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強
(嘉峪關市水務局,甘肅 嘉峪關 735100)
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建設周期短,可在短時間內投入使用,且選址相對靈活,可有效保障農業用水需求。為有效緩解當前嘉峪關市水資源供需方面存在的矛盾,相關部門積極開展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以進一步提高對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基于此,筆者以嘉峪關市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為例,針對項目建設情況及效益進行深度探討。
隨著農業的發展,相關部門對農業用水體系調整方面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并且對此積極進行改革。隨著此項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水利高效節水灌溉項目被建設完成并應用于農業生產,這對于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來說意義重大。農田水利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 方面。
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偏少,不利于大多農作物的生長,為了發展農業,便要開采地下水。在這種狀況下,地下水位不斷下降,誘發了嚴重的生態問題。因此,就需通過建設節水灌溉項目,解決水資源應用率低下問題。通過這種手段解決地下水超采問題,進而有效保護當地生態環境。
在農業生產中,一旦遇到干旱問題,農戶很難為農作物提供充足的水資源,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威脅農業生產穩定性。而在建設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后,農戶便可以在干旱季節及時為作物提供水資源,為作物的健康生長提供有效保障,進而有效減少災害對農業發展產生的不利影響,保障農戶種植效益。
嘉峪關市農田水利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始建于2017 年8 月5 日,在2017 年11 月30 日建設完成,建設項目位于文殊鎮文殊村和宏豐灌區祁牧乳業農場,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約1 406.67 hm,項目批復總投資2 500 萬元。文殊村片區主要建成蓄水池 2 座、沉砂池1 座、設備管理房2 座,鋪設PVC 管道10 km。祁牧乳業農場片區主要安裝首部系統31 套,鋪設PVC 管道10 km,安裝PE 管道148.41 km,鋪設滴灌帶1 177.27 萬m。
2.2.1 沉砂池設置。針對新創建的農業灌溉體系,相關部門合理制訂水源配置方案。項目區存在降水集中問題,且水源以地表水為主。為保障水源不會過度渾濁,相關部門在水源處增設沉砂池,以降低水體泥沙含量,避免后期發生管道堵塞問題。在建設沉砂池時,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類型,保證其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及較強的防滲性能。
2.2.2 蓄水池設計。在設計蓄水池時,相關部門采取先進技術及材料,確保蓄水池結構本體足夠嚴密且防水。蓄水池池壁采用襯砌混凝土預制塊,池底采用現澆高強度混凝土,池壁防滲及池底防滲均采用“二布一膜”復合式土工膜的防滲方案。復合土工布內外兩側設置細砂保護層,可有效保護防滲材料。
2.2.3 節水灌溉設施布置。相關部門在泵房中添置壓力表、控制閥等設施。另外,在各級別管路突出位置均安裝氣閥,保障管路空氣可順利排出,以避免管道中出現負壓問題,進而保障高效供水。與此同時,為便于管道順利安裝以及后期檢修工作開展,相關部門在原有的道路與林帶中,采用承插式膠黏劑的黏結技術,在垂直分干管上安裝PE 軟管,從而保障滴灌質量。
2.2.4 田間灌溉。在灌溉區域進行滴灌系統設計時,相關部門采用“一膜一管”布置方法,參照現有設計標準,確保提高用水率。同時,設置專業的管理機房,以保障其在使用過程中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能合理展開整體工作。
嘉峪關市的高效節水項目建設規模較大,顯著改善了當地的農業灌溉條件。然而,由于農田水利高效節水灌溉項目需要定期進行維護,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導致總體運行成本較高。而運行成本的增大,將導致項目后期的維護管理難度較大,嚴重影響項目效益的發揮。
目前,農民節水意識普遍不強,錯誤地堅持澆地澆滿原則,導致實際開展灌溉工作時缺乏合理性,經常會出現大水飽灌及漫灌等現象;對于灌溉用水較為隨意,導致大量水資源遭到嚴重浪費。同時,部分農民對于科學澆地方式的了解程度不夠,導致其對科學澆地的方式應用較少。加之有些地區的農業灌溉用水價格較低,難以充分發揮水價的杠桿作用,也難以通過水價調控增強農民的節水意識。針對此種情況,水務局應該在水價方面積極開展改革工作,通過此種方式將水價具備的杠桿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加大力度進行節約用水的宣傳,強化廣大農民的節水 意識。
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項目管理人員管理水平普遍較低,所采用的管理方式不夠成熟,配水缺乏合理性,進而常常會引發相應的灌溉問題。加之農民受既有的灌溉方式、受教育程度等的影響,通常無法快速適應全新的灌溉方法,導致農業灌溉模式轉變較為緩慢。針對此種情況,水務局應積極發揮自身作用,針對灌溉管理群體定期開展培訓工作,從整體上提高其管理水平,以此創造更為可觀的效益。
針對農田水利高效節水灌溉項目運行成本較高的問題,相關部門應積極制定相應的補助優惠政策,并提高補貼標準,以此保證高效節水灌溉設施發揮作用。可采用招商引資的方式,有效引進相關節水設備生產和銷售的廠商。利用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及制定優惠政策等手段,鼓勵企業能夠按照成本價回收滴灌帶,以便能夠有效節約農戶的二次投入成本,使設施在運行期間產生的維護配件不全及其他相關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通過對電視、網絡等傳播媒介的應用,加大力度開展高新節水灌溉技術的宣傳工作,使廣大農民能夠更為深入地了解高新節水灌溉技術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此外,相關部門需做好對農民關于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運營管理方面知識的培訓工作,積極采用現場觀摩及算賬對比等方式,從整體上提高廣大農民對高效節水灌溉的認知水平,增強農民的節水意識,使其能夠積極參與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
全方位核定水管單位水權,并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堅持以水定地,以水促進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建設工作的落實。堅持使用總量剛性約束倒逼節水,嚴格落實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優化生產生態用水配置,參照先確權再計劃等方式,控制灌溉定額及用水總量。此外,水務局要探索建立發揮水價杠桿調節作用的制度,在穩定農業生產基本用水價格及居民生活用水價格的同時,對于超額部分,應累進加價。
一是輸配水系統的節水技術。一般情況下是利用管道設備進行農作物灌溉,要求預先做好渠道滲水、管道化輸水等的防控措施。常用的灌溉技術有噴灌、滴灌等。噴灌是指利用壓力將水噴射到空中,形成細小的水滴,然后灑落到土壤表面和農作物上。噴灌常用的有搖臂式噴頭和旋轉式噴頭。噴頭運轉方式雖然存在明顯的差異性,但是噴頭結構都是由噴體、旋轉機構及密封機構等幾個部分組成。滴灌技術是將細小的水滴灌溉于農作物根部,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水的蒸發量,主要通過管道精準控制灌溉水量,減少深層滲漏,降低地表輸水的損失。滴灌技術適用于水資源缺乏、地形極為復雜的農作物種植區域。因地制宜選用節水灌溉技術,可提高灌溉水資源的利用率,減少浪費。
二是節水管理技術。即利用一定的現代技術手段對地表水資源、地下水資源進行統一規劃、管理和調配。同時,相關部門應根據不同農作物的需水規律,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規,確保各項農業節水灌溉措施得到落實。
三是將現代節水灌溉技術與生物技術相結合。通過兩種技術的結合,可以創新栽培技術,保證農作物正常生長。
水利工程的現代化和精細化管理,要求以構建高素質管理團隊為基本保障,結合水利工程進展和客觀需求,面向全體員工定期開展相應的培訓,注重現代化和精細化管理方面的技術、理論普及工作,確保管理團隊能夠以更高的專業素養適應工程項目實際狀況。現代化技術的廣泛應用,成為工作人員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徑,確保其能以更強的責任心推進管理工作落實。人才培養機制的完善,是激發員工工作熱情,使其具備更強工作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工作人員更新完善自身理論、技能體系的過程中,完善人才培養機制能夠為員工潛力的充分發揮奠定堅實的基礎,使每一位管理人員都能以較強的綜合能力武裝自身,在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中積極發揮 作用。
嘉峪關市共計建成高效節水灌溉農田面積 6 666.67 hm左右,占全市有效灌溉面積的80%。通過實施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可實現節水節電、節省肥料與人工的目的,進而有效控制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水平及經濟效益。此后,相關部門還應建立完善的節水灌溉項目管理制度體系,強化節水意識,切實提高農業綜合經濟效益。
嘉峪關市具有豐富的土地資源,但是水資源卻相對緊缺。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嘉峪關市以往多關注農業灌溉用水和工業生產用水,忽略了生態環境用水。在這種狀況下,大力推進農業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嘉峪關市工農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進而改善生態環境用水情況,真正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在實施農田水利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后,嘉峪關市灌區內的產業布局會日趨合理化,更有利于節約用水、計劃用水,進而避免出現水事糾紛問題,為農村及農業發展營造優良環境。此外,實施農田水利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后,嘉峪關市生態農業及節水農業發展加快,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得到了改善,促進了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帶動節水增效目標的實現,為農民增收奠定堅實的水利基礎。
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水資源短缺問題越發嚴重。建設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灌溉項目,是推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順應了新農村建設的具體要求,可切實推進當地農業的進步。積極應用現代化的節水灌溉理念和方法,可提高農業產量,創造更可觀的農業效益,可為建設新農村貢獻 力量。