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云
摘 要:堅持系統觀念,推動全局性謀劃,能有效提高出版效率。本文主要從質檢發現的典型策劃和審稿問題入手,提煉篇章結構整體把關、小節編排內容把關、重點章節細節把關要點,以實現戰略思維的前瞻性、結構邏輯的全局性和內容安排的合理性、適應性,避免著作權糾紛,并糾正政治性、知識性、時效性、準確性問題,以期為策劃和審稿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系統觀念 全局性謀劃 整體把關 內容把關 細節把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第一次正式提出系統觀念,強調要“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1],并將其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原則。出版是由一系列緊密相關環節組成的有機整體,很多問題暴露于質檢環節,原因卻要追溯到策劃和審讀階段。如果從主題、目錄擬定及樣章寫作開始就堅持系統觀念,盡可能在策劃、初審環節和排版前解決重大改動問題,并注意更新內容后的邏輯連貫性,可以有效減少后續環節的返工。有鑒于此,本文主要從質檢發現的典型策劃和審稿問題入手,提煉篇章結構整體把關、小節編排內容把關、重點章節細節把關要點,為策劃和審稿工作提供借鑒。
一、篇章結構整體把關——解決戰略思維的前瞻性、結構邏輯的全局性和內容安排的合理性問題
這一環節的把關要聚焦圖書主題(書名)與章節標題及“一、(一)1.”這幾級標題的內容對應性和篇章結構安排。
(一)強化戰略思維的前瞻性
前瞻性對于出版,尤其是學術出版至關重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把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2],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放在2021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首位[3],這為學術出版提供了根本遵循。“打鐵還需自身硬。”編輯必須不斷提高專業化能力,緊跟專業前沿發展動態,并鎖定具有深厚專業功底和突破性成就、精準把關能力、良好溝通合作水平及了解讀者需求的業內頂尖作者;要從全社一盤棋的視角,從出版社未來發展戰略高度策劃選題,加強頂層設計,做強長板,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專業化、精品化、系列化、數字化”。
(二)審讀結構邏輯的全局性
首先,書名應與目錄和正文內容對應。在策劃和寫作環節,要確保書名涵蓋目錄和正文各章節的內容,并在初審環節根據作者研究方向和讀者需求進一步調整章節目錄和內容,或者根據現有目錄結構修改書名,尤其應注意大量刪減修改后前后內容的相互照應。其次,目錄標題結構應精準。注意同級標題結構應并列、上級標題應涵蓋下級標題內容、標題應概括正文內容,還要注意由結構安排造成的政治問題。
(三)突出內容安排的合理性
首先,不要讓大量引用沖淡作者的研究成果。有的書稿附文與正文的長度不成比例,僅有一百多頁的書稿,參考文獻就占了二十來頁;正文中幾乎每隔兩三句就有一個注釋,甚至一句子中用兩三個注釋。另外,策劃叢書時,應盡量保證單本書結構類似,保證文前文后附件(編委會名單、人名譯名表、索引等)及正文內容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多人合著的書稿要做好統稿工作。有的書稿最后一節的結尾段落還在講述具體內容,沒有對應本章節,更沒有對全書做總結,全書也沒有后記、索引,顯得寫作不夠嚴謹。
二、小節編排內容把關——解決內容著作權和適應性問題
這一環節的把關要下沉到各小節,進一步審查(1)①及以下級別小標題結構安排和內容安排(標題結構審查與上一環節類似,在此不做詳細說明)。
(一)審查內容的著作權問題
不能侵犯他人著作權。2021年6月1日,新修訂的《著作權法》正式實施,本次修訂進一步加大了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學術觀點引用、知識點講解、案例分析、延伸閱讀、課后習題及數字資源中的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等是著作權問題高發地帶。如果發現寫作風格和水平不一致、邏輯不連貫、文字顏色或背景色偏淺甚至帶有網頁格式且沒有給全出處,或者網上有相同圖片,比如采用從網上下載的牛頓的白光分解實驗圖片,即便用修圖軟件處理過也有侵權嫌疑。
確保引用的合法性。首先,使用已得到授權的作品。在策劃環節就要提醒作者:盡量使用自己拍攝的照片,使用他人作品應獲得原著作權人的授權書;如果攝影作品中有人物肖像,還要獲得被拍攝者授權。其次,控制引用比例。使用網上現成文章,尤其是現代作品,應避免大篇幅摘引,如果引文多達幾頁甚至十幾頁,就應做修改、精簡。引用內容不符合合理使用條件的,要支付相應報酬,同時“不得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4]。
(二)審查內容的適應性問題
強化讀者定位。首先,教材教輔的內容安排要符合教學實際,如講中職生安全教育的圖書就不適合引述高中生、大學生的例子。內容安排也應與讀者水平相適應。比如,小學五年級《科學》書不適合采用大量艱澀的生物學專業知識和英文專有名詞。其次,避免引用材料重復、失實或論述不足。比如談到工作場所樂趣,就沒有必要多次重復引用有關阿里巴巴公司、西雅圖派克街魚市等的詳細解說。
慎用引文資料。應盡量選擇權威出版物或權威網站的公開資料,如實反映情況,并在報道結尾處詳細標注信息來源,以避免侵權糾紛。避免過分夸大人員或企業事跡,造成廣告嫌疑,也應慎重使用企事業單位的負面信息,如涉及食品安全、人員傷亡、環境污染等,避免貶低單位形象。另外,不建議使用真實的人名或單位名稱,可以視情況采用化名、假名或“楊某”或“楊××”等。對引文錯誤或特殊的內容安排,建議在正文中加注或者在前言中指明。例如,如果講二十四節氣的書稿配圖、習俗介紹引文等不限于黃河中下游地區,為了避免讀者認知混亂,建議在前言中做說明,并在正文中介紹各習俗對應的地區。
三、重點章節細節把關——糾正政治性、知識性、時效性、準確性問題
這個環節的細節內容非常容易出錯,也是問題高發區,所以前期統改必不可少。但不需對全書逐字逐句審校,而是細讀重點代表性章節,指出典型共性問題,讓作者統一修正全書類似內容。
(一)堅持導向的正確性
維護意識形態安全是出版的第一要務。根據《圖書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評價考核指標和評分標準》:內容質量占42分,重點考核“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出版導向、價值取向”“出版物出現嚴重政治導向錯誤,影響惡劣的……社會效益考核為不合格”[5]。根據此評分標準,在策劃和審稿環節要高度關注出版的社會效益,提高政治站位。
堅持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出版必須體現國家意志,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常常以調侃的語氣消解主流意識形態,搞亂歷史價值觀,詆毀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中的指導地位,這直接威脅了中華文化價值認同及國家的指導思想。出版界要正確認識和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共產黨史和新中國史,維護黨中央、國家領導人和解放軍形象;必須旗幟鮮明地對待歷史和民族尊嚴問題,加強敏感詞審查。
警惕作者以學術自由為名妄斷妄議。應避免用西方的社會學概念和理論來論證中國的社會發展問題,避免唯心主義、資產階級價值觀、中西方民權民主對比的內容,應客觀分析我國社會階層,不能將經濟、社會熱點問題泛政治化,渲染中產階層焦慮和階層固化。
體現積極健康的出版導向。首先,助力維持社會安定。出版單位有責任不宜公開批評報道可能誘發群體性事件的敏感問題及除學術探討以外的特殊的民族風俗、宗教信仰。其次,體現積極健康的出版導向。要培養家國情懷,以高品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風尚,多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和抗疫精神,多宣傳普通人積極健康的生活理念和奮斗精神等。另外,遠離負能量的低級趣味。要杜絕淫穢、賭博、喪文化、怪力亂神等負能量內容,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就明確禁止“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等不良傾向”等12類書籍進校園[6]。
(二)避免知識性錯誤
知識性錯誤主要有以下幾類。首先,常識性錯誤。例如,不能用頓號連接“阿拉伯國家聯盟”和“沙特阿拉伯”,因為前者包含后者,二者不是并列關系。又如,有的作者混淆農歷和公歷,認為“陽春三月”是指公歷3月(應為農歷三月)。其次,理工類知識錯誤。比如:在斜面上拉動彈簧測力計時示數應比垂直拉動時小,不能在圖上把二者示數標注為相等。另外,文史類知識錯誤。有些稿件誤解中國傳統文化,誤用歷史上的人名、地名、作品名、時間、地點或者歷史事件。
(三)保證資料的時效性
使用最新資料,是對書稿的基本要求。采用最新科研成果、政策法規等,才能確保圖書的時效性、前沿性和實用性,學術專著、教材教輔的編寫更要注重這一點。首先,更新數據引文。比如,建議使用我國政府網站上公布的最新脫貧人口數據、中國共產黨黨員數量和珠穆朗瑪峰海拔數據。其次,更新法規引文。例如,根據最新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訂內容更新引用數據。
(四)注意用詞的準確性
1.注意文字表述
注意普通文字表述。表達準確是對書稿質量的基本要求。首先,建議編輯平時通過各種編校群、公眾號(如木鐸書聲)多積累典型編校差錯案例,糾正常見易混字詞(如“盲”“肓”和“育”)、簡繁體混用(如“借”和“藉”)、阿拉伯數字與漢語數字混用(如“二〇二一年”不能寫作“二零二一年”)等錯誤,多使用黑馬或方正等校對軟件,并把典型差錯補入相應軟件字詞庫。其次,注意外文語法、用詞(如單復數、大小寫、縮寫)。注意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在用詞、拼寫、音標和句型使用上的區別。另外,注意內容的對應性。如名詞釋義和例證,文前文后與正文,正文與圖表、段中注、下腳注、參考文獻、索引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注意專有名詞表述。專有名詞寫法應符合國家標準。首先,各領域專業術語的寫法可以參考術語在線網站或相應紙質出版物。其次,人名和地名的寫法可以參照最新版商務印書館的《英語姓名譯名手冊》和《外國地名譯名手冊》、地圖出版社的地圖或外交部網站上的地名。通過上述途徑找不到的,可以遵循業內普遍譯法或地理通名翻譯原則。另外,用詞要與相應使用年代相符,現代人名和地名盡量使用漢語拼音,其他的是采用漢語拼音、威妥瑪拼音或郵政拼音應全書統一,并在前言中說明使用原則。
2.注意引文表述
注意引文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首先,注意引用方式。直接引語要加引號且必須與原文完全一致,間接引語則可以在保留原文主旨的情況下對字詞做少許改動。建議使用直接引語表述我國政府文件、法律法規、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觀點,并保證引文斷開與銜接不改變原文語義。其次,注意引文準確性。要積極宣傳我國最新政策法規,避免陳舊提法,政治名詞更不能隨意增刪,避免引用造成的政治性差錯。案例選材要標明出處,首選人民日報、人民出版社版圖書等權威紙質出版物,也可以選取權威網站如國務院網站、人民網、新華網的公開報道,不要轉引二手文獻資料。另外,建議在不出名的地名(如居委會或派出所名稱)前面補全省、市、縣名稱,以說明具體位置。另外,引用譯文時建議括注原文,引文如有不妥,括注正確用法,或注釋表明本書作者的立場。
3.注意設題和解析技巧
注意設題的難度、語境和用詞結構。下面以英語教輔為例做說明。首先,注意設題難度。對于生詞要加相應注釋,超過讀者水平的詞不能作為被考查內容,比如gadget(小器具;小裝置)不適合作為七年級填空題答案。其次,注意語境完整性。應保證試題(包括單元練習題)題干有足夠語境,單項選擇、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等試題答案應來自相應文章,不建議讓學生根據單元課文信息或常識作答。另外,同類題型的題干和選項結構的一致性。比如完形填空的四個選項應盡量采取同一用詞結構(比如都使用副詞或介詞短語),不能讓讀者因為詞形不同而鎖定或排除某一答案。
注意解析的準確性、完整性和統一性。下面以英語教輔為例做說明。首先,保證分析的準確性。要教會讀者如何排除錯誤選項并能舉一反三,掌握同類題型的解題技巧,詳細說明選擇某個答案和不選擇其他答案的理由;英譯漢時要使用地道中文,不能保留生硬的英語句式。其次,保證分析的完整性。要根據語法和上下文語境尋找答案,給出選擇根據的準確出處,盡量不采用“根據上下文可知”之類模棱兩可的措辭。另外,保持解析格式的統一性。如在完形填空解析中,建議引用選項中的單詞時統一使用原形形式,引用原句時或者統一使用帶有下畫線(待填寫單詞)的原文,或者統一補全單詞。
4.注意標點用法和版面格式
每處標點符號誤用和版面格式錯誤只記0.1個差錯,但累計起來記錯也不少,所以應在排版前仔細審查并統改。首先,要注意中英文標點符號的區別和中英文混排時標點符號的編輯規范,注意逗號與頓號,引號、句號與上標序號,冒號、分號與句號,英文連字符、短破折號和破折號與中文半字線、一字線、破折號、減號和波浪線等的使用,注意括注與相應逗號、句號、引號和上標序號的位置關系。其次,版式應以美觀、實用、統一為原則,可以在版式確定后預排一個章節,糾正常見的體例格式和內容位置安排錯誤,同一級標題、同一板塊、圖表內容的字體、字號、占行、縮格等必須統一。
5.注意配套資源核實
與紙質讀物配套的網上資源也是問題的高發地帶。紙質讀物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比如結構性、政治性和知識性問題,內容重復、語法、用詞和排版錯誤,在配套的網上資源中也經常出現。要保證紙質圖書與相應二維碼鏈接在框架和內容上一致,確保網上資源與紙質出版物內容的對應性。例如,要關注英語教輔配套聽力錄音的準確性,避免順序顛倒,多字漏字,拼讀、重音和語氣錯誤,并確保聽力原文與文字稿、習題與答案的對應性,還要妥善解決二維碼鏈接的文字、音頻、視頻的著作權問題。
四、結語
如今,出版業已邁入創新驅動發展新階段,發揚工匠精神,力爭實現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益,這是邁向世界出版強國的必然要求。堅持系統觀念,做好統籌把關、專業化發展、前瞻性決策,把需要大量調整的重點問題解決在策劃和審稿環節,才能避免后續環節的大幅度修改。這是保證出版質量的重要前提,是維系圖書品牌影響力的重要環節,也能為推動文化強國建設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EB/OL].(2021-03-13)[2021-04-30].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2]經濟日報評論員:提升創新能力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EB/OL]. (2020-11-02)[2021-06-01].http://www.gov.cn/xinwen/2020-11/02/content_5556590.htm.
[3]劉曉忠.“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何被放在明年重點任務首位?[EB/OL].(2020-12-21)[2021-06-0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6663241386786217&wfr=spider&for=pc
[4]張洪波 新《著作權法》今日正式實施 | 十年修法艱辛路[EB/OL].(2021-06-01)[2021-06-02].https://mp.weixin.qq.com/s/khxvfPyvxpDs8L2-3bW1Dw
[5]中宣部印發《圖書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試行辦法》[EB/OL].(2020-04-02) [2021-06-01].https://cugp.cug.edu.cn/info/1041/3800.htm
[6]教育部:這12類書籍禁止進校園[N].安徽日報,2021-04-05.
(作者單位系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