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

2022年6月3日,上海全面復工復產后 , 一小區大門口外堆滿快遞箱,快遞員在忙著派件。
6月1日,上海宣布進入常態化管理后,不到20分鐘,徐匯區一小區居民王麗3月19日下單的淘寶快遞,終于顯示“已發貨”,另一件卡在廣州的電商快件,也顯示分揀完成,發往上海。王麗說,此前兩周,周圍不斷有朋友反映,自己積壓較長時間的快遞有了動靜或者近期已收到,甚至個別時效上與疫情前相差無幾。
但也有市民表示,自己網上購買的訂單物流信息一直沒有動,甚至有在外地居民想給在上海的家人寄東西,不少訂單被退回。6月1日,《新民周刊》記者從京東、順豐、美團等了解到,陸續有網點重啟、快遞員返崗,目前復工范圍已遠超4月份。
根據上海市郵管局的動員部署,上海將分保供、保通、保暢三個階段積極穩妥逐漸有序開展復工復產工作。但由于目前各個網點仍然是按照各街道的政策來有序復工,所以會出現不同街道居民對快遞復工感受程度不同的情況。
總體來講,基層網點正在努力克服堵點、難點,保障“最后三公里”通暢。預計到6月上中旬,爭取郵政快遞企業的所有分撥處理中心、分支機構和營業網點全部恢復運營。預計到6月中旬左右,行業攬收水平將恢復到平時日均水平的70%左右。
恰逢今年又遇上618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往年可靠的物流就像購物節耀眼燈光后的無數電線,兩端牽系著商家及消費者,維持盛大的景象。2022年,上海消費者、商家是否將會迎來“史上最難618”?
5月8日,上海市郵政管理局公布了首批郵政快遞業復工“白名單”企業,郵政、“四通一達”、極兔、菜鳥等21家品牌企業名列其中。近日,上海市郵政管理局又公布了上海市郵政快遞業第二批復工復產“白名單”,共涉及7家企業。
上海快遞業是較早復工復產的行業,甚至一部分網點因為保供需要,在疫情期間并未停歇過。
《新民周刊》了解到,目前,各家物流恢復情況不一,大多集中于網點恢復,人手多用于清理疫情期間的積壓訂單,圓通方面,在上海的兩處集運中心和部分網點已經恢復;德邦方面,轉運場自五一后恢復運營,但網點人員復工比例不高,當前清理積壓貨物仍是首要任務。
預計到6 月上中旬,爭取郵政快遞企業的所有分撥處理中心、分支機構和營業網點全部恢復運營。預計到6 月中旬左右,行業攬收水平將恢復到平時日均水平的70% 左右。
總體來看,小部分網點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大部分網點正在有序恢復當中。
6月1日,早上5點半,普陀區石泉路上,京東快遞上海大沽營業部,復工第51天。寂靜的街道上,卷閘門呼拉一下打開了,負責人葛家晟像往常一樣第一個到達網點,消殺場地、理貨送貨,自4月12日起,他見證了網點單量的逐月、逐天上升的境況。
“送貨的限制少了,時效上也更快了。”葛家晟說,復工之初,網點只有12個快遞小哥,單量僅維持在每天2000多單。目前,網點的快遞單量已經超過1萬單,相比4月份剛復工時,大約翻了3倍之多,算上援滬的快遞小哥,小哥數量已達到了30多人。
葛家晟回憶,當時,快遞配送時效難以保證,居委管控措施不一,配送上存在諸多限制,讓最后一公里面臨挑戰。
但隨著保供必需品的需求度越來越廣,無接觸配送被廣泛接受。
考慮到即將到來的618,網點單量可能會遞增,葛家晟告訴《新民周刊》,網點已經準備了應對預案,一方面讓快遞小哥提前問清楚,小區解封及人員流動情況,如果無障礙,配送方式將由無接觸配送變為送貨上門;另一方面,招聘更多第三方配送眾包小哥,協助幫忙送貨,保證包裹收發高峰期的送達時效。
8公里之外的順豐速運靜安寺營業部,負責人徐道義和團隊十幾個小伙伴,也已經復工57天。他告訴《新民周刊》,從6月1日起,順豐在上海的九成中轉場及營業網點已經復工,上海大部分區域已可以寄件,目前,網點一線在職的75名快遞小哥已經“應出盡出、應到盡到”。日均單量由4月份的200單—300單上升至1.2萬單左右。
網點存量的6000多單,在6月1日這一天,經過高效運轉配送,已經解決了85%。剩下300多單,也已經聯系上客戶,預計在6月6日當天送達完畢。“就我的感受來說,目前網點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95%—98%,包括4月份封閉在小區的快遞小哥,也都重返工作崗位了。”
不過,面對即將到來的618,在快遞仍面臨不少未知數的當前,無論是上海發貨還是收貨,商家都無法對消費者作出時效性上的保證,快遞網點也面臨著人手緊張與配送最后一公里的矛盾與挑戰。收發時效仍受所在街道管控及防疫情況,甚至目的地沿途情況影響。
一位普陀區某網點負責人表示,還是和疫情相關,在離其不遠的另一個街道,由于仍有陽性感染者,雖然此前網點拿到了“白名單”、通行證等各種文件,但街道并不允許網點復工。即便是可以復工,快遞員們還要閉環管理,食宿問題又亟待解決。
隨著6月1日全面放開,騎手們的陸續復工,上海市區的外賣訂單,也有了新變化。由最初的訂單積壓、無人配送到現在的騎手上崗、不好搶單。這一變化,從5月17日,上海市實現社會面清零,“上海的煙火氣正在回來”登上熱搜,就已經悄然開始了 。
27歲的美團外賣騎手李振東一直在上海靜安區站點附近送貨,近日走在街上,他不由感嘆:“街上的人越來越多了,訂單多了,反而不好搶了。” 美團方面表示,此前已有超1000家上海本地餐飲連鎖品牌恢復供應,飲品、甜點、快餐等品類訂單量穩步增加,而部分商家外賣訂單已恢復九成以上。B35E3FAC-867B-4A43-9371-B4FFB9E18368
“從外賣訂單量上來說,現在比封控前翻一倍。”李振東說,他和同事們討論,周邊重新開張的商家已經恢復到正常時期的2/3,但只做線上不做線下,因此美團訂單比正常時期還多。訂單的種類范圍也由生鮮蔬菜等保供必需品,變得更加多樣化。
兼職外賣騎手的“老北京”“Fu大爺”還記得,4月開始的一個星期里,他幾乎只能送醫藥給買家,現在超市、餐飲的訂單也多了起來。變身外賣小哥的上海市政協委員邵楠也告訴《新民周刊》,自從5月中旬,藥品的訂單逐漸少了許多,說明大家的日常就醫需求得到緩解。
咖啡、餐飲等訂單的增長,意味著熟悉的上海,真的回來了。而疫情初期,為緩解運力緊張而主動站出來的“愛心外賣小哥”,也正式“退休”。
咖啡、餐飲等訂單的增長,意味著熟悉的上海,真的回來了。而疫情初期,邵楠與“Fu大爺”這兩位為緩解運力緊張而主動站出來的“愛心外賣小哥”,也分別在5月15日和6月1日,正式“退休”。他們,在外賣路上,不僅為了緩解運力,看到、聽到更多關于外賣騎手背后隱秘的故事——吃飯與住宿。
最早,食宿問題的關注,來自于4月17日,一個關于“騎手睡橋洞”的視頻刷屏。
邵楠在采訪中,提及有一次,等藥間歇,一個騎手比較健談,邵楠問:你也在武寧路橋洞住嗎?騎手回:不是,我在北新涇的橋洞。的確,疫情初期,許多網點都為復工員工的住處發愁過,有些騎手不得已睡過背風的街道,也睡過車子里。
當時的情形,對于外賣騎手來說,回不回去小區,是個兩難的問題。回去,意味著長期封控,沒有收入,付不起房租;不回去,又意味著沒有地方住。吃飯問題更是有上頓沒下頓,有時候顧不上,就用面包和泡面兌付一下。
做騎手這半個月,邵楠寫了一些社情民意提交了上去。《關于改善快遞小哥管理工作的建議》的提案,得到了上海市商務委高度重視,針對積極解決快遞小哥住宿等困難,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推進“小哥驛站”建設,做好住宿資源協調對接,以及啟動配送寄遞人員“電子通行證”。
5月初,美團、順豐、京東等推出一系列保障措施,為騎手小哥安排了愛心酒店,而各個區也都利用空余的場地進行改造,開設了快遞小哥驛站。在浦東新區三林鎮恒豐路上,就有一處閑置地塊被用作了快遞外賣員的驛站。
5月10日,晚上10點,騎手老柯送完最后一單,順利入住了089號帳篷。帳篷能擋風,有電源,外邊還有接熱水的地方,至少老柯不再風餐露宿,能睡個安穩覺了。整個驛站生活區總共有100個帳篷,按每個帳篷兩個床位的配置,可以容納200名外賣快遞員。
在閔行區跑單的騎手小魏比風餐露宿的同行們更早得到幫助。
早在3月31日,由于所在小區進行兩天封閉管理,為了不被封住,他選擇在秀文路淀浦河邊搭帳篷露宿。當時天氣下著小雨,戶外睡著有點兒冷,第二天,他就接到配送站長的電話,轉移到了愛心酒店入住。
如今,小魏已經在酒店住了62天,每天他把130元的房費,留好發票,之后平臺會統一報銷。每天吃飯也由酒店前臺統一訂購中午、晚上兩頓團餐,而隨著6月1日的全面復工復產,一早,小魏退掉愛心酒店的房間,騎上電驢,心情倍兒棒,因為他,終于能回家了。

2022年5月27日,位于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內的近鐵國際物流( 中國)有限公司一批進口集成電路,在浦東機場海關的加急通關驗放后,順利出區運往長三角企業生產線。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大多數企業的收遞業務已有序恢復,但寄件服務部分仍存在問題。
一位中通網點客服告訴《新民周刊》,如果需要下單,用戶需提供發貨地址、收貨地址,才能給出是否能夠收發快遞的回復。這就意味著,不同快遞、區域間的差異,上海消費者購買商品后很可能面臨物流上的“盲盒體驗”。
有部分電商企業在發貨和時效性上也存在滯后或停發。上海化妝品企業韓束客服表示“三方快遞”上海全境已經停發,下單需等待恢復后才能發出商品;另一家上海本地企業“唐餅家”淘寶客服表示,當前即使上海同城收貨仍不能保證時效性,尚未接到參加618活動的通知。
因為時效不保,“退貨難”的問題也讓人有些擔心。上海的李女士因擔心衣服不合身退貨不便,已經將服飾類排除在選項之外。一名物流業內人士表示,B端客戶貨物相較于C端成為物流快遞企業優先保障的對象,而“退貨”這類單件寄回的服務更偏向C端。
一位順豐速運負責人表示,面向 B 端的順豐物流服務均已恢復發貨,上海商家可發往全國。在大促到來時,消費者一鍵下單、按需送達、完成交付。例如某國際化妝品集團升級使用順豐 “極效前置”策略,將超400萬件的商品,交由順豐進行預先配貨、高峰發運和履約配送。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涉及 B 端發貨業務的蘇寧物流,目前仍未恢復與其它城市之間的互通,但已恢復商家在上海市內的同城業務,只是受疫情影響,送貨時間仍有延遲現象。
不僅國內快遞業務,國際業務也在上海此次疫情中受到較大影響,受到不少市民及商家的關注。據上海海關統計,一季度,上海市實現進出口總值 1.01 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 14.6%。其中,出口 4135.4 億元,增長 23.8%;進口 5943.7 億元,增長 8.9%。
然而,3月底以來,受上海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影響,貨物積壓在口岸堆場和貨站倉庫,海空港正常運行受阻。上海海關援引的數據顯示,3 月底以來,貨物在海關放行后的實際提離比例不足 50%,其中海運口岸僅為 35%,空運口岸為 49.1%。
不過,在復工復產“白名單”中,涉及國際業務的公司 DHL 和 OCS 正逐步恢復部分業務。
目前,DHL 于6月3日—6月5日暫停收派件服務,后續會陸續恢復面向 B 端的進出口業務,但仍對貨物重量有所限制。“每位客戶每天進口的貨物,每件實際重量不得超過 30 公斤,出口貨物累計重量不得超過 100 公斤,此外,公司面向個人用戶的業務仍然暫停。”該公司客服人員對記者表示。
OCS 則同時恢復了個人和商家業務,只是對進出口貨物的時間等方面做出限制。“我們的出口業務取件需要在當天 15:00 之前在上海本地預約;進口跟 3、4 月份的情況一樣,仍然實行預約派送服務,通過公司官網獲知貨物是否到達上海派送站點,確認到達后提前預約,此后公司會安排登記找貨,找到即可安排配送。”B35E3FAC-867B-4A43-9371-B4FFB9E18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