開詳細具體分析,從分析中具體記錄學生的課堂表現。成長檔案袋的設計內容如表3所示。
從上述成長檔案袋中學生可以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主動參與學習環節,積極踐行勞動教育理念。
結? 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展開評價,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還是教師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個人專業化成長的重要途徑。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合理觀察和評價學生,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進一步指導學生,讓學生深入展開思考,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識和技能,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參考文獻]
楊茜.深度學習視閾下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效果評價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20.
楊秀.高中信息技術基于項目學習的過程性評價方案設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21):30-33.
王英華.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評價研究[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9.
李冬亮.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應用項目式學習的教學實踐探究[J].才智,2020(12):151.
武海軍.新課標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的實踐和思考[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08):75.
李妙香.基于多元化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學習評價探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2(02):4-6.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2020年度信息技術學科教研基地校培育單位研究項目“多元化視野下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學習評價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MJYKT2020-122)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歐陽思聰(1972.11-),男,福建龍海人,任教于福建省漳州市第八中學,副校長,高級教師,本科學歷,閩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碩士研究生導師,曾獲漳州市第六批研究型名師、漳州市中學信息技術名師工作室領銜人等榮譽,曾擔任福建省信息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福建省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專家、福建省信息技術提升工程2.0省級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