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鵬飛 任剛 白云騰
2022年的寒假,家住在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地城鎮高郢村的大學生王真真比平時還要忙碌。每天一大早,她在吃了早飯、收拾好資料后,就向村民服務中心走去。20歲的王真真是安徽大學的一名學生,曾受到過幫扶的她,最近肩頭上多了個責任:和村里幾位同樣就讀高校的姐妹一起,輔導同村的十多名留守兒童學習。
據了解,阜南縣民政局聯合團縣委招募大學生開展寒假村務(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鼓勵返鄉大學生踴躍報名。按照規定,每名青年志愿者的志愿服務時間須不低于10天,除了輔導留守兒童學業外,還有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孤寡老人服務、生態環保行動、醫療機構服務等志愿服務項目。
留守兒童和“小老師”
“老師好!”“今天我第一”……早上,王真真打開村民服務中心會議室的門,十多個孩子一擁而入,開始了一天的學習生活。
王真真和王文雅、喬銀萍三位大學生來回巡看,隨時解答孩子的問題。“看,這道求陰影部分面積的題目,第一步應該這樣寫……”接過劉欣情小朋友的紙筆,王真真耐心地給她計算、講解。
半個多小時后,孩子的課間休息時間到了。王真真和王文雅、喬銀萍帶著孩子來到村文化廣場,玩起了“老鷹抓小雞”的游戲,歡笑聲、尖叫聲,讓這個偏遠的鄉村充滿了新年的喜悅。
寒假輔學課堂項目,是阜南縣志愿者協會開展的2022年大學生寒假村務實習(社會實踐)志愿服務項目的一部分。按照活動計劃,在全縣范圍內招募在校大學生,大學生可在家庭所在地就近參與寒假村務實習(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王真真、王文雅、喬銀萍三位大學生作為學業輔導志愿者,主要任務是幫助留守兒童完成寒假作業,陪伴他們度過一個平安的假期和快樂的新春。
傳遞愛心激勵“弟弟、妹妹”
2021年9月,王真真考入了安徽大學,成為一名大學生,她說,自己能夠順利進入高校,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愛心幫助。王真真曾是一名家庭貧困的留守兒童,多年來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在鎮、村及社會各界的關愛下,她家不但順利脫貧,她也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看到這些小弟弟、小妹妹,我就想到了以前的自己。”王真真說。現在她能力還有限,但總想著盡力回報社會。放寒假回到家鄉后,她看到了縣里招募大學生寒假村務實習志愿服務倡議書,就第一時間報了名。和她一起從事志愿活動的王文雅、喬銀萍,曾經也是留守兒童。她們對“弟弟、妹妹”非常關心,每天準時到村民服務中心“上班”,像個小老師一樣,認真耐心地輔導孩子學習。
王思甜是三年級學生,受疫情影響,在浙江省嘉興市務工的爸爸、媽媽春節又不能返鄉過年,這讓王思甜有些難過,但王真真、王文雅、喬銀萍這三位“小老師”陪她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寒假,彌補了她心里的缺憾。
阜南縣志愿者協會會長李家猛介紹,高郢村的留守兒童很多,王真真等大學生通過當志愿者的方式回報家鄉,可以激勵更多孩子努力學習。
有專長的志愿者還主動把傳統文化引入課堂輔導,向孩子傳授書法、繪畫、戲曲、剪紙等技藝,給孩子講傳統文化故事,教育孩子養成不浪費糧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社會大課堂促進志愿者成長
“咔嚓”……盛猛拿著手機,將面前的房屋拍了下來。
今年24歲的盛猛是安徽理工大學的大四學生。寒假期間,他作為志愿者,被分配做房屋普查員。
從2022年1月10日起,盛猛每天早上準時到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報到,兩人一組,在網格員的帶領下穿巷入戶地開展房屋普查工作。這項工作很煩瑣:首先是要確認房主,其次需要錄入房屋的樓層、面積、結構類型等信息,再次還要多角度拍下房屋的照片,并輸入房屋調查信息平臺。
讓盛猛“最頭疼”的是,不少房屋的信息與原有資料信息對不上。他指著不遠處的一棟小樓說:“比如前面這兩間房屋,在衛星地圖上根本找不到,這就需要我們去修正。”
在他看來,這段經歷是在課堂上學不到的,“志愿服務就像一個豐富的社會大課堂,潛移默化地促使我成長。”
“招募大學生參與寒假村務(社會實踐)志愿服務,今年是第二年。”共青團阜南縣委書記頡金順說,2022年寒假,全縣30個鄉鎮共有2000多名返鄉大學生報名成為寒假村務志愿者,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既豐富了社會大課堂,也促進了志愿者的成長。
(資料來源:中國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