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桂芝
摘要:在小學,語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科,對學生的成長與學習非常關鍵。所以,在當前的教學形勢下,對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改革與完善,為廣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此期間,要通過各種方式、途徑來充實課堂的內容,同時要增加趣味性、生動性的內容,讓學生們逐步體會到學習語文的快樂,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加老師的教學中去。使學生可以在語文教學中,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和語文思維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給出一些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教學;教學策略
![]()
前言
在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與進步中,語文作為一種重要學科,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而當今社會,語文教育面臨著變革與革新。在此階段,老師必須依據學生的需要和興趣,構建一個適宜的課堂教學情境,讓他們在課堂上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這過程中,教師要切實貫徹新課改的內容與要求,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案與觀念,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新鮮感,從而逐步認識到語文的奧妙。
一、仔細規劃導入的環節
介紹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始,介紹效果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結構,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使整體介紹更加生動、有趣、高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興趣和好奇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和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積極進入正規的知識學習過程,為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比如在教授“天安門廣場”內容時候,為了幫助學生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先和學生進行交流:老師:各位同學,我想你們一定聽說過天安門廣場。有去過天安門的同學嗎?教師:不去也沒關系。本節課,教師將帶領您領略天安門廣場壯麗的景色!此時,教師打開多媒體,把天安門廣場的照片給同學們看,讓同學們直觀地感受到天安門廣場的雄偉。學生對天安門廣場略知一二。引導學生打開課文閱讀本課內容,進一步了解天安門廣場的位置和特點。
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小學語文教師往往具有絕對的優勢和話語權,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缺乏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的機會。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改變落后的教育觀念和觀念,通過提出啟發性的問題,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思考和探索的機會,讓學生積極探索問題驅動的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在教《泉城》課本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首先要給學生時間閱讀課本,熟悉課本內容。配合課文內容設計,學生有時間獨立探究。在這篇文章中,為何描述泉流?泉眼如何形成的?春季如何流動?先思考,再思考,最后得出結論。要求學生回答,并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
三、重視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的培育
大部分的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沒有自我意識,因此大部分的學習方法都是被動的。在被動的情況下,由于大腦的特殊構造,人類在某種程度上會產生對被動的認知,從而產生消極的學習效果,如果讓孩子們按照這樣的方式去學,不僅會影響到他們的教學質量,還會讓他們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學更多的東西。為此,教師要轉變學生效率低下的教學方式,如何有效地讓學生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最關鍵的是,要讓他們積極地學習,顯然,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大概就是興趣可以很好地激勵一個人的積極性。而且,他們的好奇心本來就很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個人對語文感興趣,那么他的好奇心就會直線上升,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的語文水平也會得到很好的提高。那么,小學語文老師該怎樣才能使小學生對這一科目產生濃厚的興趣?首先,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融洽的語文教室。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取決于課堂的成效,一方面,他們在課后的學習中主要是以書面形式進行,其次,他們在課余時間里,也不會把精力放在語文的基本上。教師要創造一個融洽的語文環境,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教學中適時提出幾個問題來引起他們的興趣,讓他們積極地解答,從而使整個教學變得生動起來。這個時候,老師要做的,就是通過眼神、語文、手勢來傳達自己對孩子的認同,讓孩子們在得到老師的認可后,會有一種快樂和滿足的感覺,如此一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增。其次,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合理地組織課堂活動,從同學的視角為他們創造有趣的活動環境,并在活動中激發他們的個性和愛好,讓同學們能更好地發展自己的專長和愛好。它具有教育性和娛樂性,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
四、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在課堂上,老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靈活的變化。例如: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形象等優勢進行教學,并通過游戲、故事等方式來充實課堂的學習。比如:在學到桂林山水,趙州橋等風景描寫中,若只是簡單地描述桂林風景如何美麗,趙州橋的結構,沒有任何特點,都會讓人覺得索然無味,沒有人會有這樣的興趣,但現在,如果把桂林的風景和趙州橋的照片借給同學們看,這樣,就可以讓同學們產生一種強烈的好奇心,讓他們的思緒變得更加活躍,讓他們能夠從畫中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以及在描述風景的時候應該采取哪些方式。
五、注重小組合作學習,使用探究式教學形式
通過對小學階段的學習,可以看出,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存在著大量的問題,這些問題的開放性和難點,使一些同學難以獨立地解決,因此,我們可以采用團隊協作的方式,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的上課的時間,同時也可以進行頭腦風暴,大大地提升了教學的學習效果。例如:一年級的《明天要遠足》,下課練習:你曾經有這種感覺么?告訴你的同班同學。一年級的孩子們,讓他們一個人來完成這個題目,有些人也許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在這個時候,團隊協作,可以快速的了解孩子們的想法,也可以將自己的經驗告訴別人。
結語
總之,要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就要抓住一切機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創新思維,學生不僅要通過課堂所學表達自己的感受,還要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還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讓學生感覺課堂就是一個樂園。另外,筆者認為,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應重視學生的課外學習,把課堂中的知識擴展到課外,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教師應認識到教學的深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大膽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翠榮.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分析].中國校外教育,2018(28):140-141
[2]李明剛,《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術期刊《教 育理論研究》;2012 年第 8 期
[3]葉瑩.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中國校外教育(上句刊),2014(11)
[4]林姣瑩。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2015(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