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桐 林韻馨 鄭冬霞 馮心妍 高文杰

摘要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以汽車行業的新秀登上經濟的舞臺,得到各方面的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正符合新時代中國綠色發展理念,為進一步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文章以廣州市消費者作為研究對象,開展問卷調查,分析新能源車消費現狀,采用因子分析對消費者在碳中和政策下選擇新能源汽車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對策建議,為廣州市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以及汽車企業產品策略的制定提供參考意義。
關鍵詞 碳中和;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消費因素;因子分析
中圖分類號 F426.4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2)12-0184-03
收稿日期:2022-04-08
作者簡介:潘桐(2000—),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經濟統計學。
基金項目:廣東培正學院2021—2022學年學生科研立項重點項目“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消費行為影響因素實證分析——以廣州市為例”(pzxk2122a015)。
0 引言
在“十四五”規劃中,碳達峰、碳中和納入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布局。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順應綠色低碳運輸方式的必由之路,傳統燃料型汽車尾氣的大量排放會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對社會環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了減緩自然的失衡進程,社會迫切需要轉化能源類型,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緩解環境壓力。對應的交通運輸方式上的改革,要從傳統的不可再生的燃料型汽車轉變為可再生的新能源型汽車。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仍然沒有打開,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不可與傳統汽車銷量同日而語,它完全取代傳統汽車的市場還需要更多的消費者支持。該文從消費者需求的角度出發,深入挖掘消費者的需求信息,解決當下新能源汽車存在的問題,給消費者帶來更佳的服務體驗,以此來帶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增長,更好的響應綠色低碳的號召。
1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消費現狀
1.1 新能源汽車產銷保持迅猛增長態勢
隨著汽車產業格局的轉變,面對日益增長的能源短缺和環境壓力問題,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354.5萬輛,銷量為352.1萬輛,同比均增長近1.6倍。而在2022年1月份,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繼續延續迅猛的增長態勢,產量為45.2萬輛,同比增長1.3倍,銷量為43.1萬輛,同比增長1.4倍[1]。
1.2 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有待提高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發展方面卻并不樂觀[2]。近年來我國引進了較多有關新能源汽車的先進技術,投入了較多的資金來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水平,目前動力電池技術仍然是新能源汽車發展主要的技術瓶頸[3]。
1.3 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度較低
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度調查顯示家庭使用非新能源汽車的調查群體占到本次調查的35.71%,擁有新能源汽車的群體占本次調查的21.43%,這表明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率還不太高。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了解情況調查顯示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了解情況很少,占到總調查對象的37.20%,這也與前面新能源汽車尚未在市場上全面普及相互對應。
1.4 消費者了解新能源汽車的主要途徑
以了解新能源汽車的7個渠道作為觀測變量,年齡為控制變量,利用卡方分析來對年齡對了解渠道的影響進行分析。對其進行多重相應交叉表分析,結果顯示每個年齡段對應的了解渠道所占比例不一樣,車展、明星代言和朋友介紹這三者分別占到90.8%、84.4%和61.7%,均大于60%,表明絕大部分消費者通過車展,明星代言和朋友介紹來了解新能源汽車。
1.5 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普遍關注點
以新能源汽車的7個關注點作為觀測變量,文化水平為控制變量,利用卡方分析來對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對新能源汽車關注點的影響進行分析。對收入水平與消費者關注點之間的頻數交叉表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大眾普遍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能力、電池壽命以及電池的安全性方面等,這三者的比例分別占到87.5%、91.2%和86.6%。
2 新能源汽車消費行為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根據在差異性分析中得到的差異性信息,通過降維的方法將這些相關變量進行因子分析。了解影響消費者消費的主要因素,對新能源汽車企業提出具體的建議。
2.1 信度和效度檢驗
由表2可知,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數為0.993>0.7,表明此問卷的信度良好,數據的一致性程度比較高。
由表3可知,KMO統計量的值為0.687>0.5,證明此問卷效度比較高,能夠充分反應實際情況。Bartlett's檢驗中,因Sig.=0.000<0.05,拒絕原假設,此效度通過檢驗。
由上述調查樣本的信度與效度檢驗,可知此次調查的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數據的一致性程度高,即這些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可以充分反應實際情況,為推斷性統計分析奠定了基礎。
2.2 新能源汽車消費行為影響因素因子分析
由表4可知,基于特征值大于1時候的累積為64.13%,大于60%,說明當前探索出來的14個變量能夠較好代表這一組數據,因此,提取前五個因子作為主因子。由碎石圖也可看出,折線中主因子更為陡峭,剩余因子為平緩的尾部。前五個因子都處在十分陡峭的斜率上,第六個因子開始變緩,所以選擇前五個因子作為主因子。
由表5可知,汽車使用成本、續航里程和廣告微視頻的宣傳在第一個因子上有較高載荷,分別為0.889、0.885和0.883,根據變量特征將因子命名為汽車產品性能和宣傳方式;充電時間和充電補助在第二個因子上有較高載荷,分別為0.925和0.914,根據變量特征將因子命名為新能源汽車的充電系統和政府激勵政策;電池壽命、售后服務和環保意識在第三個因子上有較高載荷,分別為0.765、0.715和0.68,根據變量特征將因子命名為新能源汽車電池性能、企業的售后服務以及消費者的環保觀念;充電基礎設施、專業人士介紹和身邊朋友家人的影響在第四個因子上有較高載荷,分別為0.709、0.692和0.678,根據變量特征將因子命名為政府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宣傳方式;免費停車、汽車安全性和銷售價格在第五個因子上有較高載荷,分別為0.795、0.754和0.412,根據變量特征將因子命名為政府的優惠政策和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汽車銷售價格。綜上作述,可以把消費者了解新能源汽車的影響因子歸為新能源汽車的充電系統、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新能源汽車的售后服務、政府的優惠政策以及宣傳方式。
3 提升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對策和建議
3.1 加強新能源汽車的宣傳力度
通過調查發現,廣州市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了解程度較低,新能源汽車企業應加強新能源汽車的宣傳和推廣,利用網絡、短視頻等途徑提升對新能源汽車的宣傳力度。讓消費者了解到新能源汽車的安全保護作用,降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保護顧慮。同時應注重汽車售后的服務質量,讓消費者更全面地感受到購置新能源汽車的便捷。
3.2 提升新能源車的產品性能
汽車企業應提高自身的產品質量,提高汽車的人機互動性,最大化地方便車主駕駛。同時汽車企業應加大在新能源汽車充電系統和動力系統上的研發,縮短充電時間,改變笨重的充電方式,提升續航里程,讓消費者享受更好的駕駛體驗。
3.3 加強政策引導
新能源汽車作為一種節能、環保的汽車產業,得到了國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但許多方面的發展仍不成熟,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了解程度較低,新能源汽車企業要可持續發展,僅依靠市場經濟激勵機制調控是不足的。政府部門可以采用貨幣類的優惠政策來對市場消費者及新能源汽車企業予以補貼,提高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社會福利保障,有助于提高消費者的采購意向。政府的優惠政策對消費者購買意愿也有著顯著的影響,政府的優惠力度越大,消費者的購買意愿越強烈。同時政府應該完善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讓消費者感受到新能源汽車充電的便捷性,以帶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
3.4 提升消費者的環境認知水平
政府部門應在環境改善上加大力度,提升消費者群體的環保意識,通過相關部門以及社會組織對于新能源的宣傳,多種途徑加強對環境保護意識的推廣,增加對新能源汽車相關知識的講解,提高消費者群體的環境保護意識。消費者的環境保護意識越高,新能源汽車采購意向越明顯,因此必須將環境知識的傳播轉化為環境保護態度傳播,進而提高潛在消費者群體的新能源汽車采購意愿。
4 結束語
該研究通過運用差異性檢驗、因子分析的方法,對影響廣州市居民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影響新能源汽車消費行為的因素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的宣傳渠道、汽車性能、政府政策等因子。新能源汽車企業應改變傳統的汽車宣傳方式,注重網上宣傳,提高自身質量,讓已購買的消費者的口碑成為宣傳新能源汽車的實例。政府應加強政策引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消費者群體的環保意識。
參考文獻
[1]呂江濤. 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及新能源汽車消費將大幅超預期?[J].中國經濟周刊, 2022(5): 109-111.
[2]喬靖玚, 段賀穎, 吳爭強, 等.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調研 [J]. 現代商業, 2021(30):19-23.
[3]G.Wan. Review of the“863”Special ltem of developing Electric vehicles(EV)during Chinese tenth five-year plan, China Energy Science&Technology[J]. 2006(2):1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