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嵐
摘要:針對學生記敘文寫作時現狀:不知道從何下筆式;記流水帳或意識流式;三言兩語“高度概括”“簡潔表達”式;“無病呻吟”式……筆者摸索出應對方法:用文題造句法切入;用細節描寫法細化;用情境重現法強化;用小標題擴展篇幅;用虛實法豐富內容;用敘議法深化主旨。以讓學生作文時能夠打開話匣子,做到“有法可依”,達到“有話可說”“有情可表”“有感而發”的“無話不說”的作文水準。
關鍵詞:打開你的話匣子;記敘文寫作;方法舉隅
從教二十多年,閱學生無數,閱作文無數。感覺學生中喜歡語文的人少,害怕并逃避語文學習的人更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感覺語文難學,因為語文是一個功夫學科,不是像數理化學科那樣三下五除二就可以“立竿見影”出成績,而是需要長年累月的堅持與積累,需要一種語文素養,一種語文情懷,才能駕馭語文,提高語文能力。另外感覺語文難學,還有一個讓人頭疼的事情是語文要寫作文,這個讓許多學生對語文望而卻步,退避三舍。
縱觀語文基礎薄弱的學生寫作記敘文時經常會出現的情況:一是看到作文題目不知道從何下筆怎么開始如何展開怎樣結束;二是記流水賬或意識流式泛泛而寫,想到什么寫什么,想到哪寫到哪;三是所寫的作文,因無話可寫要么三言兩語“高度概括”而造成篇幅短小,字數不夠;要么兩語三言“簡潔表達”而造成內容干癟;要么無病呻吟而造成情感做作感悟粗淺……針對這些情況,筆者總結經驗,示例以下方法,幫助學生在作文時打開話匣子,做到“有法可依”,達到“有話可說”“有情可表”“有感而發”的“無話不說”的作文水準。
一、用文題造句法切入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這是困擾萬千學生寫作的一個大難題。特別是當命題作文或半命題作文的題目是一個詞語或短語時,例如:《起點》、《一步,一步,再一步》、《春風吹又生》、《從另一個角度去觀察感悟思考);又或者題目是一個表否定意思的逆向思維的短語時,如:《我不相信眼淚》,學生乍一看就懵了,如臨大敵一般不知所措。這時我覺得最簡便的方法是造句法:用文題造句來審題并打開寫作的思路。例如:《一步,一步,再一步》這個題目造句:我從小就酷愛畫畫,經過“一步,一步,再一步”的艱苦學習,我終于獲得了成功。這樣一來,明確了自己寫作的內容和重點,下筆時就找到了一個切入口。又如:《我不相信眼淚》這個題目造句:“我不相信眼淚”,我相信在我學畫畫的過程中,通過一步,一步,再一步的堅持學習,一定會登上成功的頂峰的。如此切入,作文思路茅塞頓開。
二、用細節描寫法細化
作文過程中,當你感覺自己文思枯竭,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寫時,或者不知道拿什么來充實作文內容時,可以用細節描寫的方法來凸顯作文的重點。況且,有的作文題目本身就是要求學生作文時要抓住細節來體現作文核心內容。例如:《你的讓我記住了你》,這個半命題作文題目中,需要補充的兩個字的形容詞,就暗示了學生必須用細節來具體描繪其特點,舉個例子,如果你填寫的是“堅強”一詞,那么,你就要把體現“你的堅強”特點的“一言一行”等細節一一描寫一一展現。又如《???? 是我的一張名片》作文題目中體現你自己個性特點的內容也是需要作文時的細節描寫來細化。
三、用情境重現法強化
作文過程中,除了用細節描寫的方法來細化作文的內容,還可以通過重現情境來強化作文的核心內容。而有些作文題目恰恰又注重情境的渲染。
例如:《春風吹又生》這個比喻性的題目,行文中,可以再現“春風十里”的自然風光,也可以重現“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動人的場景、一件感染的事情、一個新的好的政策”等人文風光。而作文題目《在?????? 世界中感悟》,在仔細思考所填補的這些世界背后的價值與意義時,你所填補的“音樂世界、籃球世界、網絡世界……需要描繪再現來強化這些“世界”的情境,才會有更深的感悟與體會。
四、用小標題擴展篇幅
對于作文字數常常不能達標的學生,經常調侃他們說“篇幅不夠事件湊,事件不足字數湊(記流水賬)”,其實這是典型的消極解決辦法,真正能夠擴展篇幅,豐富作文內容的積極方法莫過于“小標題法”。例如《伸出我的手》,我們可以用“迷茫時、失敗時、成功時”三個小標題,橫向展開,敘寫這三種情境時:伸出我的手,幫助你找準方向,走出迷茫;伸出我的手,幫助你找回力量,戰勝失敗;伸出我的手,幫助你找到坐標,回到自我。《我們一起品味過的快樂\憂傷)》,可以用“初識、相處、相知、相別”四個小標題,以時間為序,縱向展開寫作,擴展作文的篇幅。
五、用虛實法豐富內容
記得教學《背影》和《春》時,朱自清先生在敘事寫景時,在實際的描敘中,也總是能夠在恰當的時候,充分發揮想象力虛寫一筆增添文采,豐富內容。《背影》結尾部分“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春》在描寫春花時,“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對于作文時喜歡“三言兩語”簡潔表達的學生,作文內容干癟得很,此法完全可以借鑒,用實寫與虛寫相結合的方法,充實并豐富寫作內容。例如:《給自己一個擁抱》這個題目,寫作中,可以虛寫一筆,描述“給自己一個擁抱”時所獲得的回天之力。《送他人一朵花》這個題目,寫作中,可以宕開一筆,描述“送他人一朵花”時所回贈的“手中余香”。
六、用敘議法深化主旨
學生基本上都懂得一個作文套路:作文結束時要點出作文的中心。雖然如此,不過感覺有些低等第的作文有明顯的“無病呻吟”之嫌,或者“人工做作”之痕。由此,在記敘描寫的基礎上再抒情議論的卒章顯志法就很有必要了。據此,或抒發感情,或發表看法,升華主題,深化主旨。例如:《那份不一樣的真情》,由題目可知,在作文結尾時,需要先用一句話概括敘述“那個”人物事件,再抒發“那份”不一樣的真情;同樣作文題目《從另一個角度去觀察\感悟\思考)》,由題目可知,在作文結尾時,需要先用一句話概括敘述“另一個”事物與人物,再 “從另一個角度”發表你的“觀察”所思,抒寫你的“獨特感悟”,議論你的“全新思考”。
總之,例舉上述記敘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作文,主要是為了達到記敘文寫作指導的作文教學效果:一是學生寫作記敘文時基本能夠做到不畏懼不逃避,能夠從容應對語文學習中的作文難題;二是看到作文題目能夠正確審題,快速切入,懂得如何下筆從何開始;三是作文過程之中,學生不再為作文的篇幅不夠,不再以作文的字數不足而為難。也不再記流水帳,或意識流式泛泛而寫。而是能夠嫻熟作文的布局謀篇,輕松展開作文,讓作文的結構更合理;同時能夠準確抓住作文的詳寫點與略寫點,合理剪裁,讓作文詳略得當,內容更突出更豐富。四是懂得自然收束作文,能夠升華作文主題或深化文章的主旨,能夠恰到好處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自如地抒寫自己真摯的情感,升格自己的作文。
當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前提是學生平時要累積作文素材。如果說學生所累積的素材之米是“話匣子”,那么筆者所舉的方法只是打開“話匣子”的一把鑰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